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辅导教案学员编号:所属年级:初二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课程主题:测量基础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测量的意义2.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3.知道长度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4.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5.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6.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7.知道质量的单位8.知道质量的物理意义9.掌握时间和体积的测量方法10.掌握时间和体积的单位教学内容一、测量的初步认识【知识梳理】1.测量的定义:利用工具或仪器对距离的远近、物体的轻重、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电流的大小、电阻的大小等物理量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出精确的数据的过程叫测量。2.测量的目的: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3.测量的要素:(1)量度单位;(2)测量工具和仪器。4.国际单位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还有自己的单位。质量:担,斤,两,钱;长度:丈,尺,寸…;时间:时辰,旬,月,日,年(光年不是时间单位,是长度单位);现在,国际上制定了一套统一的量度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SI)。【例题精讲】例1.人们把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__________现在国际上制定了一套统一的量度单位叫做__________【答案】单位|国际单位制例2.常用的减少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答案】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例3.测量的结果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答案】数值|单位【巩固练习】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2.当选好测量工具以后,我们就要注意观察所选工具的__________是否有磨损以及分清决定其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测量工具的__________【答案】零刻度线|分度值3.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答案】长度|时间二、长度的测量【知识梳理】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1m=10-3km1m=10dm1dm=10-1m1dm=10cm1cm=10-1dm1cm=10mm1mm=10-1cm1mm=103μm1μm=10-3mm1m=106μm1m=109nm1μm=103nm1nm=10-3μm1nm=10-9m4.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2)“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3)“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4)“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例题精讲】例1.由于刚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喝在夏天测量的结果比较()A.一样大B.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C.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D.无法判定【解答】由于刚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夏天温度升高,由于热胀冷缩钢尺的长度变大,所以玻璃的实际值偏小;冬天钢尺收缩,尺子长度变小,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对于同一块玻璃的测量,冬天的度数要不夏天的大,故选C【答案】C例2.上海市公交车两相邻车站间的距离为()A.10000米B.1000米C.100米D.10米【解答】上海公交车两站间距离大约是1000米,也就是1km【答案】B例3.要测量一角硬币的厚度,是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则最佳的选择是()A.用刻度尺仔细的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解答】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计法,【答案】D例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正确的图是()A.AB.BC.CD.D【解答】熟悉测量的注意事项: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度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度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答案】D例5.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B.物理课本长度约为50cmC.学校教室的长度约为20cmD.学生用的笔直径约为4cm【解答】A.中学生课桌的高度小于1m,与80cm接近,故A正确B.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5cm左右,达不到50cm,错误C.学校教室的长度在10m作用,远大于20cm,错误D.学生用的笔直径接近1cm,达不到4cm,错误【答案】A例6.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解答】测量中的误差由测量工具、人为度数引起的,在测量过程中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但不会消除误差,故选A【答案】A例7.(1)0.64米=__________千米=__________分米=__________毫米。(2)800分米=__________米=__________千米【解答】一米=1×10-?千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熟悉长度单位间的换算。【答案】6.4×10-4|6.4|640|80|0.08例8.给下列测得的数据补上适当的单位。(1)一支钢笔的长度约为140_______;(2)小王同学的身高为1.65_________;(3)门把手的高度离地约为1__________;(4)一支铅笔的直径约为8_________;(5)双人课桌桌面的长度是12_________;【解答】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长度。【答案】毫米|米|米|毫米|分米【巩固练习】1.某同学的身高是15.8__________;教室的黑板长度是3.35__________;课本纸张的厚度约为0.08__________;上海杨浦大桥全长为7654__________.【解答】身高是15.8分米,黑板长度是3.35米,纸张厚度为0.08毫米,大桥长是7654米【答案】分米|米|毫米|米2.如图所示测量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cm.【解答】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3cm当做“0”刻度,独处末端刻度值,减去3cm即为物体长度。【答案】3.23.某同学用正常步子估测距离,已知他从教室到图书馆走了30步,行程21米。若他从家门口走了420步到学校,则学校离他家有__________米。【解答】每一步的距离=21m/30=0.7m家到学校的距离s=0.7m×420=294米【答案】2944.用皮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伸,使尺变长,则测量结果相比较实际值()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可能偏大,可能偏小【解答】用被拉长了的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的真实值不变,被拉长的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小,故选B【答案】B5.