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生姓名年级初二学科科学上课时间教师姓名课题电阻与变阻器教学目标1.了解电阻是导体的属性。2.知道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3.知道滑动变阻器原理4.学会使用变阻器教学过程1.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D)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指降温后的溶液)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含结晶水D.从饱和的硫酸铜溶液里结晶析出的胆矾是混合物2.把带正电荷的玻璃棒与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发现两片金属箔张开,这是因为(B)A.有一部分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B.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C.有一部分质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D.有一部分质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3.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时,会发生的现象是(D)A.两灯都发光B.灯L2亮,灯L1不亮C.灯L1、L2的灯丝都会烧坏D.两灯都不亮,电源会烧坏4.在下图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是(C)B.C.D.一、物质导电性1、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食盐水。不容易导电的物质绝缘体。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纯净的水、蒸馏水是不导电的,但普通水中往往溶有大量杂质,能够导电。)2、物质的导电能力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如金属被腐蚀,烧红的玻璃能够导电)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导体内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一般非金属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因此它们几乎不能导电。4、电阻A、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强,电阻就越大。B、电阻越大,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弱。C、电阻用字母R表示。它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1兆欧=103千欧=106欧5、如果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就大。6、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突然消失,就会出现超导现象。二、滑动变阻器1、原理和作用: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有效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2、使用方法:(1)要与控制电路串联连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必须是“一上一下”(2)为了保护电路,在电路接通前应把滑片移到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的位置(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一定)(3)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3、铭牌上各数值的物理意义:“电阻值”表示该变阻器的最大电阻,“电流值”表示该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例如: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00Ω5A”,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2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滑动变阻器变阻箱旋钮式变阻器1.下面几种关于导体与绝缘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绝缘体没有电子所以不能导电B.导体内的电荷都会发生移动,所以导体能够导电C.导体能导电,都是靠自由电子的移动D.绝缘体不能导电,因为它几乎没有自由电荷2.当温度一定时,比较两根铜导线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导线较粗的电阻大B.若它们粗细相同,则导线较长的电阻大C.导线较细的电阻大D.若它们长度相同,则导线较粗的电阻大3.把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两根镍镉合金线串联接入电路,电路如图所示,则电路中(D)A.细导体的电阻小于粗导体的电阻B.通过细导体的电流小于通过粗导体的电流C.通过细导体的电流大于通过粗导体的电流D.通过细导体的电流等于通过粗导体的电流4.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4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的是(A)A.B.???C.D.5.如图所示,是小强和小华两位同学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实验时连接的电路.其中,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2.5V,通过的电流不得超过0.3A;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1A”字样.?(1)滑动变阻器上标着“20Ω、1A”的含义是最大电阻为20Ω,额定电流为1A;(2)小强同学正准备闭合开关实验时,小华同学发现实验电路连接存在错误或不恰当之处,及时阻止小强的操作.请你指出电路连接的错误或不恰当之处:?a.电流表电流要从正极流进;b.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要先调到电阻最大;c.?电流表量程选取过大.如图甲、乙为部分电路图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当滑片P向左端移动时,为了使电灯L变暗,则应把滑动变阻器的哪两个接线柱分别与电路中的M、N相连??A、C。若把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A、C分别与电路中的M、N相连,当滑片P向右端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变变小,电灯亮度将变变暗。总结:【查漏补缺】1.下列关于导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A.一根金属丝被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变大B.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没有电阻C.人体的电阻在出汗时会变大D.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大2.如果将如图的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要使滑片向右滑动时灯变亮,正确的接法是(D)A.AC和ADB.AC和BCC.AD和BDD.BC和BD3.林同学自己动手连接了一个可调节小灯泡亮度的电路,如图所示,在闭合开关S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A)端(选填“A”或“B”);要使小灯泡变亮,滑片P应向(B)端(选填“A”或“B”)滑动。【举一反三】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滑动变阻器比电阻箱更好B.两个粗细不同的铜导线,细的电阻更大一些C.电阻箱能够逐渐地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D.在连接电路、闭合开关之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2.如图所示,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要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为满足要求,接入电路的接线柱为(D)A.A和BB.A和CC.C和DD.B和C如图所示,要用一个变阻器控制图中灯泡L的亮度,关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可以连在c、d之间B.