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阿基米德原理 授课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用实验“发现”阿基米德原理,体验科学的探究方法。 2.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与判断。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设计和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现象,概括和分析结论,探究物理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边学边实验的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过程及应用 教学难点 实验设计、操作过程及对原理的理解 教学方法 实验 自学指导 讲练结合 课 型 新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弹簧测力计 水 重物 溢水杯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备注 13957302459990【复习回顾】 1.有什么事例或实验可以证明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 2.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3.回忆一下,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 【引入新课】 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 。 2.浮力随液体密度增大而 。 3.浮力随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增大而 。 231140168275 V排 743585173990m排 G排 物体所受的浮力可能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ρ 【新课探究】 (一)出示教学目标: 1.用实验“发现”阿基米德原理,体验科学的探究方法。 2.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与判断。 (二)指导学生自学: 1.介绍阿基米德原理,了解其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 2.实验探究: (1)猜想: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后 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有关. (2)讨论:如何利用手边的器材设计实验 ? (3)实验设计方案: -5651586995F浮=G-F拉 G排=G2-G1 (4)学生分组实验。 (5)数据记录与分析: 组 别 物体的重量G (N) 物体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示数F拉(N) 物体所受浮力F浮(N) 空桶重G1 (N) 排出水和桶总重G2(N) 物体排开水重量G排(N) 1 2 3 4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到? F浮 G排 (6)结论与说明: 阿基米德原理: 内 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表达式:F浮=G排 说 明: 1.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等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液体密度相等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2.物体“浸在液体里”包括“全部浸入(即浸没)”和“部分浸入”两种情况。 3.单位代入:F浮=ρ液· V排 · g 4.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跟踪训练】 1.体积相同的铜、铁、铝浸没水中,比较它们所受的浮力。 F浮铝 F浮铁 F浮铜 31038802971802.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F浮A F浮B 3.如图所示,A、B两个金属块的体积相等,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ρ水>ρ酒精) F浮A F浮B45085219075 4.质量是1kg的实心铜球和铝球浸没水中,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ρ铜>ρ铝) F浮A F浮B 5.把密度为7.8× 103 kg/m3、体积5×10-4 m3的铁块浸没在密度为0.8×103 kg/m3的煤油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 (g取10 N/kg) 【课堂小结】 1.通过“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得知: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知识增长方面) 2.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了科学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科学方法方面) 3.通过实验与题目训练,巩固了知识,提升了审题与解题能力。(能力提升方面) 【布置作业】 课本56页第2、4题 【科学漫步】 《阿基米德与王冠的故事》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对浮力的存在,产生,测量复习到位,非常有助于本节课内容的过渡和学习,对物理实验的设想设计,注意事项,仪器使用很好的溶入了授课过程中,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对实验数据的做到了科学的分析,科学的归纳,通过了解阿基米德的物理学成就和故事,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进行了科学思想与科学品质的教育。 缺点:学生实验能力还不足,对误差的处理不够,学生有些拘谨,课堂气氛欠活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