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2.5 自由落体运动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总课时数 1课时 课程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2.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方法得到相关数据并能自主分析。 3.了解自由落体加速度,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掌握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过程与 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总结自由落体加速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 教学重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的过程。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照相机曝光时间的估算。 2857500142240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新课教学 教师:我们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也离不开物理,现在我们就从生活中去寻找物理规律。 294640017145课件展示: 事例1.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二次备课 事例2.大白兔奶糖董事长与猴子的故事 2540013335 教师:通过以上事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物体会在重力作用下下落,那么落体运动都有什么规律呢?如果一片树叶和一个苹果从树上同一高度同时下落,那一个先落地?为什么? 学生:苹果先落地,因为苹果比树叶重。 教师演示:两张相同的纸,一张揉成团,另一张正常伸张并让他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 学生:空气阻力的影响 教师演示:一张纸和一个光盘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注意观察两者落地的时间差。 把纸揉成团和一个光盘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注意观察两者落地的时间 差,并比较两次的时间差的大小。 教师总结:物体下落的快慢取决于空气阻力对物体的影响大小。 提问:若没有空气阻力,两物体将会怎样? 播放视频:牛顿管实验 教师总结:若没有空气阻力,两物体将同时落地,这种理想状态下的落体运动我们称自由落体运动。 学生:阅读课本,根据自由落体的定义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教师:注意在实际生活中,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可近似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 提问: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规律呢? 教师:课件演示屏闪照相机记录小球自由下落的轨迹及测量了相关数据,让学生观察并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 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自由落体运动实际上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变化 结论:自由落体加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变大,赤道处最小,两极最大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学生: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自由落体加速度的规律(其中用h表示位移) 练一练: 例1.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已 知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的3倍,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 ) A、甲一定先落地 B、乙一定先落地 C、甲、乙同时落地 D、乙可能先落地 例2.从离地面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小球:(1)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位移 和最后1s内的位移。 .课堂小结 自由落体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作业布置: 课后问题与练习第五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