如图所示,将细金属丝在圆木棒上紧密地绕了30圈,由此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米。【解答】30圈金属丝的直径为:8cm-5cm=3cm=0.03米,金属丝的直径为0.03m/30=0.001米【答案】0.0016.测量学校跑道的长,下列测量工具中最适宜选用的是()A.总长是1米的毫米刻度尺B.总长是10米的绳子C.总长是5米的绳子D.总长是40米的厘米刻度尺【解答】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很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长度或不同量程的工具,以满足不同需要。【答案】B7.某学生测560页书的厚度为2.80厘米,每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___毫米。【解答】560页书只有280张纸,每张纸的厚度=2.8×10毫米/280=0.1毫米【答案】0.18.在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A.提高操作者的实验技能B.避免实验中的错误C.对测量工具的准确程度进行检验D.得到多组数据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解答】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是,应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所以A.B.C均不对。【答案】D三、质量的测量【知识梳理】1.质量: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①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质量的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思考:把一块铁轧成铁片,形状变了,所含铁的多少有没有变呢?把一快冰融化成水,物质存在的状态变了,所含的水的多少有没有变呢?把一车煤从矿山运到上海,煤所在的位置变了,所含煤的多少有没有变呢?对一块铜加热,铜的温度变了,所含铜的多少有没有变呢?总结: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解释属性和特性)2.质量:m表示,单位:千克符号:kg。3.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4.托盘天平的使用(1)天平是比较精密的仪器,要学会正确使用天平,使用期间应注意:①使用前:应注意天平的测量范围,估计被测物的质量,被测物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②使用时:不能用手摸托盘;不能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不能用手接触砝码,必须用镊子轻拿轻放。③使用后:把砝码及时放回砝码盒内,天平和砝码要保持干燥,清洁,以免生锈。(2)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①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具体是: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旋;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旋),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作等幅摆动,此时横梁平衡。②称量:把被测物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由大到小的加减砝码(左物右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恢复平衡。被测物质量=所用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最小刻度值;读游码左侧所指的刻度值)③称量完毕整理天平,及时将砝码放回到砝码盒内。【例题精讲】例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放砝码的顺序应( )A.从小到大B.从大到小C.同时D.没有顺序【解答】在物质的称量过程中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在调换砝码时,如果添加了最小砝码还大,而取出最小砝码又偏少,此时应该采取移动游码方法使天平平衡.【答案】B例2.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 )A.刻度尺B.量筒C.钟表D.天平【解答】A、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仪器.不符合题意.B、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不符合题意.C、钟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不符合题意.D、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符合题意【答案】D例3.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调节平衡时应先将游码放在__________处,然后调节横梁上的__________,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___时,天平就平衡了;称量物体时,被测物体应放在__________盘里,用__________向__________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解答】(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先将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再用栋梁上的平衡螺母调节,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时,表示天平平衡了.(2)称量物体时,被测物体要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放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答案】水平台上|零刻度|平衡螺母|中央|左|镊子|右例4.一本书的页码是180,用天平测量其质量是27g,则每张纸的质量是__________g【解答】书的页码是180,可以确定这本书共有90张纸.90张纸的总质量为27g,则每张纸的质量m=27/90g【答案】0.3g例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__,它不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解答】质量是描述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是托盘天平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答案】托盘天平|属性|形状|状态|位置|温度例6.将下列仪器测量的读数写出来(如图所示).铅笔长__________;汽车速度__________km/h.用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g.【解答】(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物体的长度为5.80cm;(2)图中速度计上的单位是km/h,指针指示的数值是80,因此速度为80km/h;(3)图中天平标尺的一个大格表示1g,它里面有5个小格,故其分度值为0.2g.天平的示数=50g+10g+3.4g=63.4g.【答案】5.80cm|80|63.4例7.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若所有的砝码已经生锈,则测量的结果会( )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解答】正常情况下砝码上标的质量是砝码的实际质量,砝码生锈后,自身质量变大.当测量同一物体时,需要减少砝码或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此时所读数值小于物体实际质量.【答案】B【巩固练习】1.1个鸡蛋的质量是( )A.50gB.5kgC.0.5kgD.5g【解答】1个鸡蛋的质量是50克;【答案】A2.一只小鸡的质量是50( )A.千克B.克C.吨D.米【解答】一只小鸡的质量是50克【答案】B3.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 )A.一只麻雀B.一只老鼠C.一只鸡D.