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速度教学目标:1、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2、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3、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重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理解速度的概念;培养学生解答计算题的规范。教学难点: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个方法;速度的单位及其换算。教学过程:引入:视频《猎豹追捕鹿》,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形成冲突。——引出物体运动有快慢之分。师:怎么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视频《博尔特奥运夺冠》,师:比赛中,你怎么判断运动员的快慢的?生:看谁跑在最前面。可以把视频定格在博尔特在最前面的画面。师:依据是什么呢?生:运动的时间相等,看谁运动的路程长。师:很好。那裁判如何比较运动员跑的快慢呢?特别是很多小组进行单独比赛,最后选进入决赛的名单?生:看他们的跑步成绩是最好。师:所谓成绩就是他们跑步的时间吧?时间越短越快还是越长越快?生:越短越快。师:跑步的路程相等时,运动时间越短,运动越快。这样就有了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等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相等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师:利用前面的两种方法来比较一下我们动手做的两个纸锥,先猜猜哪个纸锥运动的快?生:锥角小的先落地。师:自己动手试试看,与你的猜想符合吗?生:把两个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看哪个纸锥先落地。师:这就看相等时间内,先落地的纸锥运动的路程大,所以运动的快。还有没有其他比较纸锥运动快慢的方法?生:可以让两个纸锥同时释放,同时落地,看谁下落高度高一些。师:就是凑他俩运动的时间相等,然后比较运动的路程谁长,谁就运动的快些。如果将两个纸锥从不同的高度同时释放,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看下面的例题:一辆汽车,在4S内运动了100m,一架飞机在3S内飞行了900m。怎么比较它们俩谁运动的快?比比看,你们会有多少方法?大家开动脑筋吧。过片刻,巡视中搜集方案。师:展示方法。大致有三种:1、相等时间比路程。汽车1S内运动25m,飞机1S内运动300m。结论是飞机运动的快。2、汽车运动100m花4S,飞机运动100m花S,结论是飞机运动的快。3、直接把汽车和飞机运动的速度都求出来,比较谁的速度大就运动的快。师:二、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公式: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辅助单位:cm/s,km/h比如蜗牛的爬行速度用cm/s比较合适,汽车的行驶速度默认用km/h为单位。5、三个单位之间要进行换算。如1cm/s=____________m/s。1m/s=_______________km/h。6、常见的速度值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3×108m/s(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m/s。汽车正常行驶的速度为100km/h。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为5m/s=________km/h。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带为5km/h。7、测量工具——速度盘例题:如果保持速度不变,那么该汽车到达上海还需要多长时间?解:强调物理解题的规范:公式,代入数据(包括单位匹配),最后结果(小数)。师: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值吧。活动2: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1、要测定纸锥的速度,你认为应测量哪些量?生:纸锥下落的高度,下落的时间。2、你选用的器材是:生:米尺、秒表。3、请设计表格,测量并计算出纸锥下落的速度。生:师:测量纸锥下落高度时,以锥顶角为准还是锥口为准?下落时间太短的话,怎么可以让纸锥下落时间长些?开动脑筋,把数据填写在自己设计的表格内。活动结束,投影学生数据。注意评价。中国在奥运赛场的表现越来越引人注目。看看下面的图片。杨扬、王军霞、刘翔。总结:这节课的知识要点有哪些呢?知识要点: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______比_______;相同______比______。2、速度:⑴速度是表示___________的物理量⑵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⑶公式:_____________,变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国际单位:__________,辅助单位:________________⑸单位换算:1m/s=km/h板书:比较物体运动快慢1、相等时间比路程;2、相等路程比时间。二、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公式: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辅助单位:cm/s,km/h5、单位换算:1m/s=km/h教学后记: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