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案设计课题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材分析《课标》对本节课的内容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了解即可。本节设计着力突出学生的学习应与科技发展相联系,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培养学生通过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使学生热爱科学,喜欢学习。本节课从生物课学生接触的显微镜特点迁移到物理成像原理,通过生动直观的动画演示引导学生。对学生使用望远镜时碰到的典型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抽丝拨茧、由表及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望远镜,在初二生物课堂上也用过显微镜,加强了进一步探究的好奇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结构及原理2.认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续发展。二、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启发学生的自学意识。2.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网络工具辅助学习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显微镜、望远镜的搜集资料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热爱科学,主动探究。2.在调查和展示过程,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增强表现和竞争意识。重点难点重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成像原理。难点:1、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2、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增大视角的方法。教法和策略讲授法、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实验探究法。一、主要采取“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得到生活中常见的三种透镜的成像特点,化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二、通过问题的分层设计,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拓宽思路和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教具学具教师: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显微镜、望远镜、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显微镜、望远镜、装片(植物)。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情境创设】元旦快到了,老师送给大家一张贺卡。(说明:一张幻灯片,上用小中大字体写有: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收获多多、快乐多多!)【提出问题】大家能看清送给你们的祝福吗?怎样才能看清楚呢?(对比前后排学生可视情况,引导学生认识:要看清物体可把物体放大或移近。)【揭示课题】我们这一节课就要探究可把物体放大或移近的工具——显微镜和望远镜。(板书)有的学生看不清楚祝福的内容。交流讨论,搜集方法:用放大镜放大;用投影仪放大;把物体移近观察;用望远镜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一)视角1.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2.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一)观察与交流过渡: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加油站】视角:从眼睛的中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问题设置】视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观察比较】说明:把物体移近或放大的目的是为了增大视角。【释疑拓展】人眼看同一物体,为什么会出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认识视角。讨论交流、观察比较,明确: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交流:这和物体在人眼处所成的“视角”有关,同一物体,离人眼较远时,视角较小,离人眼较近时,视角较大。通过观察比较、交流讨论突破难点。(二)显微镜1.主要结构:物镜—凸透镜目镜—凸透镜载物台、反光镜。2.显微镜的原理(二)实验探究、合作研讨过渡:用什么工具可以把物体放大?1.复习:凸透镜的成像规律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fu2.互动一:实验探究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观察近处的物体:(1)【初步感知】①在白纸上画一个小箭头:②用焦距较短的凸透镜观察小箭头,观察到什么现象?(教师巡回指导,让学生们调整凸透镜跟箭头的距离,使学生观察到一个倒立、放大的箭头。)【总结】靠近物体的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板书)③那么如何能使像放大的更大?【做一做】再用一只放大镜(另一个焦距较长的凸透镜)观察上面看到的像,看到什么样的像?师组织学生实验,并巡视解决学生当中出现的问题。(说明:指导学生用短焦距的作物镜,用长焦距的作目镜;物镜成的像要与物来比较;目镜成的像要与物镜成的像来比较,物镜成的像就是目镜的物。)问:放大镜成的是什么样的像?【总结】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板书)(2)【进一步感知】投影展示胶片“贺卡”上的小字,经过投影仪,在屏幕上成什么样的像?现在通过放大镜,再看看。揭示:我们从实验中可看出用两个凸透镜组合可以将物体放得更大。利用这个原理就制成了显微镜。(板书)3.显微镜的主要构造及作用【展示实物和课件】1.观察显微镜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2.物镜、目镜各是什么透镜?【探究拓展,深化认识】显微镜的光路图【归纳总结】显微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成倒立、放大、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问:显微镜利用什么方法来增大视角?4.练习显微镜的使用使用显微镜有哪些注意事项?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5.拓展各式各样的显微镜6.【应用拓展】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如何操作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C.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回答:放大镜或投影仪。复习回答凸透镜的成像的规律。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感知显微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交流方法:再一次调整或借用其他凸透镜尝试。各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感知用组合的透镜成像结果:放得很大的像。将看到的像与第一次成像比较,明确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观察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像;最后看到放得很大的像。各小组取出显微镜,观察实物,对照实验器材,认识显微镜的主要构造及作用。观察、对比,深化认识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回答:把物体的像放大交流讨论注意事项。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认识现代显微镜的发展,了解认识现代科技的力量。思考讨论交流回答:D.换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放移动。培养学生合作动手实验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感知显微镜成像原理。(三)望远镜1.主要结构:物镜—凸透镜目镜—凸透镜2.望远镜的原理(三)实验探究、互动研讨过渡:用显微镜把物体放大可以观察近处的微小物体,那么如何看清远处的物体呢?1.认知结构【展示实物和课件】1.观察望远镜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2.物镜、目镜各是什么透镜?2.互动二:实验探究望远镜的原理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①先用一个凸透镜观察的窗外远处的物体。观察到什么现象?②再用另一个凸透镜观察上面得到的物体的像。注意成像情况。师巡回指导组织学生实验,并巡视解决学生当中出现的问题。(说明:与显微镜相反,长焦距的放在前面作物镜,然后再用短焦距的作目镜进行观察。)【探究拓展,深化认识】显微镜的光路图【归纳总结】望远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成倒立、缩小、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把物镜成的缩小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问:望远镜利用什么方法来增大视角?3.【释疑拓展】(1)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其目的是什么?(2)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大气层外,其目的又是什么?【想想做做】取焦距不同的凸透镜,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对调以后,你有什么新的发现?4.【对比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5.【拓展】其他类型的望远镜同学们还知道其他类型的望远镜吗?【展示】答出用望远镜。观察交流总结望远镜主要结构:物镜—凸透镜目镜—凸透镜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感知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像;目镜成放大的像。交流展示探究结果。观察、对比,深化认识望远镜的成像原理。交流回答:把物体的像移近、把物体的像放大。交流回答:(1)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明亮。以便观测到更暗的星。(2)这样可以较少大气对光的影响。亲自感受到把焦距较短的凸透镜靠近眼镜时,远处物体看上去变大了;两透镜位置对调以后,远处物体看上去变小了。为了使远处的物体看得更清楚,就要使物体放大,所以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如果两个放大镜焦距相同,就没有放大作用了。对比二者,加深认识。交流各种望远镜,了解现代望远镜的发展: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等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三、反馈练习1、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_______。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倒立放大的_______像(填“虚”或“实”),道理就像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__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_(填“虚像”或“实像”)。3、简易天文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道理就像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______(填“虚像”或“实像”)。4、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______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______有关。完成反馈练习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颗粒归仓,学生讨论梳理知识,交流收获和疑惑。板书设计 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一、视角1.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2.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二、显微镜1.结构:物镜—凸透镜目镜—凸透镜2.原理物镜:倒立放大实像目镜:放大的虚像三、望远镜1.结构:物镜—凸透镜目镜—凸透镜2.原理物镜:倒立缩小实像目镜:放大的虚像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