一只羊【解答】A、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一个麻雀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50g=0.05kg左右.不符合题意;B、一只老鼠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不符合题意;C、一只鸡的质量在3kg左右.符合题意;D、一只羊的质量在40kg左右.不符合题意.【答案】C4.用被磨损的砝码来称物体的质量,其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 )A.偏小B.偏大C.不受影响D.不能确定【解答】正常情况下砝码上标的质量是砝码的实际质量,例如某砝码上标有50g的字样,这个砝码的质量就是50g.如果这个砝码磨损了,其实际质量就会小于50g,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小于50g,而你仍按标准值读数,读出来是50g,所以测量结果就比实际值偏大.【答案】B5.在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当按__________的顺序(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在调换砝码的大小时发现,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使天平恢复平衡.【解答】在预先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前提下,向右盘中添加砝码时,应当按“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如果加上最小的砝码多,拿掉又少时,应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简记为“先大后小再游码”.【答案】由大到小|调节游码6.如图小红测量物体质量时,天平水平静止.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小红测量时操作有错误,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B.所测物体质量为38.4gC.托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托盘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托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所受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解答】A、测量物体质量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而小红测量时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故A正确;B、因为小红测量时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所以所测物体的质量m=20g+20g-1.6g=38.4g,故B正确;C、物体对托盘的压力和托盘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正确;D、托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答案】D7.变换单位:1.2t=_______kg;3×105g=________kg;450mg=__________kg【解答】∵1t=1000kg,1kg=1000g,1g=1000mg∴1.2t=1.2×1000kg=1200kg,3×105g=3×105×10-3kg=300kg,450mg=450×10-6kg=4.5×10-4kg;【答案】1200|300|4.5×10-4四、时间和体积的测量【知识梳理】1.时间:t表示,单位:秒。2.测量仪器:秒表,打点计时器。3.单位及单位换算:4.体积:V表示,单位:立方米m3。5.测量仪器:量筒。6.单位及单位换算:【例题精讲】例1.如图,量筒中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ml【解答】解:由图可知,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的底部与50mL刻度线相平,所以水的体积是50mL;故答案为:50mL.【答案】50例2.教室的长度为10m,开班会时坐在后排的小刚走到讲台上去做演讲,他走到讲台大约需要( )A.90sB.9sC.50sD.2s【解答】解: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利用时间路程的关系可以求出来【答案】B例3.细的量筒的测量结果更__________【解答】细的量筒横截面积小,对应相同的体积变化,液面高度变化大,即能显示微小的体积变化,测起来更加准确【答案】精确例4.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以下活动用时最短的是( )A.去操场做一节广播操B.到隔壁教室去借一本书C.到距离家3km的学校上学D.眨一下眼睛【解答】解:A、去操场做一节广播操,在5min左右;B、到隔壁教室去借一本书,在3min左右;C、到距离家3km的学校上学,在40min左右;D、眨一下眼睛,在1s左右.所以经历时间最短的是眨一下眼睛.故选D.【答案】D例5.下列工具中,不能用来测量时间的是( )A.打点计时器B.刻度尺C.秒表D.原子钟【解答】在物理实验室中,刻度尺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打点计时器、秒表、原子钟用来测量时间长短【答案】B例6.把下列关于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补充完整.(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__________放置(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或量杯内的液面__________(3)测水的体积时,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底部__________;若测水银的体积时,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凸面上部__________【解答】使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读数时量筒或量杯都要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液面相平;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以凹形的底部为准,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以凸形的顶部为准;【答案】水平|相平|相平|相平例7.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所用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呼吸一次B.心脏跳动一次C.打一次哈欠D.正常步行10m【解答】A、人正常呼吸一次,大约用时3s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人体心脏一分钟跳动60-100次,因此跳动一次大约需要1s左右,故B符合题意;C、打一次哈欠经历的时间在3s~5s,故C不符合题意;D、人正常步行1m经历的时间约1s.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B例8.下列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A.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将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B.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前,应调节天平的横粱平衡C.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应以水面凹形底部为准D.使用电压表时,绝对不允许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解答】A、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将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故A正确;B、天平的正确调节是放、拨、调,将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螺母使衡量平衡,故B正确;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C正确;D、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当电压表直接并联在电源两端时,若电源电压不超过电压表最大量程,则可测量电源的电压,故D错误【答案】D例9.