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一、分子 1、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注意:分子既不是“最小微粒”也不是“唯一的微粒”。虽然大部分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但也有许多物质是由原子或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⑴一杯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如果让人去数,每秒种数一个,要数几十亿亿年。 ⑵如果把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它的大小的比例就好象乒乓球与地球之比。 ⑶2500万个水分子排列起来才只有1厘米长,而同样数目的乒乓球挨个排列起来有750 千米长,相当于北京到南京的直线距离。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①水和酒精混合 Ⅰ、实验现象: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Ⅱ、解释:水分子之间和酒精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当水和酒精混合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分子的空隙中,所以总体积会减小。 Ⅲ、结论: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②芝麻和黄豆混合(模拟实验) Ⅰ、实验现象:芝麻和黄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 Ⅱ、解释:黄豆与黄豆之间存在空隙,一部分芝麻钻到了黄豆之间的间隙中。 注:黄豆与芝麻的实验是模拟实验,模拟实验只是用来帮助人们理解某个道理,它与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并不存在着简单的因果关系。我们不能认为,因为黄豆和芝麻之间有空隙,所以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一定存在空隙,只能说与黄豆和芝麻混合的现象相类似,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当两者混合时,由于分子填补了这些空隙,所以总体积就会减少。 ③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例1、气态氧气和液态液氧相比较(? ?)? A.?分子大小不同??? B.?分子的组成发生了变化? C.?液态氧的分子停止了运动?????? D.?分子间的间隙不同 例2、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物体不断地分割下去,都可以得到同一种微粒——分子 B. 分子是一种比细胞更小的微粒,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C. 水结冰后,分子就停止了运动 D.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例3、盛油的厚钢瓶(已知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内压强很大,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2万倍,瓶壁无裂痕,但瓶内的油依然能从里面渗出。这是因为( ) A.金属原子之间有空隙 B.油分子被压缩了 C.油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 D.金属原子做无规则的运动 例4、关于黄豆和芝麻混合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 该实验证明黄豆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 该实验是用来模拟两种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混合后体积小于各体积之和 D. 该实验说明黄豆分子和芝麻分子体积在大小上是不一样的 例5、小明往一端封闭的细径玻璃管内先后注入等体积的清水和酒精,标注此时液面的位置。再用手指封住管口,将玻璃管反复颠倒几次,使两者充分混合,请描述出现的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①扩散的概念: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分子空隙的现象叫作扩散。 ②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分子的运动越剧烈。因为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也叫作热运动。 ③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气体扩散最快,液体次之,固体最慢。 ④扩散现象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还说明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⑥分子做不规则运动的例子 Ⅰ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Ⅱ 、把糖块放入一杯开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了。 Ⅲ、 晒衣服,水蒸发,衣服变干 还有:墨水滴入清水中、闻到香味、放煤的墙角变黑、腌(炒)菜变咸等。 例1、下列关于分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做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B.?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C.?在0℃时,所有物体的分子运动都会停止? D.?一个物体,它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分子无规则都会停止 例2、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 B.?糖块放入水中,水变甜了? C.?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 36131501325880例3、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演示气体扩散现象的,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填“A”或“B”)瓶。根据 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 ℃;②4 ℃;③20 ℃;④30 ℃,则在 (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例4、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 ? ) A. 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 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 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 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例5、如图所示,由左、右两个相同容器连成的装置中,先将阀门K关闭,往左边注入50mL较咸的食盐水,往右边注入50mL较淡的食盐水,然后打开阀门K。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左边的食盐水变 (选填“咸”或“淡”),右边的食盐水变 (选填“咸”或“淡”),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同时还会发现左、右两边容器中的液面略有 ,这是因为 。 (4)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 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物体内部)存在引力。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虽然彼此相互隔开,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正是分子之间的引力,像一只只无形的手,将分子与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各种固体和液体的。 不但物体内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分子之间(不同物体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铅柱粘合实验) ②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很难将其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例1、下列关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或斥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块铅块压紧后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之间有斥力? C.一般固体、液体难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拉断绳子需要一定的拉力,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例2、以下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 A.磁铁间的互相吸引 B.如图甲所示的铅柱粘合实验 C.如图乙所示的肥皂膜实验 D.用很大的力也不容易把一根铁条拉断 3814445452120例3、如图,先将针筒活塞推至底端,再抽取半截清水。堵住针筒的出口,然后用力推入活塞时将发现活塞很难推动。针筒内的水很难压缩的原因是( ) A.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水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例4、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现象 解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 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分子之间有空隙 C 八月桂花飘香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 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 例5、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图甲,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将玻璃板放到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接触图乙,并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为什么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且乙大于甲? 参考答案: 例1、D例2、B例3、A例4、C例5、清水和酒精混合后,二者之间会发生扩散现象,酒精分子会跑到水分子的空隙里面,水分子会跑到酒精分子的空隙里面,因此混合后它们的体积会缩小。 例1、B例2、B 例3、B;两瓶气体都变成红棕色;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 例4、A 例5、淡; 咸;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下降;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例1、B例2、A例3、B例4、D 例5、因为在题图乙中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间存在分子引力,使其示数比较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