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二物理教案第二章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三种状态的不同特征,会使用酒精灯。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过程与方法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5、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7、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通过学生的探究与交流,使学生自己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2、通过实验使学生自己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学用具】酒精灯、火柴、支架、冰块、自来水、温水、热水、常用温度计、烧杯、体温计、多媒体等。【教学过程】情境引入播放冰川、露珠、雾、雪、雾凇、霜、露、霜、雨、雹、云的画面,创设教学情境,引入物质的三种状态。一、物质的三态水有哪状态?不同状态下的水,它们的形状,体积是否固定?状态形状(固定/不固定)体积(固定/不固定)冰水水蒸气固态、液态、气态不光是水,一般物质都会有三种状态,走进生活。同学们能否举一些不同状态物质的例子。师:既然每种物质都有多种状态,那么我们如何使物体迅速的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呢?或者说我们怎样使冰迅速变成水呢?生:加热师:加热的手段,实验室里我们用酒精灯来加热。P28信息快递“酒精灯的使用”二、温度师:物质三态的变化都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那么什么是温度?1.介绍温度的概念2.温度的测量:体温计寒暑表实验用温度计3.温标:摄氏温标0℃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以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摄氏度4.常见温度值:(教师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体温:36.5℃——37℃安静舒适的环境温度:20℃-23℃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温度:100℃三、温度计师:(出示温度计)对于温度计,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1.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师:出示温度计,师:把装置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师:现在把此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进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师:取出装置放入冷水中验证并提问,为什么会发生上述两种现象?师:根据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2.原理:根据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3.温度计的使用a看:量程和分度值b放: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触及底和侧壁。c读:待示数稳定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离开被测物体d记:区分正负及最小分度值,不漏单位ppt练一练:温度计如何放置列举摄氏温度的错误读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练习摄氏温度的读写。师:测量温水的温度四、体温计师:了解体温计的构造上和温度计的最大区别:有缩口所以使用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使用前甩一甩。了解体温计量程、分度值及使用方法。五、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的“生活物理社会”,了解“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及其带来的后果。课堂小结【板书设计】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温标:摄氏温标0℃0℃: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温度100℃: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3.温度计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使用方法:a看:量程和分度值b放: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触及底和侧壁。c读:待示数稳定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离开被测物体d记:区分正负及最小分度值,不漏单位4.体温计:缩口;测量范围35℃-42℃,最小分度值0.1℃;教后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