关于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写一个数字所用的时间约为1s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2sC.升旗唱国歌用时约3minD.普通中学生跑lOOm用时约10s【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认真书写一个数字的时间约1s.此选项正确;B、课桌的高度在0.8m左右,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s.此选项错误;C、我国的国歌长度较小,升旗唱一遍国歌的时间在47s左右.此选项错误;D、男子百米世界记录略小于10s,中学生跑100m的时间在16s左右.此选项错误.故选A.【答案】A【巩固练习】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在__________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__________保持水平,(水银应与凸液面的__________保持水平)【解答】使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读数时量筒或量杯都要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液面相平;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以凹形的底部为准,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以凸形的顶部为准【答案】水平桌面|底部|顶部2.形状规则的固体物质,体积可以用__________来测量,液态物质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__________来测量【解答】【分析】量筒是专测液体体积的仪器,但形状不规则的小固体也可根据排水法测出体积,对于形状规则的固体物质,可用刻度尺量出边长,利用体积公式求出体积.【解答】解:形状规则的固体物质,可用刻度尺量出边长,然后利用体积公式求出体积;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量杯)测量,要先在量筒内放适量的水,然后将固体放入,观察液面变化就可得到固体体积【答案】刻度尺|量筒(量杯)3.中学生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共走了5000步,则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最接近实际的是( )A.0.2hB.0.5hC.0.8hD.1h【解答】首先对中学生的步幅和步行速度作出合理的估测,然后确定距离,利用V=S/T求出时间【答案】B4.正常情况下,人走两步路的时间约为( )A.100秒B.1秒C.1分钟D.10秒【解答】解:正常情况下,人的步速在100步/分钟左右,走两步的时间在1s左右.故选B.【答案】B5.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体积时,应先观察你所使用的量筒和量杯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相平【解答】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体积时,应先观察你所使用的量筒和量杯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答案】量程|分度值|液面6.测量一个苹果的体积,可采用的工具是( )A.量筒B.水C.量筒和水D.刻度尺【解答】找个圆柱形的杯子,先倒进去水,作一个刻度;再把苹果放进去,要求是苹果需全部没入水中,作一个刻度.计算出这两个刻度间的圆柱体的体积,即为所求【答案】C7.实验室中,用量筒来直接测量液体的( )A.长度B.时间C.质量D.体积【解答】A、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不符合题意;B、时间测量的工具是秒表.不符合题意;C、质量测量的工具是天平.不符合题意;D、液体体积的测量工具是量筒或量杯.符合题意【答案】D8.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__________的工具【解答】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kg;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答案】kg|体积9.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____mL的量筒【解答】10mL量筒量取8mL水,能保证测量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答案】101.小王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①只鹏子的质量约2000。②一袋牛奶的体积约为220。③小璐的身高165。④半场足球赛的时间为45。【答案】g;ml;cm;min.2.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无意间发现“摆的等时性”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B.奥斯特C.托里拆利D.伽利略【解答】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教堂中吊灯的摆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自己用铁块制成了一个摆,通过实验发现: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相等的.这在物理学中称为摆的等时性原理.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答案】D3.打点计时器是测量的工具(填写物理量的名称),每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选填“相同”或“不同”)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分别从A、C两点开始打出了甲、乙两条纸带,如图11所示,比较甲、乙、两纸带的打点情况,甲纸带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乙纸带从C点到D点的时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时间,相同,大于4.测量是进行可靠的比较,必需满足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二是要有合适的。【答案】定量?,单位?,测量工具。5.为了研究摆动的周期与摆线的长度关系,应保持()A.摆线的长度和摆球的质量不变,改变摆动的幅度;B.摆线的长度和摆动的幅度不变,改变摆球的质量;C.摆动的幅度和摆球的质量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D.摆动的幅度和摆球的质量、摆线的长度都不变,改变摆球的形状【答案】C6.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_,时间的主单位是_______。【答案】米;千克;秒。7.一本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A.0.02千克B.0.2千克C.2千克D.20千克【答案】B8.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千克B.一支2B新铅笔的长度约为20毫米C.中学生每走一步约为0.5米D.普通人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1秒钟【答案】C9.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A.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B.一包西瓜籽从地球带到月球C.一支烧红的玻璃管D.锅中正在加热的水【解答】同一物体的质量是它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水凝固成冰、西瓜籽从地球到月球、烧红的玻璃管的质量都不变.而锅中正在加热的水不断汽化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则锅中的水的质量在逐渐减少.【答案】D10.测量首先要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比较标准,这个标准叫做。物理学中,质量是表示多少的物理量,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质量的国际单位是。若将一质量为500克的冰融化成水后(不考虑蒸发等损失),则水的质量将500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物理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是。