只能连在a、b之间C.可以连在a、d或c、d之间D.无法确定1.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连接方法中,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的是(A)如图所示是学生设计的模拟调光灯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回形针,发现灯泡发光,但亮度几乎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A.灯泡被短路 B.电源断路C.灯泡的阻值太大 D.铅笔芯的总阻值太大3.下列用电器中,不需要变阻器的是(D)A.调温电熨斗B.无极调光台灯C.收音机的音量调节旋钮D.家用白炽灯4.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D)A.加在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B.电阻丝的横截面积发生了变化C.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发生了变化D.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发生了变化5.常用的变阻器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电阻箱能逐渐地改变它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出连入的阻值B.滑动变阻器能够表示出它连入电路的阻值C.电阻箱能表示出它连入电路的阻值D.这两种变阻器规定有最大的阻值,对通过它们的电流没有任何限制6.关于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B)A.应先观察变阻器上标识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B.变阻器必须并联在电路中C.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D.变阻器的电阻丝上的两个接线柱只能将其中的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7.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如图所示,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其中使用不正确的是(D)ABCD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小灯泡发光,要使其亮度变暗,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C)A.滑片P1向右移B.滑片P1向左移C.滑片P2向右移D.滑片P2向左移9.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b)(填“a”或“b”)端;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L的电流为(0.30)安。10.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20)欧下图是四幅变阻器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接入的两个接线柱回答:当滑动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是如何变化的?图A连入电阻(变大);图B连入电阻(不变);图C连入电阻(变小);图D连入电阻(不变)。某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1.5A”字样,它表示此变阻器的电阻变化范围是0到20Ω;“1.5A”表示最大通过电流为1.5A。将滑动变阻器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变暗。则电路的E、F点与变阻器接线柱的正确连接方法应是(B)A.E接B,F接AB.E接B,F接DC.E接C,F接AD.E接C,F接D如图所示,将两个滑动变阻器串联起来,将a端和b端接入电路中,要使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最大,那么这两个变阻器的滑片的位置为(D)A.P1在最左端,P2在最右端B.P1在最右端,P2在最左端C.P1在最右端,P2在最右端D.P1在最左端,P2在最左端学生姓名年级初二学科科学上课时间教师姓名课题电阻与变阻器教学目标1.了解电阻是导体的属性。2.知道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3.知道滑动变阻器原理4.学会使用变阻器教学过程1.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指降温后的溶液)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含结晶水D.从饱和的硫酸铜溶液里结晶析出的胆矾是混合物2.把带正电荷的玻璃棒与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发现两片金属箔张开,这是因为()A.有一部分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B.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C.有一部分质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D.有一部分质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3.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时,会发生的现象是()A.两灯都发光B.灯L2亮,灯L1不亮C.灯L1、L2的灯丝都会烧坏D.两灯都不亮,电源会烧坏4.在下图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是()B.C.D.一、物质导电性1、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食盐水。不容易导电的物质绝缘体。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纯净的水、蒸馏水是不导电的,但普通水中往往溶有大量杂质,能够导电。)2、物质的导电能力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如金属被腐蚀,烧红的玻璃能够导电)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导体内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一般非金属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因此它们几乎不能导电。4、电阻A、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强,电阻就越大。B、电阻越大,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弱。C、电阻用字母R表示。它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1兆欧=103千欧=106欧5、如果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就大。6、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突然消失,就会出现超导现象。二、滑动变阻器1、原理和作用: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有效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2、使用方法:(1)要与控制电路串联连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必须是“一上一下”(2)为了保护电路,在电路接通前应把滑片移到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的位置(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一定)(3)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3、铭牌上各数值的物理意义:“电阻值”表示该变阻器的最大电阻,“电流值”表示该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例如: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00Ω5A”,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2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滑动变阻器变阻箱旋钮式变阻器1.