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生姓名年级初二学科科学上课时间教师姓名课题电压与欧姆定律教学目标1.实验探究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学会电压表的使用及其读数。2.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3.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4.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电学计算教学过程如图所示,将两个滑动变阻器串联起来,将a端和b端接入电路中,要使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最大,那么这两个变阻器的滑片的位置为(D)A.P1在最左端,P2在最右端B.P1在最右端,P2在最左端C.P1在最右端,P2在最右端D.P1在最左端,P2在最左端2.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是(B)3.小华同学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C)A.用酒精灯加热空易拉罐一段时间后,将易拉罐封闭B.将空易拉罐密封后,放入密闭的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将钟罩内的气体抽出C.用吹风机对着空易拉罐口吹风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4.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食盐,下列操作正确的是(C)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B.溶解,蒸发,过滤,结晶C.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溶解,蒸发,结晶,过滤一、电压1、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注意:(1)电路中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而有电流的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2)电路中有电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二是电路为通路2、电压的符号及单位用字母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及微伏(μV)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一些常见的电压值其中,特别要记住!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人体的安全电压小于或等于36V二、电压的测量1、测量工具:电压表,元件符号电压表量程:0~3V和0~15V2、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接入电路前,一定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若发现指针没有指零刻度线,一定要进调整后再使用,并且要正确选择量程。(2)接入电路时,必须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中,并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电压表。(3)电压表可直接连到电源的正、负极上,这时测的是电源两端的电压。(4)电压表在电路中可看成断路。3、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压之和,表达式为U=U1+U2;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电压都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表达式U=U1=U2三、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实验研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2)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U—电压—伏特(V)R—电阻—欧姆(Ω)I—电流—安培(A)可推出1.电源电压是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的原因,通常用符号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2.关于电流和电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B)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220VB.50mA=0.05A电流的三个单位mA、μA、A,最小的单位是mAD.一节干电池电压是2V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使用电压表前,如果指针不在零刻度上,要将指针调到零刻度B.有三个接线柱的电压表,有三个量程C.使用电压表时,绝对不允许直接把表接在电源两极间D.电压表应串联在电路中4.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测的电压是(B)A.小灯泡LB.电阻RC.小灯泡L和电阻RD.电源和小灯泡L5.如图所示,电压表测量的是L1的电压,如果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的示数为2.5V,则L1两端的电压为2.5V,L2两端的电压为3.5?V。6.某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探究.(1)按图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3)在测量L2两端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办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4)测出AC间的电压.(5)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6)该同学用上面的方法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正负极接反.(7)方法改进后,所测出的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以得出本次实验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各部分电压之和。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测量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UAB/VUBC/VUAC/V2.11.73.77.如图表示了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由图中信息可知(A)A.导体的电阻为6欧B.导体的电阻为1.5欧C.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D.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8.一个阻值为20欧的电阻,接在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量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应分别选(A)A.0~0.6安,0~3伏 B.0~0.6安,0~15伏C.0~3安,0~3伏 D.0~3安,0~15伏9.一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2.5伏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安。如果把这个定值电阻接到电压为4伏的电路中,那么能不能用量程是0~0.6安的电流表来测量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答案:不能总结:【查漏补缺】1.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之一B.电压就是电的压力C.有电源就一定有电压且有电流D.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电流2.分析复杂电路时,为了将电路简化,通常先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简化处理口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C)A.把电流表看成是断路的B.把电流表看成是一个大电阻C.把电压表看成是断路的D.把电压表看成是一根导线3.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发现通过电阻a、b的电流随电压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D)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B.电压相同时,阻值大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大C.电流相同时,阻值小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大D.两电阻阻值的关系是Ra>Rb【举一反三】1.关于电压、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D)A.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形成B.因为电路中有电流,所以就产生电压C.由两节干电池并联时总电压为3伏D.因为电路两端有电压,那么电路闭合时就一定形成电流2.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测量灯泡L1两端电压的电路图是(B)A.B.C.D.3.由公式I=U/R变形得R=U/I,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1.小刚同学用如图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15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D)A.