【答案】单位;物体所含物质;属性;kg;等于;托盘天平.11.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______表示,质量的国际主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里常__________用测量物体质量.【解答】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合为kg,此外还有吨、克、毫克;实验室中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是天平.【答案】m|千克|kg|吨|克|毫克|天平12.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小李去北京旅游买了一把软塑料尺,带回上海,它的质量把它拉紧了来测一本物理书的宽度,测量值相比真实值(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答案】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属性;不变;变小13.用如下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_cm。【答案】1mm、1.58。14.下列物体,最接近10厘米的是()A.物理书的厚度B.水笔的长度C.课桌的高度D.教室门的高度【答案】B15.某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①初二某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63______;②一听易拉罐可乐的质量大约是350______;③水笔笔尖的直径为0.5______;④一套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为5______。【答案】cm;g;mm;min。●课堂错题收集●学霸笔记本: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知识脑图总结重难点●测量课后巩固●请将本次课错题组卷,进行二次练习,培养错题管理习惯●学霸笔记复习,培养复习习惯1.选择工具时,应选用_______和_______合适的仪器。如图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厘米。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减小测量的误差。【答案】量范围;分度值;1.30;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给下列测得的数据补上适当的单位:(1)两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_______;(2)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40_______;(3)一场足球比赛的的时间为90_______;(4)教室用的桶装水的体积约为10_______。【答案】(1)克;(2)毫米;(3)分钟;(4)升或立方分米。3.以下测工具中,测量长度的是,测量质量的是:,测量时间的是(选填序号)。A、秒表B、磅秤C、刻度尺D、皮卷尺E、电子天平F、沙漏【解答】本题是物理常识题,考查测量工具。【答案】CD;BE;AF4.下列最接近1分米的是()A.大拇指甲的宽度B.手掌的宽度C.小指的长度D.两手臂侧平举,两中指间的距离【答案】B5.如图(A)和(B)所示,同一物体置于两把刻度尺上测量,测得物体长度分别为___和___,两把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分别为和。【解答】本题是物理常识题。A图每格1cm,所以最小分度值1cm,物体离2刻度线比较近所以读2cm,B图每格0.1cm,所以最小分度值0.1cm,物体对齐2.4刻度处读2.4cm。【答案】2cm;2.4cm;1cm;0.1cm6.把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3米、宽0.5米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了,质量不变C.铁块的形状变了,体积和质量不变D.铁块的质量变了,体积和形状不变【解答】本题是物理常识题。考查对质量、体积和密度的理解。质量是属性不随外界条件(温度、形状、状态、位置等)的改变而改变。固体和液体在温度不变时形状改变但体积不变。故选C。【答案】C7.—个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A.500克B.50克C.50千克D.500千克【解答】本题是基础估测题,学生容易出现常识性错误。500克的大概是一瓶矿泉水的质量;50克是一个鸡蛋的质量;50千克是一个中学生的质量;500千克是一头牛的质量。故选C。【答案】C8.物体所含的多少叫质量,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选填“属性”或“特性”)。若把一个500克物体从地球运到月球,该物体在月球上的质量应为千克。【答案】物质;属性;0.59.下列选项中最接近一个成年人体积的是()A.5×10﹣4立方米B.5×10﹣3立方米C.5×10﹣2立方米D.5×10﹣1立方米答案】C10.一个小球固定在弹性细杆的末端,弹性细杆竖直安置在一个平台上,小球静止时在平衡位置O,当小球被拨离平衡位置到A处后释放,小球将和杆一起按图17所示的方式来回振动.若将小球从A出发再次回到A确定为振动1次,可以数出一段时间内小球来回振动的次数(取整数).小组同学猜想小球在1分钟内的振动次数可能受下列因素影响:甲:细杆长度;乙:小球开始释放位置与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AO;丙:小球质量。他们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小球在1分钟内振动次数的因素.于是设计了实验记录表一,并将一些有关的实验条件及数据记录在表一中:根据表一中的信息,你认为可以探究的相关因素是_______A.甲B.乙C.丙D.甲和乙E.甲和丙F.乙和丙G甲、乙、丙H.与甲、乙、丙无关的其它因素请说明你选择该选项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小组同学随后进行了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二中.根据表二中的信息,你认为影响小球1分钟内振动次数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A.甲B.乙C.丙D.甲和乙E.甲和丙F.乙和丙G甲、乙、丙H.与甲、乙、丙无关的其它因素请说明你选择该选项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答】①表一中记录了3次实验数据,根据控制变量法,只的实验序号2与3满足这个条件,即细杆长度与小球质量相同,只有AO间距不同,其余各组实验之间都改变了超过一个因素。故根据表一中的信息,可以探究的相关因素是:小球开始释放位置与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AO,即选B;②由实验序号2与3,细杆长度与小球质量相同时,小球1分钟内振动次数与AO间距无关;再由实验序号1与2或1与3,可知细杆长度相同时,小球质量越小,1分钟内振动的次数越多,故影响小球1分钟内振动次数的因素是小球质量,故选C。【答案】①B;根据控制变量法,只的实验序号2与3满足这个条件,即细杆长度与小球质量相同,只有AO间距不同,其余各组实验之间都改变了超过一个因素。②C;由实验序号2与3,细杆长度与小球质量相同时,小球1分钟内振动次数与AO间距无关,再由实验序号1与2或1与3,可知细杆长度相同时,小球质量越小,1分钟内振动的次数越多。11.打点计时器是测量_______的仪器,如图所示甲乙为一位同学打出的两条纸带,①在甲图中,从A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_______秒,从A点到F点的过程中,纸带拉动的快慢情况是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②比较甲乙两条纸带打点的情况可知,从A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是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_________纸带拉的快。【答案】时间,0.1,不变,相同,乙。12.请给以下各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1)物理教科书的宽度大约是0.2。(2)八年级学生步行五米的时间约为0.1。(3)一台电冰箱的体积约为200。【答案】米(m);分钟(min);升(dm3)预习内容声波的产生、传播辅导学案学员编号:所属年级:初二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课程主题:测量基础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测量的意义2.