下面几种关于导体与绝缘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缘体没有电子所以不能导电B.导体内的电荷都会发生移动,所以导体能够导电C.导体能导电,都是靠自由电子的移动D.绝缘体不能导电,因为它几乎没有自由电荷2.当温度一定时,比较两根铜导线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线较粗的电阻大B.若它们粗细相同,则导线较长的电阻大C.导线较细的电阻大D.若它们长度相同,则导线较粗的电阻大3.把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两根镍镉合金线串联接入电路,电路如图所示,则电路中()A.细导体的电阻小于粗导体的电阻B.通过细导体的电流小于通过粗导体的电流C.通过细导体的电流大于通过粗导体的电流D.通过细导体的电流等于通过粗导体的电流4.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4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的是()A.B.???C.D.5.如图所示,是小强和小华两位同学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实验时连接的电路.其中,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2.5V,通过的电流不得超过0.3A;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1A”字样.?(1)滑动变阻器上标着“20Ω、1A”的含义是;(2)小强同学正准备闭合开关实验时,小华同学发现实验电路连接存在错误或不恰当之处,及时阻止小强的操作.请你指出电路连接的错误或不恰当之处:?a.;b.;c.?.如图甲、乙为部分电路图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当滑片P向左端移动时,为了使电灯L变暗,则应把滑动变阻器的哪两个接线柱分别与电路中的M、N相连??。若把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A、C分别与电路中的M、N相连,当滑片P向右端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变,电灯亮度将变。总结:【查漏补缺】1.下列关于导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根金属丝被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变大B.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没有电阻C.人体的电阻在出汗时会变大D.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大2.如果将如图的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要使滑片向右滑动时灯变亮,正确的接法是()A.AC和ADB.AC和BCC.AD和BDD.BC和BD3.林同学自己动手连接了一个可调节小灯泡亮度的电路,如图所示,在闭合开关S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端(选填“A”或“B”);要使小灯泡变亮,滑片P应向()端(选填“A”或“B”)滑动。【举一反三】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比电阻箱更好B.两个粗细不同的铜导线,细的电阻更大一些C.电阻箱能够逐渐地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D.在连接电路、闭合开关之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2.如图所示,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要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为满足要求,接入电路的接线柱为()A.A和BB.A和CC.C和DD.B和C3.如图所示,要用一个变阻器控制图中灯泡L的亮度,关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连在c、d之间B.只能连在a、b之间C.可以连在a、d或c、d之间D.无法确定1.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连接方法中,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的是()如图所示是学生设计的模拟调光灯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回形针,发现灯泡发光,但亮度几乎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灯泡被短路 B.电源断路C.灯泡的阻值太大 D.铅笔芯的总阻值太大3.下列用电器中,不需要变阻器的是()A.调温电熨斗B.无极调光台灯C.收音机的音量调节旋钮D.家用白炽灯4.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加在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B.电阻丝的横截面积发生了变化C.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发生了变化D.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发生了变化5.常用的变阻器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阻箱能逐渐地改变它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出连入的阻值B.滑动变阻器能够表示出它连入电路的阻值C.电阻箱能表示出它连入电路的阻值D.这两种变阻器规定有最大的阻值,对通过它们的电流没有任何限制6.关于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A.应先观察变阻器上标识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B.变阻器必须并联在电路中C.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D.变阻器的电阻丝上的两个接线柱只能将其中的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7.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如图所示,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其中使用不正确的是()ABCD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小灯泡发光,要使其亮度变暗,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滑片P1向右移B.滑片P1向左移C.滑片P2向右移D.滑片P2向左移9.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填“a”或“b”)端;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L的电流为()安。10.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欧下图是四幅变阻器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接入的两个接线柱回答:当滑动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是如何变化的?图A连入电阻();图B连入电阻();图C连入电阻();图D连入电阻()。某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1.5A”字样,它表示此变阻器的电阻变化范围是;“1.5A”表示。将滑动变阻器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变暗。则电路的E、F点与变阻器接线柱的正确连接方法应是()A.E接B,F接AB.E接B,F接DC.E接C,F接AD.E接C,F接D如图所示,将两个滑动变阻器串联起来,将a端和b端接入电路中,要使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最大,那么这两个变阻器的滑片的位置为()A.P1在最左端,P2在最右端B.P1在最右端,P2在最左端C.P1在最右端,P2在最右端D.P1在最左端,P2在最左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09讲 电阻与变阻器(学生版).docx 第09讲 电阻与变阻器(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