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化学测试卷(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六个大题,25个小题。2.回答第一大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二、三、四、五、六大题时,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5.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家鼓励发展“地摊经济”。下列地摊活动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手工刺绣B.西瓜切块C.露天烧烤D.冰冻凉粉2.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氦气可制作霓虹灯B.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来防腐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D.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3.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A.积极治理沙漠、荒山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C.有条件的地区大量使用太阳能D.露天焚烧固体垃圾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水泥砂浆C.液氮D.汽水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连接仪器B.铁丝燃烧C.液体加热D.点燃酒精灯6.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森林发生火灾,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D.加油站、煤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7.下列关于CO2、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是许多气体燃料(如水煤气)的主要成分B.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在媒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C.CO2无毒,当空气中的CO2超过正常含量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D.大气中的CO2能起到对地球保温的作用8.建国以来,中国航运经济取得迅猛发展,现在已成为航运大国,正向航运强国迈进。为保证船舶的使用寿命,船舶要进行防锈处理,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A.刷防锈漆B.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船舶的零部件C.给某些部位涂油D.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9.下列现象从分子的角度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固体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很小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D.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分子很小10.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3B.46C.92D.96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11.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B.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酸溶液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溶液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含碳量不同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C.同种溶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D.温度和溶剂的种类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13.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正确的是()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杂质B.用BaCl2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C.实验室常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D.用稀盐酸清洗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14.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铝片和铜片观察颜色B除去铁粉中的铜粉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检验CO2中是否含有少量CO取样,点燃D除去CO中含有的少量CO2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干燥15.物质R在0.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的方程式为:R+3O2=XO2+2SO2,测得X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0.44g和1.28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0.76gB.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R中含有X元素、S元素和O元素D.X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主要物质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6.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汞元素__________。②2个甲烷分子_______。③铵根离子______。④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2)写出符号“3SO2”中数字的含义①“3”表示_____________。②“2”表示___________。17.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是碘离子(I-)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x=_____________________。(2)碘属于_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_周期。(3)下图表示的粒子中,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ABCDEF18.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主题为: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除去污水中臭味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A.搅拌B.吸附C.静置D.过滤(2)图为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______性,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______填“软水”或“硬水”,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区分硬水与软水,通过______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________;(2)氧化铜与氢气加热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3)镁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20.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2)t2℃时,配制140gA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A物质的质量_____g。(3)现有t1℃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4)若B中含有少量的A物质,可采用_______方法提纯B。21.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______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选填字母序号)。A.煤B.地热能C.太阳能D.核能(3)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_________。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题,共20分)2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在A-E中选择)。(4)实验室通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5)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填字母代号)A.H2B.CO2C.O223.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观察下图:选择序号回答(1)~(3):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③有可燃物(1)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2)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3)图三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眀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4)图三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选填图四中的字母编号)。24.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某赤铁矿中氧化铁的纯度。向赤铁矿中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假设赤铁矿中杂质不参与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中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_____。(2)写出A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_____。(4)实验前称量赤铁矿的质量为20g。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后B装置总质量增加了13.2g,则赤铁矿中氧化铁的纯度为_____。六、计算题(共2题,共10分)25.麦芽糖的化学式是C12H22O11,则每个麦芽糖分子中氢、氧原子的最简个数比为多少,麦芽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填最简整数比)。26.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溶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此过程中产生氢气的最大质量是克。(2)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CCDCDBCDDBCACDADAB16.(1)①Hg;②2CH4;③NH4+;④;(2)①3个二氧化硫分子;②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17.(1)18;(2)非金属;5;(3)E18.(1)B;(2)导电;氧气;氢元素和氧元素;2H2O2H2↑+O2↑;(3)硬水;肥皂水;煮沸19.(1)C+O2CO2;(2);(3)Mg+H2SO4=MgSO4+H2↑20.(1)A>B>C;(2)40;(3)升高温度;(4)蒸发结晶21.(1)天然气;(2)A;(3);(4)增大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5)爆炸22.(1)铁架台;集气瓶;(2)2KMnO4K2MnO4+MnO2+O2↑;(3)BC;(4)CO2+Ca(OH)2=CaCO3↓+H2O;(5)A23.(1)③;(2)①;(3)②;(4)AB24.(1)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2)3CO+Fe2O3Fe+3CO2;(3)缺少尾气处理装置;(4)80%25.(1)2:1;(2)72:11:88每个麦芽糖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22:11=2:1;麦芽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12):(1×22):(16×11)=72:11:8826.(1)0.8g;(2)80%(1)由图可知,此过程中产生氢气的最大质量是0.8g;(2)解:设产生0.8g氢气,需要锌粉的质量为xx=26g故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为:答:(1)此过程中产生氢气的最大质量是0.8g。(2)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0%。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化学测试卷(1)化学·答题卡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贴条形码区考生禁填:缺考标记违纪标记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错误填涂[×][√][/]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注意事项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11.[A][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16.(6分,每空1分)(1)①;②;③;④;(2);②17.(4分,每空2分)(1);(2);;(3)18.(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2);;;(2分)(2分);(3);;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9.(6分,每空2分)(1)_(2)(3)20.(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2)(2分)(3)(4)(2分)21.(7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2);(3)(2分);(4)(2分);(5)22.(8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2)(2分);(3);(4)(2分);(5)23.(4分,每空1分)(1);(2);(3);(4)24.(8分,每空2分)(1)_______(2)________(3)(4)_____25.(4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2)26.(6分)(1)(2分)(2)(4分)(写出具体过程)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化学测试卷(1).doc 答题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