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3.知道长度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4.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5.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6.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7.知道质量的单位8.知道质量的物理意义9.掌握时间和体积的测量方法10.掌握时间和体积的单位教学内容一、测量的初步认识【知识梳理】1.测量的定义:利用工具或仪器对距离的远近、物体的轻重、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电流的大小、电阻的大小等物理量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出精确的数据的过程叫测量。2.测量的目的: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3.测量的要素:(1)量度单位;(2)测量工具和仪器。4.国际单位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还有自己的单位。质量:担,斤,两,钱;长度:丈,尺,寸…;时间:时辰,旬,月,日,年(光年不是时间单位,是长度单位);现在,国际上制定了一套统一的量度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SI)。【例题精讲】例1.人们把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__________现在国际上制定了一套统一的量度单位叫做__________例2.常用的减少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例3.测量的结果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巩固练习】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选好测量工具以后,我们就要注意观察所选工具的__________是否有磨损以及分清决定其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测量工具的__________3.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二、长度的测量【知识梳理】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1m=10-3km1m=10dm1dm=10-1m1dm=10cm1cm=10-1dm1cm=10mm1mm=10-1cm1mm=103μm1μm=10-3mm1m=106μm1m=109nm1μm=103nm1nm=10-3μm1nm=10-9m4.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2)“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3)“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4)“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例题精讲】例1.由于刚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喝在夏天测量的结果比较()A.一样大B.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C.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D.无法判定例2.上海市公交车两相邻车站间的距离为()A.10000米B.1000米C.100米D.10米例3.要测量一角硬币的厚度,是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则最佳的选择是()A.用刻度尺仔细的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例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正确的图是()A.AB.BC.CD.D例5.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B.物理课本长度约为50cmC.学校教室的长度约为20cmD.学生用的笔直径约为4cm例6.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例7.(1)0.64米=__________千米=__________分米=__________毫米。(2)800分米=__________米=__________千米例8.给下列测得的数据补上适当的单位。(1)一支钢笔的长度约为140__________;(2)小王同学的身高为1.65_________;(3)门把手的高度离地约为1_________;(4)一支铅笔的直径约为8_________;(5)双人课桌桌面的长度是12_________;【巩固练习】1.某同学的身高是15.8__________;教室的黑板长度是3.35__________;课本纸张的厚度约为0.08__________;上海杨浦大桥全长为7654__________.2.如图所示测量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cm.3.某同学用正常步子估测距离,已知他从教室到图书馆走了30步,行程21米。若他从家门口走了420步到学校,则学校离他家有__________米。4.用皮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伸,使尺变长,则测量结果相比较实际值()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可能偏大,可能偏小5.如图所示,将细金属丝在圆木棒上紧密地绕了30圈,由此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米。6.测量学校跑道的长,下列测量工具中最适宜选用的是()A.总长是1米的毫米刻度尺B.总长是10米的绳子C.总长是5米的绳子D.总长是40米的厘米刻度尺7.某学生测560页书的厚度为2.80厘米,每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___毫米。8.在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A.提高操作者的实验技能B.避免实验中的错误C.对测量工具的准确程度进行检验D.得到多组数据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三、质量的测量【知识梳理】1.质量: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①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质量的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思考:把一块铁轧成铁片,形状变了,所含铁的多少有没有变呢?把一快冰融化成水,物质存在的状态变了,所含的水的多少有没有变呢?把一车煤从矿山运到上海,煤所在的位置变了,所含煤的多少有没有变呢?对一块铜加热,铜的温度变了,所含铜的多少有没有变呢?总结: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解释属性和特性)2.质量:m表示,单位:千克符号:kg。3.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4.托盘天平的使用(1)天平是比较精密的仪器,要学会正确使用天平,使用期间应注意:①使用前:应注意天平的测量范围,估计被测物的质量,被测物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②使用时:不能用手摸托盘;不能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不能用手接触砝码,必须用镊子轻拿轻放。③使用后:把砝码及时放回砝码盒内,天平和砝码要保持干燥,清洁,以免生锈。(2)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①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具体是: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旋;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旋),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作等幅摆动,此时横梁平衡。②称量:把被测物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由大到小的加减砝码(左物右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恢复平衡。