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八 年 级 历 史 (2020.12)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C.七七事变 D.德国突袭波兰 2.下列历史事件与其评述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 事件 评述 A 戊戌变法 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 北伐战争 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D 南京解放 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的诗句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尽管局势发展中还有跌宕起伏,但国共重新合作的大局已定。国共重新合作后的中心任务是 A.结束帝制 B.打倒军阀 C.团结抗日 D.和平建国 6.2005年4月,胡锦涛在北京与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会谈,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正式会谈。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其斗争的对象分别是 A.清政府 美帝国主义 B.列强、军阀 美帝国主义 C.清政府 日本帝国主义 D.列强、军阀 日本帝国主义 7.嘉业堂藏书楼是民国以来中国规模最大的私家藏书楼。20世纪30年代,为避免古籍因战乱而流失,藏书楼主人刘承干将大部分珍贵书籍运往上海租界保存。这场战乱指的是 A.甲午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北伐战争 D.日本侵华战争 8.1942年1月,美国《先驱论坛报》报道:“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文中的军事胜利是指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9.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A.民主与科学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10.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社评中的“大规模的运动战”应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1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①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②领导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重大胜利 ③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战场,钳制大量日军 ④取得百团大战胜利,坚持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这反映了 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 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 13.“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演习,以‘士兵失踪’为名挑起了事响,‘士兵失踪’本是他们多年来惯用的伎俩……”这个事件的发生标志着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C.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D.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4.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该漫画的寓意主要是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C.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D.地大物博,中国必胜 15.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其中21个师投入侵华战争。1939年,日本陆军共41个师,其中34个师投入侵华战争。1941年,日本陆军共51个师,其中34个师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用于侵华。由此可见 A.中国战场上只有中国人民在积极抗日 B.日本不断地减少侵华战争的兵力总数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实力严重不足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16.1937年7月15日,中共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指出:“……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变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触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这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 A.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目的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愿 C.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要求 D.团结御侮一致抗日的诚意 17.假如你在百度搜索输入“1937年12月13日”“30万人以上”“日本的滔天罪行”这三个关键词,搜索结果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 A.旅顺大屠杀 B.厂窖惨案 C.南京大屠杀 D.常德细菌战 18.“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走了两步最关键又最精彩的棋:一是首先歼灭黄伯韬兵团,争取了战役主动权;二是截断徐蚌线,对整个战役的发展起了加速作用。”材料中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19.下列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与意义搭配不正确的是 选项 战役 意义 A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 D 武汉会战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 20.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提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其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意义在于 A.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1.国民政府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沿岸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这场“合适的仗”是指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转战陕北 D.挺进大别山 22.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和会 B.西安事变 C.北平和谈 D.重庆谈判 23.观察下图,可以看出中国人民解放军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A.挺进大别山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解放南京 24.“1947年,……这种改革和其他改革将解放军攻势所及的数百万农民吸引进了人民解放军的阵营,国民党后方的成千万的农民也纷纷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军和国民党政权。”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B.《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 C.“平均地权”政策的提出 D.“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 25. _______年6月,英国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爆发;_______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26. 战役打响以后,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全境; 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27.“国共两党恩恩怨怨八十载,两度分手三次握手解恩仇”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建议下,创办“ ”。1945年,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这件事情指的是 。 三、材料解析及探究题 (共20分) 28.从皇家禁苑到世界文化遗产,紫禁城见证了沧桑历史,承载着中华文明。在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之际,小明制订了“我要去故宫”文化旅游攻略,并绘制了“紫禁城前世今生”的年代尺草图。 请你依据上述年代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紫禁城建于哪个朝代?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源于哪一次民族民主革命?这次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故宫文物南迁与哪一次战争有关?说明此次战争结果对中国社会的重大意义。 (3)从文化遗产价值的角度分析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性。 29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沧桑的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图一场景与哪次战争有关?此次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二是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的合影,当时成立了哪一新政府? (3)图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在该事件中,丧生的南京军民达多少人以上? (4)图四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什么意义?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泽东 材料二:2009年4月21日,《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将60年前的一首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 ——摘自《扬子晚报》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二描写的是哪场战役的场景? (3)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有何历史意义?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ADBCC DDDCC 11-20 BCDBD DCDDA 21-24 BDAB 二、填空题 25.1840 1940 26.辽沈 淮海 27.黄埔军校 重庆谈判 三、材料题 28.(1)明朝。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赢得了世界的尊敬等。 (3)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弥足珍贵(或故宫文化遗产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等)。 让文物“活”起来有利于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扩大影响力;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等。 29.(1)鸦片战争: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3)南京大屠杀;30万。 (4)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0.(1)材料一中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材料二描写的是渡江战役的场景。 (3)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意义: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解放军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