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素材-全册科学知识归纳 (缺少24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素材-全册科学知识归纳 (缺少24课)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第一课、蚂蚁
1、像蚂蚁、蜜蜂、蝴蝶、螳螂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小动物都属于昆虫。
像蚂蚁、蝴蝶、蝗虫、蜜蜂、蜻蜓、蟋蟀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3、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
3
部分。头部有
1
对触角,胸部有
3
对足。
4、蚂蚁的种类很多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等。
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这就是在描述。
第二课、鱼
1、鱼的共同外部特征,都是由头、躯干和尾组成。
2、鱼鳍包括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和尾鳍。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3、鱼的身体由头、躯干和尾组成。鱼鳍为鱼游动提供动力,用鳃呼吸。
4、鱼类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靠鳍运动。
5、水从鱼嘴流入,从鱼鳃流出,说明鱼靠鳃呼吸。鱼类用鳃呼吸,而鲸鱼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鱼不属于鱼类,这就是在推理。
第三课、鸟
1、鹦鹉的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啄木鸟的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猫头鹰的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2、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鸡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3、像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以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的,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卵生。
4、鸟的共同特征: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鹅、企鹅、鸵鸟属于鸟类。蝙蝠体表没有羽毛,胎生,不属于鸟类。鸟不一定都会飞,会飞的动物也不一定是鸟。
5、蜂鸟有羽毛,有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小鸟类,也是唯一可以倒飞的鸟类。
第四课、哺乳动物
1、像猫、兔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2、哺乳动物:海豚、马、猩猩、袋鼠、虎、鲸
3、像羊、狗、猫等动物,它们的哺育方式叫哺乳,它们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4、海豚因为是胎生繁殖,哺乳方式养育后代,所以是海豚是哺乳动物。
5、鸭嘴兽用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但却用乳汁哺育后代,是特殊的哺乳动物。
6、常见的哺乳动物有:猫、狗、羊、兔子、老鼠、狮子、老虎、蝙蝠、海豚、鲸鱼、海狮……
第五课、我国的珍稀动物
1、大熊猫、朱鹮、华南虎、白头叶猴、扬子鳄、金丝猴、白鳍豚……
2、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①生存环境恶化②繁殖能力下降③适应环境能力减退③人类乱捕滥杀④自然灾害
3、我国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人工繁育③立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4、我们能为野生动物保护做什么?①平时爱护身边的小动物
②看到伤害小动物的行为及时阻止③制作宣传标语宣传画等宣传野生动物保护
5、每年的
4

8
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第二单元
第六课、哪杯水热
1、温度计的结构:刻度、玻璃管、液体、玻璃泡、单位(摄氏度
℃)
2、温度计由玻璃管、刻度、液体、玻璃泡组成,常见的温度计有气温计、水温计、体温计、红外线测温计、电子测温计等。
3、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范围,就是温度计的量程。
4、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水很烫、水凉了,这些都与水的温度有关。
5、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要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6、零上温度自0℃向上数,数字越来越大,表示温度越来越高;
零下温度自0℃向下数,数字越来越大,表示温度越来越低。
读作时在数字前面加“零下”
写作时在数字前面加
“—”
7、用水温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①用手拿着水温计的上部②将水温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壁。③等水温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④读数时,水温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液柱顶端相平。
第七课、温度计的秘密
1、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一般情况下,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缩小,这说明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水的反常膨胀:自然界中有少数物质脾气很古怪,它们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涨,也叫反常膨胀。水在4℃
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第八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1、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2、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
(1)瘪了的乒乓球,只要没有破,用热水一烫就能鼓起来,这是因为乒乓球内的气体受热膨胀的缘故。
(2)铁路上的钢轨是一段一段的,接头的地方都有一定的空隙,其目的是防治热胀冷缩。
(3)户外电线在冬天的时候比较直,在夏天的时候比较下垂,这是因为电线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九课、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1、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
2、生活中热空气上升的现象:①蚊香的烟②工厂烟囱冒出的烟向上飘③抽油烟机安装在炉灶的上方
第十课、风的形成
1、风形成的原因: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
2、风对我们的影响。①有利的影响:天热时,微风吹来,我们感到舒服;风能吹动帆船;风可以帮植物传播花粉;利用风力发电、放风筝等。②不利影响:风能吹翻海上的船,
吹走土壤,吹倒大树和房屋,给人类带来灾难等。
3、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
3
个因素引起。强风吹毁多种建筑设施,吹倒树木、农作物等。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风暴潮导致海堤溃决、冲毁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
4、在海边白天和夜晚的风有什么不同?
