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备课资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备课资料)

资源简介

(A32)2011-2012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三册、、第6章、第2节、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一、影响有机酸酸性强、弱的因素
有机酸的通式为—OH上的H越易电离出去,酸性越强,影响H+电离的因素是R—,如果R—是吸电子基团,则羟基上的H原子就易电离出H+,如果R—是推电子基,则羟基上的H原子就不易电离出H+。
我们把与O原子相连接的H原子称为活泼H原子,活泼H的存在,是物质呈酸性的前提,如:
羟基上的H原子能否变成H+电离出来取决于与—OH联接的原子。如果与—OH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能使羟基上的O—H极化,使电子对偏向氧原子,则易电离出H+,酸性就越强。
若R—OH的R含有C==O或 则使—OH上的O中的电子与之形成大π
键,则非常有利于H的电离。
若R—OH中的R为烃,则为推电子基,使—OH的O—H偏向H原子,则不利于—OH上的H电离,R—越大,推电子能力越强,—OH上的H越不易电离。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酸性大小比较如下:
二、几种常见粒子的颜色
1.水溶液中常见离子的颜色
(1)无色的阳离子:
H+、Ag+、K+、Na+、NH、Cu+、Ca2+、Mg2+、Sr2+、Ba2+、Zn2+、Cd2+、Hg+、
Hg2+、Sn2+、Sn4+、Al3+。
(2)有颜色的阳离子:
Mn2+ 浅玫瑰色
Co2+ 粉红色
Fe2+ 浅绿色
Ni2+ 亮绿色
Fe3+ 黄色或棕色(水合离子)
Cu2+ 蓝色
[Cu(NH3)4]2+ 深蓝色
(3)无色阴离子:
SO、,SO、,S2O、,CO、,SiO、S2-、Cl-、F-、Br-、I-、NO、PO、HPO、ClO、SCN-、CN-、OH-、CH3COO-、C2O。
(4)有颜色的阴离子:
MnO 紫色
MnO 绿色
[Fe(CN)?6]4- 黄色
[Fe(CN)?6]3- 红色
2.几种离子的焰色反应
Li+ 紫红色
Na+ 黄色
K+ 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Ca2+ 砖红色
Sr2+ 洋红色
Ba2+ 黄绿色
Cu2+ 绿色(CuCl2时为天蓝色)
3.几种离子常见沉淀物的颜色
(1)白色沉淀:
AgCl、PbCl2
Ag2SO4、CaSO4、BaSO4
CaCO3、ZnCO3、MgCO3
Zn(OH)2、Al(OH)3、ZnS
(2)黑色沉淀:
Ag2S、FeS、Fe2S3、PbS、CuS、Hg2S
(3)黄色沉淀:
AgBr(淡黄色)、AgI、Ag3PO4、CdS
Ag2CO3(淡黄色)[注]
(4)其他颜色沉淀:
MnS 肉红色
Cu(OH)2 蓝色
Fe(OH)2 白色
Fe(OH)3 红褐色
HgS 红色
注:Ag2CO3有的分析化学书中认为是白色沉淀,实际在溶液中形成的Ag2CO3沉淀为淡黄色。且固态Ag2CO3亦为黄色粉末。
三、常见物质的溶解情况
1.溶解程度的判定
难溶(几乎不溶或不溶) 溶解度<0.01 克
微溶 溶解度0.01~1克
易溶 溶解度>10克
按任何比例互溶 溶解度无穷大
盐的溶解性顺口溜(协助记忆)
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硫酸(盐)不溶铅和钡;氯(化)物不溶银、亚汞。
2.常见物质溶解性表:(20℃)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从上表可以看出:钠和钾的盐都溶于水;硝酸盐都溶于水;氯化物除AgCl、HgCl2不溶,PbCl2微溶外,一般都溶于水,硫酸盐除BaSO4、PbSO4不溶,CaSO4、Hg2SO4、Ag2SO4微溶外,一般溶于水。
*研究性课题示例
“冰甲烷”开采方法研究
背景资料:
冰甲烷是人类利用的另一种新型能源。甲烷水合物是一种含有甲烷分子的冰结晶体,是在深海的低温高压环境下由水与甲烷发生水合反应而形成的,表面看像湿润的雪团,点火可燃烧,故称“可燃冰”。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要。现已探明,里海和百慕大三角、我国南海等许多海域,海底有极其丰富的冰甲烷资源,其中南海的冰甲烷总量超过已知蕴藏在我国陆地下的天然气总量的一半。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有多种晶体结构,右图是一种甲烷水合物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它是由水分子处于顶点位置组成12个五角形构成较小的笼形。
据测定,单位结构的甲烷水合物周围平均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H2O分子。
1 m3的甲烷水合物含有120 m3~150 m3的甲烷气体。
事实上,CO2分子也可以被水的晶体笼包和而形成CO2的水合物。
课题要求:
提出开发海底甲烷的可行性建议。
参考答案:就目前来说,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先融化海底的甲烷水合物,然后回收生成的甲烷气体。开采方法有两种:其一,如果甲烷以气体状态存在于甲烷水合物层下,则将钻管直接通到甲烷水合物层下,甲烷气体自然就会往上涌出,这样就能进行回收;其二,一旦甲烷水合物层下没有气体状的甲烷,就必须以间隔数十米的两路钻管通到甲烷水合物层,利用一侧的管子送入蒸汽和盐水融化甲烷水合物,利用另一侧的管子回收甲烷水合物融化后生成的甲烷。
下图为日本资源环境研究所的科学家设计的甲烷水合物的开发示意图。其设想是:
①游离甲烷气体层的进行钻井挖掘可减小压强,有利于甲烷气体的放出;
②将浅海高温海水注入甲烷水合物层中升高了温度,有利于甲烷气体的放出;
③在甲烷气体被开采的同时,还要向深海注入CO2气体,使CO2分子被水的晶体笼包合而形成CO2的水合物,一方面可以使海底的地质结构不被破坏,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大气中的CO2含量,减缓温室效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