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课件(共23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课件(共23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4.1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1.我国新的发展契机(机遇)有哪些?
2.我国抓住机遇的必要性?
3.我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有哪些?
4.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应该怎么做?
请同学们在5分钟之内阅读完教材P40-45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农业
工业
科技
经济发展
嫦娥五号成功落月
人民安乐
社会稳定
国内:1.百业俱兴,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
结合图片,说说我国已具备了哪些更好的发展环境?
一、新的发展契机
结合图表,分析我国已具备了哪些更好的发展条件?
人才
技术
资金
基础设施
国内: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智造”是相对于“中国制造”而言的,中国原来是中国制造,充当的角色是世界代工厂的角色。“中国智造”则侧重于强调要有中国自主研发创新的东西在里面,是智能智慧,而非简单成为别人的加工厂,是为自己的产品而进行生产。生产出拥有创造力与竞争力的商品。
疫情大考下的“中国经济”
20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在年内实现转正——同比实际增长0.7%,完成的GDP为722786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季度经济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
思考:
在疫情大考下,中国经济由负转正,得益于哪些发展契机?
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荷兰国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德国总理对中国进行其任内的第八次访问
中英双方签署了多达28项商业协议,总价值近400亿英镑,项目涉及金融、能源、交通、文化等多个领域。
中荷双方就农产品产业、园艺与景观开发、电子商务、体育和设计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进行会谈与磋商。
中德双方就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推动“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携手、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探索产能合作等取得共识。
国际:1.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金砖五国
G20
亚太经合组织
中非合作论坛
上合组织
一带一路
博鳌亚洲论坛
国际:2.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多个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中国在国际
2020年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开幕。全球2600多家企业客商齐聚上海,共赴东方之约。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展,数百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为期6天的展会期间“全球首发、中国首展”。?
国际:3.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1)今天的中国,百业俱兴,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
(稳定的环境)
(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积累)
(3)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
(4)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国际影响提升)
(5)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合作前景广阔)
1.我国面临哪些新的发展契机(机遇)?
国内
国际
知识小结








某公司曾是创造全球传统胶卷市场神话的世界著名影像业巨头。1975年,该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是世界数码影像技术的首创者。但因担心开发这一新业务会对其传统的胶卷业务造成不利影响,该公司将数码影像技术“雪藏”起来,坚守传统的胶卷市场。后来,其他公司因开发、利用数码技术获得长足发展,而率先发明数码相机的该公司却逐渐衰落。最终,该公司向法院递交破产保护申请,退出了传统业务。
思考:从行业巨头到退出传统业务,该公司的兴衰之路让我们懂得一个怎样的道理?
阅读感悟
IBM错失个人电脑时代
诺基亚错失智能手机时代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谚语
?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
?坐等观望,犹豫懈怠,往往错失良机,陷于被动。
2.为什么我国要抓住机遇?(必要性)
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过去,我们经历并战胜了诸多重大挑战,获得发展;未来,我们仍然会面临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考验。
二、新风险
新挑战
2004—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观察下图,你有什么发现?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增速放缓趋于平稳
高速增长
美国次贷危机
国内: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城乡差距
区域差距
环境污染
交流:
这种变化是好事还是坏事?
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
2018年初,新发布的《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前景分析》指出,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已趋近美国。不仅人均工资水平年涨幅位列全球第一,达到了8%,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均工资水平更是远超东南亚国家,人均成本是柬埔寨的4.3倍,越南的2.7倍,印度的2倍,印尼的1.8倍。人力的低成本优势一直是中国制造在全球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这项优势正在慢慢丧失。
利: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弊: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国内: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材料:近年来,部分国家投资保护主义倾向有所增强,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国投资实行严苛审查,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正常商业投资。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印度要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
3.中国面临哪些新的发展挑战?【国际】
2011年,利比亚战争爆发,多家中资企业的工地和营地遭到袭击、抢劫,一些大型承包项目受到了影响。
局部地区持续动荡
2015年,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公司三位高管在马里遭遇恐怖袭击,不幸遇难。
2018年5月21日,马来西亚新一届总理马哈蒂尔宣布取消与中国合作的东海岸铁路以及2个天然气管道项目。
政府更迭导致的政策法规变化
恐怖主义持续蔓延
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我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
(1)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2)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3)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恐怖主义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因政府更迭而导致政策法规发生变化……这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3.我国发展面临哪些风险与挑战?
国内
国际
知识小结
凝聚价值追求
构筑中国价值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不可能不发展,中国企业不可能不进步,但我们要发展,难免会动到别人眼里盯着的奶酪,招人嫉恨。摇尾乞怜、甘居下流绝不可以,自废武功、永世落后更会遭到更大欺凌,我们没有他路可走,唯有咬牙让自己更加强大起来!
——任正非
阅读感悟
结合华为总裁所说及公报内容,谈一谈我国应如何应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4.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办?(P45)
(1)
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2)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
(3)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新的
发展契机
1.国内机遇
2.国际机遇
①稳定的环境
②良好的积累
3.抓住机遇的必要性
新风险
新挑战
①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②“中国制造”
需要转型升级
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3.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①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③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1.国内挑战
2.国际挑战
课堂总结
材料二:近年来,美国政府多次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引发中美经贸摩擦,损害双方利益。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
中美贸易战是危机,但更是契机。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来说,中美贸易战有负面影响,但危机感正倒逼国内各方面深入研究,加大高新技术研发力度。
材料分析
思考:(1)材料一中漫画反映的是哪一热点事件?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对于贸易战,中国……绝不怕打。”
请你结合教材,说一说我们“不怕打”的底气在哪里?
(4)有中学生认为:应对中美贸易战是我们国家的事,与中学生无关。请你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4)该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应对中美贸易战,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应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所以应对中美贸易战不仅是国家的事,也与中学生密切相关。
我们中学生应努力学习,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增强忧患意识;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宣传国家相关政策及发展成就;关注国家的发展,了解我国的国情,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应对中美贸易战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