被测物质量=所用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最小刻度值;读游码左侧所指的刻度值)③称量完毕整理天平,及时将砝码放回到砝码盒内。【例题精讲】例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放砝码的顺序应( )A.从小到大B.从大到小C.同时D.没有顺序例2.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 )A.刻度尺B.量筒C.钟表D.天平例3.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调节平衡时应先将游码放在__________处,然后调节横梁上的__________,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___时,天平就平衡了;称量物体时,被测物体应放在__________盘里,用__________向__________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恢复平衡.例4.一本书的页码是180,用天平测量其质量是27g,则每张纸的质量是__________g例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__,它不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例6.将下列仪器测量的读数写出来(如图所示).铅笔长__________;汽车速度__________km/h.用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g.例7.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若所有的砝码已经生锈,则测量的结果会( )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巩固练习】1.1个鸡蛋的质量是( )A.50gB.5kgC.0.5kgD.5g2.一只小鸡的质量是50( )A.千克B.克C.吨D.米3.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 )A.一只麻雀B.一只老鼠C.一只鸡D.一只羊4.用被磨损的砝码来称物体的质量,其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 )A.偏小B.偏大C.不受影响D.不能确定5.在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当按__________的顺序(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在调换砝码的大小时发现,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使天平恢复平衡.6.如图小红测量物体质量时,天平水平静止.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小红测量时操作有错误,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B.所测物体质量为38.4gC.托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托盘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托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所受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7.变换单位:1.2t=__________kg;3×105g=__________kg;450mg=__________kg四、时间和体积的测量【知识梳理】1.时间:t表示,单位:秒。2.测量仪器:秒表,打点计时器。3.单位及单位换算:4.体积:V表示,单位:立方米m3。5.测量仪器:量筒。6.单位及单位换算:【例题精讲】例1.如图,量筒中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ml例2.教室的长度为10m,开班会时坐在后排的小刚走到讲台上去做演讲,他走到讲台大约需要( )A.90sB.9sC.50sD.2s例3.细的量筒的测量结果更__________例4.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以下活动用时最短的是( )A.去操场做一节广播操B.到隔壁教室去借一本书C.到距离家3km的学校上学D.眨一下眼睛例5.下列工具中,不能用来测量时间的是( )A.打点计时器B.刻度尺C.秒表D.原子钟例6.把下列关于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补充完整.(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__________放置(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或量杯内的液面__________(3)测水的体积时,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底部__________;若测水银的体积时,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凸面上部__________例7.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所用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呼吸一次B.心脏跳动一次C.打一次哈欠D.正常步行10m例8.下列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A.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将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B.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前,应调节天平的横粱平衡C.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应以水面凹形底部为准D.使用电压表时,绝对不允许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例9.关于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写一个数字所用的时间约为1s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2sC.升旗唱国歌用时约3minD.普通中学生跑lOOm用时约10s【巩固练习】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在__________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__________保持水平,(水银应与凸液面的__________保持水平)2.形状规则的固体物质,体积可以用__________来测量,液态物质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__________来测量3.中学生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共走了5000步,则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最接近实际的是( )A.0.2hB.0.5hC.0.8hD.1h4.正常情况下,人走两步路的时间约为( )A.100秒B.1秒C.1分钟D.10秒5.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体积时,应先观察你所使用的量筒和量杯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相平6.测量一个苹果的体积,可采用的工具是( )A.量筒B.水C.量筒和水D.刻度尺7.实验室中,用量筒来直接测量液体的( )A.长度B.时间C.质量D.体积8.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__________的工具9.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____mL的量筒1.小王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①只鹏子的质量约2000。②一袋牛奶的体积约为220。③小璐的身高165。④半场足球赛的时间为45。2.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无意间发现“摆的等时性”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B.奥斯特C.托里拆利D.伽利略3.