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速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 (2)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测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 (3)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学会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常见的比较速度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比较。 (2)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并掌握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方法。 (3)学习自主设计表格,在学生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规范化指导,并鼓励不同的表格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从测量简单的速度的过程中,知道其它很多速度都是这样测量出来的,由此增加对速度大小及测量方法的感性认识;我国体育健儿奥运会速度项目中的娇人成绩,让同学们领略优秀运动员超人的速度给国家所带来的容誉,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拼搏毅力,才可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建立速度的概念(2)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难点】(1)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2)如何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进行速度的测量,多种方法进行比较 【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看PPT上的四幅图片,对物体运动存在快慢有一个认识。师:你能比较下列物体的运动快慢吗?1.一辆小汽车行驶了5千米2.一辆火车行驶了2小时结论:单独用路程或时间都无法比较运动的快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师: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1.喷气式飞机1h飞行950km;2.高速列车1h可行驶160km.喷气式飞机和高速列车哪一个运动得更快?结论:运动时间相同比路程,运动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3.蜗牛1h只能移动5m;4.鲨鱼捕食时能在0.2S内游出5m.蜗牛和鲨鱼哪一个运动得更快?结论:运动路程相同比时间,运动时间越长,运动得越慢。师:体育比赛中怎样比较快慢呢?学生看图片讨论回答:观众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总结: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一是看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短的就快)二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就快)师: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小汽车200s运动2000m,飞机2s运动1000m,谁快?学生用路程除以时间,得到1S物体运动的距离,飞机的大,所以飞机快。师:既然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能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物理学中就把这个比值定义为速度,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这种定义方法叫比值定义法。介绍比值定义法(略)速度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3.公式:V=s/t及变形4.单位:1)国际单位:米/秒1m/s的物理意义2)常用单位:km/hcm/s及换算介绍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师: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三、学生实验:定纸锥下落的速度1、要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你认为应该测量哪些量?2、你选用的实验仪器是什么?3、你有哪些方案?(1)选定一段时间,测出纸片在这段时间内下落的距离;(2)选定一段距离,测出纸片在这段距离内下落的时间;(3)不选定时间或距离,直接测定纸片下落某段距离所用时间。4、根据实际情况,你认为哪种方案较好?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5、你认为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6、请同学们设计表格,测量、记录并计算出纸片下落的速度。次数下落高度/m下落时间/s速度/m/s1???2???3???认识交通运输中测量速度的仪器——速度表并计算强调计算的过程看图了解:“生活·物理·社会”与速度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巩固训练:(略)板书设计: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1、相同时间比路程2、相同路程比时间二、速度1、.定义2、物理意义3、公式v=s/t4、单位及换算1m/s=3.6km/h三、速度的测量1、实验室2、交通运输中速度的测量四、相关计算强调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