将电池个数增加B.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D.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2.根据下列一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B)A.导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B.导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C.电压一定时,电阻跟电流成反比D.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闭合开关S,向左调节滑片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大,V2示数变小B.两电压表均可以用0~3V的量程C.两电压表的示数之和始终不变D.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4.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4.8V。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组(电压为3V)、电压表、多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2)电路连接正确后进行实验,某小组分别测出灯L1、L2两端的电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电压表示数相同,如图乙所示,其值为2.6V。根据这组数据,该小组得出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你认为实验的疏漏之处是应该换不同的小灯泡多次进行实验?。6.电鳗是生活在南美洲奥里诺科河和亚马逊河一带的一种鱼,它在猎物时可以放出400—600V的高压电。它的身体中有80%的细胞可以产生电,通常每个细胞长0.1毫米,产生0.14V的电压。产电细胞的电压如此小,电鳗为什么能放出600V的高压电呢?试用所学的电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多个细胞串联在了一起,导致电压变大???????。7.将一段电阻丝接在3伏的电源上,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若把该电阻改接在另一个电源上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2安,则此时的电源电压和电阻的阻值分别为(?C)A.2伏,15欧B.3伏,10欧C.2伏,10欧D.3伏,15欧8.有两个电阻,R1=4Ω,R2=6Ω,如果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1、I2,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则I1∶I2、U1∶U2分别为(A)A.1∶1??2∶3B.2∶3??1∶1C.1∶1??1∶1D.2∶3??2∶3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电阻R1为20Ω,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8V,求:(1)电阻R1两端的电压;(2)通过电阻R2的电流.4V0.2A1.科学知识无处不在,柯雪学了八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有关内容后,给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有错误的是(D)A.测量电压时,可以把电压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B.冬天脱毛衣时,听到轻微的“噼啪”声,这是由于摩擦起了电C.欧姆通过实验得出了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在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柯雪连好电路,测出了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她再重新测了这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2.学校广播站的某个电路坏了,柯雪帮忙去修理,她在某定值电阻两端加2伏电压时,测出通过该电阻的电流为0.2安。当电阻两端加3伏电压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是0.3A,此时该电阻阻值是10Ω;当电阻两端不加电压时,其阻值为10Ω。3.热敏电阻广泛应用于控制电路中,其阻值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图甲中,电源电压U=6V,A是小量程电流表,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02A,滑动变阻器R的铭牌上标有“200Ω?0.3A”字样,Rt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1)环境温度为10℃、电路中电流为0.0lA时Rt两端的电压。(2)图甲电路可以正常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1)5V(2)50摄氏度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电阻R1=8Ω,R2=4Ω,R3=12Ω。(1)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1)电流表0.5A,电压表2V(2)电流表1.25A,电压表0V学生姓名年级初二学科科学上课时间教师姓名课题电压与欧姆定律教学目标1.实验探究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学会电压表的使用及其读数。2.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3.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4.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电学计算教学过程如图所示,将两个滑动变阻器串联起来,将a端和b端接入电路中,要使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最大,那么这两个变阻器的滑片的位置为()A.P1在最左端,P2在最右端B.P1在最右端,P2在最左端C.P1在最右端,P2在最右端D.P1在最左端,P2在最左端2.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是()3.小华同学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空易拉罐一段时间后,将易拉罐封闭B.将空易拉罐密封后,放入密闭的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将钟罩内的气体抽出C.用吹风机对着空易拉罐口吹风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4.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食盐,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B.溶解,蒸发,过滤,结晶C.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溶解,蒸发,结晶,过滤一、电压1、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注意:(1)电路中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而有电流的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2)电路中有电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二是电路为通路2、电压的符号及单位用字母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及微伏(μV)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一些常见的电压值其中,特别要记住!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人体的安全电压小于或等于36V二、电压的测量1、测量工具:电压表,元件符号电压表量程:0~3V和0~15V2、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接入电路前,一定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若发现指针没有指零刻度线,一定要进调整后再使用,并且要正确选择量程。(2)接入电路时,必须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中,并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电压表。(3)电压表可直接连到电源的正、负极上,这时测的是电源两端的电压。(4)电压表在电路中可看成断路。3、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压之和,表达式为U=U1+U2;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电压都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表达式U=U1=U2三、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实验研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2)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U—电压—伏特(V)R—电阻—欧姆(Ω)I—电流—安培(A)可推出1.电源电压是使电路中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的原因,通常用符号表示电压,单位是。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2.关于电流和电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220VB.50mA=0.05A电流的三个单位mA、μA、A,最小的单位是mAD.