打点计时器是测量的工具(填写物理量的名称),每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选填“相同”或“不同”)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分别从A、C两点开始打出了甲、乙两条纸带,如图11所示,比较甲、乙、两纸带的打点情况,甲纸带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乙纸带从C点到D点的时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测量是进行可靠的比较,必需满足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二是要有合适的。5.为了研究摆动的周期与摆线的长度关系,应保持()A.摆线的长度和摆球的质量不变,改变摆动的幅度;B.摆线的长度和摆动的幅度不变,改变摆球的质量;C.摆动的幅度和摆球的质量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D.摆动的幅度和摆球的质量、摆线的长度都不变,改变摆球的形状6.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_,时间的主单位是_______。7.一本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A.0.02千克B.0.2千克C.2千克D.20千克8.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千克B.一支2B新铅笔的长度约为20毫米C.中学生每走一步约为0.5米D.普通人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1秒钟9.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A.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B.一包西瓜籽从地球带到月球C.一支烧红的玻璃管D.锅中正在加热的水10.测量首先要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比较标准,这个标准叫做。物理学中,质量是表示多少的物理量,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质量的国际单位是。若将一质量为500克的冰融化成水后(不考虑蒸发等损失),则水的质量将500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物理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是。11.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______表示,质量的国际主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里常__________用测量物体质量.12.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小李去北京旅游买了一把软塑料尺,带回上海,它的质量把它拉紧了来测一本物理书的宽度,测量值相比真实值(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13.用如下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_cm。14.下列物体,最接近10厘米的是()A.物理书的厚度B.水笔的长度C.课桌的高度D.教室门的高度15.某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①初二某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63______;②一听易拉罐可乐的质量大约是350______;③水笔笔尖的直径为0.5______;④一套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为5______。●课堂错题收集●学霸笔记本: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知识脑图总结重难点●测量课后巩固●请将本次课错题组卷,进行二次练习,培养错题管理习惯●学霸笔记复习,培养复习习惯1.选择工具时,应选用_______和_______合适的仪器。如图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厘米。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减小测量的误差。2.给下列测得的数据补上适当的单位:(1)两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_______;(2)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40_______;(3)一场足球比赛的的时间为90_______;(4)教室用的桶装水的体积约为10_______。3.以下测工具中,测量长度的是,测量质量的是:,测量时间的是(选填序号)。A、秒表B、磅秤C、刻度尺D、皮卷尺E、电子天平F、沙漏4.下列最接近1分米的是()A.大拇指甲的宽度B.手掌的宽度C.小指的长度D.两手臂侧平举,两中指间的距离5.如图(A)和(B)所示,同一物体置于两把刻度尺上测量,测得物体长度分别为___和___,两把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分别为和。6.把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3米、宽0.5米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了,质量不变C.铁块的形状变了,体积和质量不变D.铁块的质量变了,体积和形状不变7.—个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A.500克B.50克C.50千克D.500千克8.物体所含的多少叫质量,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选填“属性”或“特性”)。若把一个500克物体从地球运到月球,该物体在月球上的质量应为千克。9.下列选项中最接近一个成年人体积的是()A.5×10﹣4立方米B.5×10﹣3立方米C.5×10﹣2立方米D.5×10﹣1立方米10.一个小球固定在弹性细杆的末端,弹性细杆竖直安置在一个平台上,小球静止时在平衡位置O,当小球被拨离平衡位置到A处后释放,小球将和杆一起按图17所示的方式来回振动.若将小球从A出发再次回到A确定为振动1次,可以数出一段时间内小球来回振动的次数(取整数).小组同学猜想小球在1分钟内的振动次数可能受下列因素影响:甲:细杆长度;乙:小球开始释放位置与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AO;丙:小球质量。他们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小球在1分钟内振动次数的因素.于是设计了实验记录表一,并将一些有关的实验条件及数据记录在表一中:根据表一中的信息,你认为可以探究的相关因素是_______A.甲B.乙C.丙D.甲和乙E.甲和丙F.乙和丙G甲、乙、丙H.与甲、乙、丙无关的其它因素请说明你选择该选项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小组同学随后进行了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二中.根据表二中的信息,你认为影响小球1分钟内振动次数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A.甲B.乙C.丙D.甲和乙E.甲和丙F.乙和丙G甲、乙、丙H.与甲、乙、丙无关的其它因素请说明你选择该选项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打点计时器是测量_______的仪器,如图所示甲乙为一位同学打出的两条纸带,①在甲图中,从A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_______秒,从A点到F点的过程中,纸带拉动的快慢情况是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②比较甲乙两条纸带打点的情况可知,从A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是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_________纸带拉的快。12.请给以下各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1)物理教科书的宽度大约是0.2。(2)八年级学生步行五米的时间约为0.1。(3)一台电冰箱的体积约为200。预习内容声波的产生、传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1 测量基础 教案.docx 01 测量基础 学案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