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设计者: 单位: 授课年级:九年级 章节名称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学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化学实验时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环境污染,要求学生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本课课标要求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二氧化碳 内 容 与 学 情 分 析 内容分析 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里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教材首先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然后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最后总结出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内 容 与 学 情 分 析 学习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装置设计及制取方法。 内 容 与 学 情 分 析 学习难点 从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实验室气体装置的设计思维水平 内 容 与 学 情 分 析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有一定基础,已经有了初步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本课题的难度不会很大。但由于学生接触化学的时间不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较差,需老师加强指导,及时纠正实验中的错误操作。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 准备工作 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带直导管(弯导管)的导管、水槽、酒精灯、铁架台、课件。 药品: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 学习策略 主要通过活动探究、对比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多媒体辅助结合的教学法。教给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选择药品——选择装置——收集气体。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 新课 【演示导入】 向一个玻璃杯内倒入半杯食醋,再将一枚鸡蛋放入醋中,鸡蛋就在醋中浮上浮下,好像一艘潜水艇一样在海洋中潜入浮出。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问题引入】二氧化碳在化学实验中也是重要的原料,那么如何制备二氧化碳呢? 【板书】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学生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 引入新课。 环节一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提问】要成功制取二氧化碳必须解决哪几个问题? 【提问】我们学过的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有哪些? 【投影】:展示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图片 【提问】:哪一个或哪些反应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药品的依据有哪些? 【板书】 【资料分析】碳酸钙等碳酸盐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都能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那么以下药品中,哪个组合最合适呢?指导学生实验。(提供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块状石灰石(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 反 应 原 料 实 验 现 象 反应 剧烈程度 结 论 石灰石 + 稀盐酸 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为: 碳酸钙粉末 + 稀盐酸 碳酸钠粉末 + 稀盐酸 石灰石 + 稀硫酸 碳酸钙粉末 + 稀硫酸 碳酸钠粉末 + 稀硫酸 【小结】药品、反应原理 【板书】 【拓展延伸】 实验室为何不用碳酸钙粉末或碳酸钠跟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可否用硫酸代替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CO2,为什么?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讨论,交流: 1、选择何类药品? 2、如何设计装置? 3、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回忆,汇报 讨论思考交流 小结选择药品的依据: 原料廉价、无毒无害、操作简便、装置简单、气体纯度高、速度适中…… 完成实验探究活动; 观察、记录; 讨论、交流 对比分析现象归纳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料,进一步加深记忆 使学生明确目的。 引导学生学习思考方法,使学生理解最佳实验方案的产生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此设计能让学生认识实验对比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更注重学生获取新知的体验学习。 环节二 学习任务 与学习目 标(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引导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引导分析】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些方法?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板书】 【引导对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原理及相关性质的比较 【引导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有何不同? 【投影】常用仪器(图片在课本上),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提出各种装置的创意,画出草图,由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设计思想,其他小组同学分析评价 【提问】: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完整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师-生小结】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选择要考虑哪些问题? 师可给予提示: ①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有几部分组成?②确定发生装置时考虑哪些因素? ③收集气体一般有几种方法? ④确定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回忆制取氧气的原料和装置 讨论,小结发生装置主要取决于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等性质。 比较分析出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利用仪器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能设计几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画出简图,比较优缺点。展示作品、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装置的优缺点。这样设计的理由。 思考、交流 通过复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关物理性质和应用。 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体会创作发明的成功感 培养学生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美的美育教育 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能力 环节三 学习任务 与学习目 标(制取二氧化碳) 【问题讨论】如果用你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你如何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气体呢? 【体验实践】请大家用你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制取、收集、验证二氧化碳 比较归纳 根据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归纳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一般思路: 原理 2、装置 3、制取(检验、验满、步骤、注意事项) 【小结】通过以上的探究学习你有何收获呢? 回忆旧知识,讨论方法。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验满。 学生动手实验,体验成功。 小结、汇报自己的收获 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体验成功的 乐趣;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反馈教学效果。 达标 检测 1、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⑴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⑵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 ,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⑷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板书 设计 板书设计 课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药品的选择: 原料廉价、无毒无害、操作简便、装置简单、速度适中 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二、装置的确定: 25146000 固体和固体 137160099060 反应物的状态 固体和液体 发生装置 液体和液体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217170099060217170099060 密度比空气的大—— 向上排气法 137160043180 205740099060217170099060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217170099060 密度比空气的小—— 向下排气法 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三、操作及注意 查――装――收― ―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