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课题力教科书书名: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7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知道力的单位,认识力的三要素,知道力的作用效果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生活中与力相关的现象,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通过实验,感悟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物体间发生力的实例,分析力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乐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力的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力的概念的建立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分钟引入课堂引入【情境1】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天问一号”发射),同时思考“天问一号”为什么能升空?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提供了强大的推力,才使“天问一号”顺利升空,去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天问一号”升空的简单物理道理新课教学力的概念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火箭提供推力,送卫星到预定轨道,那什么是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力。带着什么是力这个问题,请大家看几幅生活中的图片,通过感受这些生活图片中的情景,提炼归纳力产生时的共同特征。【情境2】手提书包【情境3】手压气球【情境4】手拉弓在这些力的情境中我们发现都有两个物体,在两个物体间发生了某种作用。那么是不是只有人才能施加力的作用呢?我们带着问题再来看几幅在平时的工农业生产中的图片【情境5】吊车拉钢材【情境6】马拉车【情境7】汽车牵引拖车通过这几个力的实例,我们发现不仅仅是人,很多物体都能施加力的作用,不过我们最早对力的认识确实是通过肌肉的紧张来初步认识的,通过以上几个力的实例,运动归纳总结的科学方法,我们发现在产生力的作用的时候,共同特征是都有两个物体,在两个物体间都发生了某种作用,进一步归纳就可以得出力的概念一、力(F)(板书)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板书)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在前面力的实例中,哪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呢?【情境8】手提书包【情境9】吊车拉钢材在力的作用发生的时候,必须存在两个物体2、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板书)在前面的实例中,我们观察出,好像在发生力的作用的时候,两个物体必须接触才能产生力,那么如果两个物体不接触,能否产生力的作用呢?【情境10】磁铁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有些物体间发生的力的作用,就不需要接触,这也充分说明,在发生力的作用的时候,两个物体不是必须接触的。不接触也可以发生力的作用。得出结论:3、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产生力的作用(板书)【情境11】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手向上提书包时,是手给书包一个力,同时也感觉到手被书包向下拉,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验。(装有磁铁的两个小车),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小车运动变化的情况。【情境12】同时释放两车为什么两个小车会同时运动?说明A给B一个力的作用的同时B也给A一个力的作用通过以上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板书)课下同学们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体验一下穿上旱冰鞋去推墙,看看会发生什么。并尝试解释其中的物理道理。那么,当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会产生什么效果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两个小实验,【情境13】手压气球【情境14】人拉弹簧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气球和弹簧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上面的试验中,我们发现气球受到力的作用,变瘪了,弹簧受到力的作用,变长了,这种物体形状的变化,我们称为形变。我们发现当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力使气球和弹簧发生了形变。形变有时候是特别微小的,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比如手压桌面,手对桌面的压力就使桌面发生了形变,但是我们肉眼不见,同学们可以思考和实验,怎样用证明桌面发生了微小形变?转化放大法—微小形变【情境15】手捏玻璃瓶放大微小形变力可不可以产生其它的作用效果了呢?我们接着来看三个实验。【情境16】手推静止的小车【情境17】运动的小车受力停止【情境18】磁铁吸引直线运动的小球请同学们观察小车和小球发生了什么现象?通过观察分析这些实验现象,我们发现小车受到力的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也可以由运动变为静止,被磁铁吸引的小球受到力的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这些变化我们归纳为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我们归纳总结得出力的两个作用效果。二、力的作用效果(板书)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之前拉弹簧的实例中,如果我们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弹簧的形变是一样的吗?【情境19】拉弹簧实验弹簧的形变程度是不一样的,说明力的大小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牛顿N(板书)简单介绍牛顿生平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请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看图片【情境20】展示推门的图片我们发现力的方向和作用的位置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我们把作用的位置称为作用点,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三、力的三要素(板书)大小、方向、作用点1N的力有多大呢?请同学们感受一下。感受生活中常见力的大小为了更为直观、形象的描述一个力,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来描述。2、力的示意图。(板书)演示力的示意图画法强调总结画力的示意图的重点(1)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2)从力的作用点延力的方向画出带箭头的线段,(3)在箭头旁标出力的符号学生观看图片,感受图片中的生活情境,试着归纳力产生时的共同特征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思考生活中的例子通过几个实例,同学感悟并不是人才能施加力的作用,同时进一步思考力在产生时共同特征学生初步理解力的概念学生进一步理解力,同时分析得出力产生时需要两个物体学生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经验中相关实例学生观看实验思考问题通过实例感悟出接触与不接触都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物理道理学生观看实验学生思考两车为什么同时运动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体验生活中有关的现象,并用知识解释学生观看实验,思考问题学生观看实验,体会放大法学生观看实验,体会放大法学生思考问题学生观看实验学生思考问题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学生观看实验,思考问题学生认识力的三要素学生感受1N的大小学生学习画力的示意图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自己总结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科学方法?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以下知识和科学方法力(F)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接触与不接触不是产生力的必要条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1、力的单位:牛顿(N)2、力的示意图。同时我们学会了转换放大、归纳总结的科学方法板书设计一、力(F)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3、接触与不接触不是产生力的必要条件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三、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1、力的单位:牛顿(N)2、力的示意图。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