一节干电池电压是2V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电压表前,如果指针不在零刻度上,要将指针调到零刻度B.有三个接线柱的电压表,有三个量程C.使用电压表时,绝对不允许直接把表接在电源两极间D.电压表应串联在电路中4.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测的电压是()A.小灯泡LB.电阻RC.小灯泡L和电阻RD.电源和小灯泡L5.如图所示,电压表测量的是的电压,如果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的示数为2.5V,则L1两端的电压为V,L2两端的电压为?V。6.某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探究.(1)按图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3)在测量L2两端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办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4)测出AC间的电压.(5)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6)该同学用上面的方法(选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7)方法改进后,所测出的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以得出本次实验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UAB/VUBC/VUAC/V2.11.73.77.如图表示了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由图中信息可知()A.导体的电阻为6欧B.导体的电阻为1.5欧C.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D.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8.一个阻值为20欧的电阻,接在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量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应分别选()A.0~0.6安,0~3伏 B.0~0.6安,0~15伏C.0~3安,0~3伏 D.0~3安,0~15伏9.一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2.5伏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安。如果把这个定值电阻接到电压为4伏的电路中,那么能不能用量程是0~0.6安的电流表来测量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总结:【查漏补缺】1.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之一B.电压就是电的压力C.有电源就一定有电压且有电流D.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电流2.分析复杂电路时,为了将电路简化,通常先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简化处理口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A.把电流表看成是断路的B.把电流表看成是一个大电阻C.把电压表看成是断路的D.把电压表看成是一根导线3.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发现通过电阻a、b的电流随电压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B.电压相同时,阻值大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大C.电流相同时,阻值小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大D.两电阻阻值的关系是Ra>Rb【举一反三】1.关于电压、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形成B.因为电路中有电流,所以就产生电压C.由两节干电池并联时总电压为3伏D.因为电路两端有电压,那么电路闭合时就一定形成电流2.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测量灯泡L1两端电压的电路图是()A.B.C.D.3.由公式I=U/R变形得R=U/I,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1.小刚同学用如图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15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A.将电池个数增加B.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D.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2.根据下列一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导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B.导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C.电压一定时,电阻跟电流成反比D.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闭合开关S,向左调节滑片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大,V2示数变小B.两电压表均可以用0~3V的量程C.两电压表的示数之和始终不变D.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4.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V。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组(电压为3V)、电压表、多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2)电路连接正确后进行实验,某小组分别测出灯L1、L2两端的电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电压表示数相同,如图乙所示,其值为V。根据这组数据,该小组得出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你认为实验的疏漏之处是?。6.电鳗是生活在南美洲奥里诺科河和亚马逊河一带的一种鱼,它在猎物时可以放出400—600V的高压电。它的身体中有80%的细胞可以产生电,通常每个细胞长0.1毫米,产生0.14V的电压。产电细胞的电压如此小,电鳗为什么能放出600V的高压电呢?试用所学的电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7.将一段电阻丝接在3伏的电源上,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若把该电阻改接在另一个电源上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2安,则此时的电源电压和电阻的阻值分别为()A.2伏,15欧B.3伏,10欧C.2伏,10欧D.3伏,15欧8.有两个电阻,R1=4Ω,R2=6Ω,如果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1、I2,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则I1∶I2、U1∶U2分别为()A.1∶1??2∶3B.2∶3??1∶1C.1∶1??1∶1D.2∶3??2∶3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电阻R1为20Ω,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8V,求:(1)电阻R1两端的电压;(2)通过电阻R2的电流.1.科学知识无处不在,柯雪学了八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有关内容后,给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有错误的是()A.测量电压时,可以把电压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B.冬天脱毛衣时,听到轻微的“噼啪”声,这是由于摩擦起了电C.欧姆通过实验得出了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在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柯雪连好电路,测出了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她再重新测了这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2.学校广播站的某个电路坏了,柯雪帮忙去修理,她在某定值电阻两端加2伏电压时,测出通过该电阻的电流为0.2安。当电阻两端加3伏电压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是,此时该电阻阻值是;当电阻两端不加电压时,其阻值为。3.热敏电阻广泛应用于控制电路中,其阻值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图甲中,电源电压U=6V,A是小量程电流表,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02A,滑动变阻器R的铭牌上标有“200Ω?0.3A”字样,Rt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1)环境温度为10℃、电路中电流为0.0lA时Rt两端的电压。(2)图甲电路可以正常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电阻R1=8Ω,R2=4Ω,R3=12Ω。(1)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0讲 电压与欧姆定律(学生版).docx 第10讲 电压与欧姆定律(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