白天陆地的气温会比较高,海洋的气温低,风就由海洋刮向陆地;夜晚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风就由陆地刮向海洋。
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一天的气温
1、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2、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箱。
3、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箱;百叶箱一般安装在
1.25
米的架子上,箱底保持水平。
3.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指的是室外空旷、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的情况下测得的空气温度。(
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两点左右。
第十二课、风向和风力
1、、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如从东方吹来的风叫东风,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时表示,此时刮的是西风,当箭头指向西北时表示此时刮的是西北风。
2、国旗,树叶等飘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当树叶向北飘时,是刮南风,当学校的国旗向西北飘,是刮东南风。
2、、风力是风的强度,气象上用风级表示。我们可以用风速风向仪来测量风力的大小,还可以利用风级歌估测风力的大小。
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小树随风弯;六级举伞有困难;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刮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二级陆上很少见。
第十三课、降水量
1、降水是指从大气中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的水,主要有雨雪雹等。
2、降水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3、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降水结束后及时读出并记录降水量。
4、模拟降水量测量方法:1.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2.先向雨量器中倒入一些水使水面到达“0”刻度。3.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4.降水结束后,及时读出并记录降水量。
5、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25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无收。
降雪的大小怎么样判断:厚度;冰雹的大小怎么样判断:冰雹直径。
6、降水的多少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风调雨顺,庄稼丰收;降水过多会发生洪涝等自然灾害,作物减产;降水过少会引起干旱,颗粒
第十四课、天气与气候
1、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间内大气中各种气象状态。我们可以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
2、一定地域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叫气候。不同地区的气候是不一样的。
3、不同地区的气候,三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敦煌(暖温带干旱性气候)、哈尔滨(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第四单元
第十五课、水蒸发
1、水蒸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水慢慢变成水蒸汽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叫做蒸发。水---水蒸气(液态)----气态
2、水蒸发过程中温度有变化吗?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3、怎样让水蒸发的更快:温度的高低、空气流通的速度
4、水蒸发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晾晒衣服、盐场晒盐、雨后路变干、人在出汗后会感觉到身体凉快
第十五课、水沸腾
1、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作沸腾。
2、
水在沸腾前
水在沸腾时
气泡
由大变小
由小变大
温度
逐渐升高
保持不变
声音


第十七课、水蒸气凝结
1、小水珠是怎么样形成的:水蒸气在遇到冷的物体的时候会形成小水珠。
2、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是一种凝结现象。
第十八课、水的三种状态
1、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2、水、冰、水蒸气的区别:都是水,只是状态不一样;冰有固定的体积和形态,比较硬;水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水蒸气看不见,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3、水在自然界以冰、水、水蒸气的形式存在。他们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一种物质。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第五单元
第十九课、测量距离和时间
1、利用工具确定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就是在测量。两点之间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常用的距离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
2、测量距离的工具:钢直尺、卷尺、皮尺、三角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
3、电子停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计时工具。使用时,先将电子停表归零,按下开始键开始计时,按下停止键停止计时。
4、时间单位:时、分、秒,古代计时单位有一炷香、一刻钟、一盏茶;计时工具:手表、秒表(电子停表)、手机,古代如何计时:圭表、日晷、水钟。
第二十课、运动物体的位置
1、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即参照物。跳远的过程中,以起跳线为参照物,学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学生是运动的。
2、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3、现代化的定位工具:手机、导航仪
第二十一课、物体运动的快慢
1、距离相同,比时间,时间少的跑的快;时间相同,比距离,距离长的跑得快。
2、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速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时、米/秒等。速度越大说明运动越快,速度越小说明运动越慢。
3、常用的交通工具速度。人:4-20千米/小时;自行车:10-40千米/小时;摩托车:30-100千米/小时;汽车40-180千米/小时;火车:80-300千米/小时;飞机:500-1800千米/小时。
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刹车的学问
1、刹车系统的制动部分利用的科学原理:杠杆原理、动摩擦力
2、刹车片的位置:前后车轮的两侧
3、刹车片选用的材料:石棉型刹车片、半金属型汽车刹车片
4、控制部分和制动部分通过传动部分连接。
5、我们发现,控制部分、传动部分、制动部分构成了自行车的刹车系统。
6、汽车的活塞和刹车盘相当于自行车的制动部分。
第二十三课、面团长大了
1、酵母能将面团中的一部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使面团形成膨大、松软、蜂窝状的结构。
2.馒头是一种发酵产品。
3、更多的发酵产品:面包、食醋、酸奶、豆腐乳、红茶。
第二十四课、技术产品与生活
1、木拱廊桥的整座桥不用钉铆,完全利用自身的强度、摩擦力和直径大小、所成的角度、水平的距离等巧妙搭接起来。它虽然结构简单,却坚固异常,形似彩虹,又称虹桥。
2、国家体育场(鸟巢)采用全钢网立体编制结构,后现代风格;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加强了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联系;
3、生活中的通信技术产品,比如:手机、电脑、卫星、无人机;生活中的运输技术产品,比如:飞机、高铁、轮船、汽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