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1届上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统测试题(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1届上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统测试题(答案)

资源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三次统测
历史与社会
(考试形式:闭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2. “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其中“周制”指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 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代希腊,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有 ( )
①和苏格拉底在街上辩论②到剧场看戏③和查理大帝讨论国家大事④欣赏奥林匹亚运动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它的面积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0人,同时也是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为首的罗马教廷的所在地。这个国家的最初形成与下列哪个事件有关?( )
A.大化改新 B.查理曼帝国分裂 C.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D.丕平献土
6.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级 C.市民阶级 D.无产阶级
7.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 )
A.希腊帕特农神庙 B.巴黎圣母院 C.洛阳白马寺 D.麦加大清真寺
8.中国学者吴廷理早在20世纪50年代,分析指出大化改新后建立起来的土地制度“只能是封建的土地国家所有制”。据此分析,他认为大化改新后日本的社会性质是 (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9. 有学者评价马镫:“几乎没有什么发明像马镫这么简单,但是几乎没有什么发明对历史有如此催化作用。”关于马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马镫的发明可能源于帮助上马的皮绳套
B.最早的马镫形象来自中国湖南长沙单马镫
C.金属马镫的传播路线:中国→突厥人→萨珊波斯人→阿拉伯人→欧洲
D.马镫对于摧毁欧洲的封建制度有重要作用
10.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③朋友送给我一部《伤寒杂病论》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 小明喜欢看电视剧《汉武大帝》,他想知道以下关于汉武帝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
①他平定了“七国之乱” ②他派张骞通西域
③他首创了年号纪年法 ④他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出现“光武中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 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是( )
①御史大夫 ②司隶校尉 ③刺史 ④太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 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4.小美想写北魏题材的小论文,拟了以下几个标题,其中有错误的是( )
A.《北魏统一了全国》 B.《胡人汉服与汉人胡食》
C.《从平城到洛阳》 D.《人口迁徙与民族融合》
15. 唐朝时,杭州人要到洛阳去经商,走水路先后经过的是( )
A.江南河—长江—邗沟—淮水—通济渠—黄河
B.通济渠—黄河—邗沟—淮水—江南河—长江
C.邗沟—长江—江南河—黄河—通济渠—淮水
D.江南河—邗沟—长江—黄河—通济渠—淮水
16. 火药应用于军事上,最早开始于 ( ) A.三国时期 B.北周时期 C.北宋前期 D.唐朝末年
17.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宋元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澶渊之盟”、“岳飞抗金”、“蒙古兴起”、“回族的形成”。这些信息反映出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18.下列朝代中,使中国由分裂局面走向统一的有 (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隋朝 ⑤唐朝 ⑥北宋 ⑦元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⑦ C.①③④⑦ D.①③④⑥
19.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发展表述正确的有 ( )
①到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
②棉花在两宋成为一项重要经济作物
③棉纺织技术在松江一带传播开来
④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张老师在一家古玩店见到了一副古画,在与店员交谈时,发现店员对这幅画的介绍存在错误,请你指出来 ( )
A.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
B.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
C.从画中可以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比较多样化
D.画中所绘这条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4小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
材料二:大化二年,孝德天皇发布《田令》,规定“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田令》
材料三:(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引自《魏书》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商君是如何“急耕战之赏”的。(5分)
(2)材料二中的措施对日本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并请列举说明日本在教育上也学习中国的史实。(4分)
(3)材料三中“魏主”实行了什么改革措施?他下令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分)
(4)历朝历代在政治制度上也不断创新,请列举我国在秦、隋和元朝时创立的新制度各一项。(6分)
22.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就是一条著名的商贸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

图1 图2
材料三:在汉代的城市街头就能看到古罗马的魔术表演,唐代朝廷上下,非常流行的马球游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除了丝绸,中国的陶瓷、铁器、漆器等商品出现在西方,而西方商人把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物品传入中国。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二有何联系?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从材料一事件主人公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4分)
(2)在丝绸古镇中,成为历代中央王朝统治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的是(??? )
(2分)
A.??酒泉????????????????????????????????????B.?龟兹?????????????????????????????????C.?敦煌?????????????????????????????D.?张掖
(3)对材料二图2阴影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4分)
(4)根据材料三,谈谈材料二中图1商路的历史意义。(2分)
23. 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三国鼎立图 材料二:三国国力比
国名 户数 人口 兵力
A ?103万 443万? 60万?
B ?28万 94万? 10.2万?
C ?52.3万 230万? 23万?

(1)请写出ABC三国的国名和建立者 (6分)
(2)促使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是哪一著名战役?(1分)
(3)三国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请各举一例说明(3分)
通过表格中数据比较,哪个国家的实力强大?这说明三国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还是南方?(2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三幅图反映的当时政治局势的特点各是什么?(6分)
(2)小明是山东济南人,当时他的家乡所处地域在图1、图2中各属于哪个政权管辖?(2分)在图3中,他的家乡属于哪一行政机构管理?(1分)
(3)材料二中的“北朝”指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一盟约历史上称为什么?(3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二中的盟约。(2分)
(4)上述的三段材料反映了宋与少数民族政权怎样的交往方式?(2分)你怎样看待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2分)
1-5BBDDD 6-10 CACDA 11-15 BCBAA 16-20 DDCCD
21.(1)商鞅变法。(1分) 措施: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 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4分)
(2)使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日本仿照唐朝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
(3)北魏孝文帝;减少民族矛盾,学习汉族文化,增强国家实力,巩固鲜卑贵族统治(2分)
(4)秦朝: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郡县制度(任选一个);隋朝: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度(任选一个);元朝:行省制度。(6分)
22.(1)它促进了汉朝和西域之间的联系,为材料二反映的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品质:不畏艰险、报效祖国、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精神。
(2)B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
意义: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4)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3. (1)A:魏国-曹丕;B:蜀国-刘备;C:吴国-孙权(6分)。
(2)赤壁之战(1分)
(3)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非常有名;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海上交通的发展。(3分)
(4)魏国;北方(2分)
24.(1)图1是北宋、辽与西夏三个政权并立;图2是南宋与金对峙;
图3是元朝统一全国。 (6分)
在图1中属于北宋政权管辖;在图2中属于金政权管辖;
在图3中属于中书省管辖。(3分)
(3)契丹族(1分);澶渊之盟(2分)。评述:对北宋而言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客观上双方保持了100多年和平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2分)
战争与和平交往(2分);
辽、宋、夏、金之间战和交融,他们之间的战争是民族大家庭中的纷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别;他们之间以和为主,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