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课型课时】:新授,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力的三要素。⑵了解力的单位,并对1N、10N等有具体的感受。⑶能用示意图描述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体验或听、看,对力的三要素形成初步认识。感悟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独立动脑动手的习惯。(2)在交流讨论中初步养成勇于发表个人看法并尊重他人见解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是力的三要素。难点是三要素中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节学习三个问题: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和力的示意图。示意图是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因此,认识力的三要素是学习示意图的基础。课本首先在第一节介绍力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自己身边熟悉的一些事例“交流和讨论”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从而归纳出力的三要素。然后,从量度力的大小出发,引出和介绍力的单位“牛顿”,并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具体感知1N的大小。最后,介绍力的示意图,完成“如何描述力”这个主题。【教学过程】:(一)、引入:【思考】:小朋友和大人各自推门时,他们的力的作用效果会一样吗?为什么?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那么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结合课本插图和同学们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和讨论[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器材】:气球(或弹簧、橡皮筋、笔、课本等物体)【设计】:请利用以上器材或身边其它的物品设计并进行实验,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要求】:请演示你的实验过程,并说明验证的是哪一个猜想。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是否有关?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是否有关?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是否有关?1、图6-7中,左边小孩力小,一根弹簧也拉不开;右边运动员力大,很容易拉开三根弹簧。这说明力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2、图6-8中,用同样大小的力F作用到弹簧上。上边是用手向右拉弹簧,这时弹簧伸长;下边是用手压弹簧,这时弹簧缩短。这说明力产生的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3、用手推门时,手在A点比在B点省力(见图6-9)。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有关。【小结】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在物理学中,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4.力的单位(1)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视频简介】牛顿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在力学、光学、天文学与数学领域有许多杰出贡献。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色散,总结出了运动三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2)多大的力是1N?你拿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拿起一块砖用的力大约是20N,运动员举起杠铃时需要用1000至3000N。???5.力的示意图人们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力的示意图。【跟踪练习】1、画出小车受到的150N水平向右的拉力的示意图。2、小明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用300N的力提水桶,请你在下图出这个力的示意图。3、关闭发动机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在图中画出汽车水平方向受力示意图。【小结】画力的示意图时,首先应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般是遵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分析。力的示意图具体做法: 1.确定受力物体。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来判断受力物体。 2.找作用点。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一般画在物体的重心。 3.画出力的作用线。过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 4.截取线段表示力的大小。要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截取线段。用线段的长度代表力大小,箭头应标在最后一段的末端,并注明力的大小。???三、教学小结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五、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