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运动的相对性[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停运动者的世界中,感知运动的特点;2、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体会运动与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3、知道如何用科学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运动的相对性。[教学重点]知道如何用科学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教学难点]理解运动的相对性[教学学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多媒体演示等[器材]投影仪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min左右):1.复习上节课知识2.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飞行员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故事,设问: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飞鸟若撞上飞机,往往会机毁人亡,这是为什么呢?就要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二、新课教学: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关于运动的实例,比如:奔跑的马、行进中的火车、飞驰的赛车、漂动的浮云、火箭的升空等等学生讨论:结论: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之中.问:大家怎么看出画面中的这些物体在运动?1、运动与静止运动和静止:议一议:图5-35中小明和小华谁说的对?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想一想: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木不停向后退,而坐在你身旁的乘客并没动,为什么?做一做:将画有树木、房屋、人(或汽车)的两张图片夹在一起,抽动其中的一张,观察另一张图片上景物的变化。通过上述活动,你可以得出: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物体叫做;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做____,简称_______。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_________的.教师:信息快递-----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如何选择参照物?留给学生时间思考,请一些学生发表下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评价并总结:1、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2、当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时,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果可能会不同;3、通常我们选取地面为参照物。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列举一些实例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接下来,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对教材中图5—36进行研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正确结论,并填写课本上的相关内容.2、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相对性:观察:图5-37,你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是以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为参照物;议一议:云朵、月亮的运动情况为何不同?想一想:我们要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为何要先选择参照物?师:(1)由于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对于同一个物体,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2)在说明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必须选取参照物,通常我们默认地面为参照物。阅读p119-120“生活.物理.社会”,再次加深理解运动的相对性三、教学小结:学生总结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课堂作业:《课时作业本》p107:“知识梳理”和“课堂作业”[教学板书]四、运动的相对性一、运动与静止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二、运动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相对静止的条件:速度大小、速度方向都相同。[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