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2电解质溶液本节课为专题一第三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是在物质“分散系”分类的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对化合物进行新的分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领域,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电解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们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认识电解质具有重要的意义。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微观角度认识电解质导电的原因,理解电离的概念。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多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化合物进行分类。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并正确写出其电离方程式。1、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物导电的本质原因分析、理解电离的概念。2、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并能准确书写其电离方程式。3、运用电解质的知识分析并关注身边中的化学问题。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等复习引入: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你所知道的能导电的物质有哪些?氯化钠溶液含有哪些成分?PPT播放:多种物质的水溶液导电视频思考:为什么导电性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跟哪些因素有关?板书: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思考: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有哪些类别的物质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20页内容。板书: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方法(PPT展示)电解质:酸、碱、绝大多数盐、水、活泼金属氧化物等非电解质:①蔗糖、酒精、葡萄糖、淀粉、油脂等大多数有机物②CO2、SO2、SO3、NH3、NOx等也属于非电解质。思考:电解质一定能导电吗?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吗?板书:3、注意事项:(PPT展示)(1)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石墨、盐酸等),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必须提供出自由移动的离子。(2)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二氧化碳、氨气等是非电解质),必须是电解质本身提供出自由移动的离子。(3)电解质溶于水能导电,但熔融状态下不一定能导电(如氯化氢等)。(4)电解质不一定易溶于水(如硫酸钡等),易溶于水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酒精等)。思考:NaCl、NaOH和HCl、NH3·H2O、CH3COOH等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是怎样提供出离子呢?板书:二、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是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例如:写出下列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PPT展示)①硫酸(H2SO4):H2SO4===2H++SO。②氢氧化钠(NaOH):NaOH===Na++OH-。③硫酸钠(Na2SO4):Na2SO4===2Na++SO。课堂练习:1、写出盐酸、硝酸的电离方程式2、写出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的电离方程式3、写出氯化钾、硫酸铵的电离方程式讲解:从电离角度理解酸、碱、盐:学以致用:1.下列物质中,哪些溶于水后能够发生电离?请写出相应的电离方程式。氯化氢(HC1)、硝酸铵(NH4NO3)、氢氧化钡[Ba(OH)2]、葡萄糖(C6H12O6)、硝酸银(AgNO3)、氯化钡(BaCl2)、明矾[KAl(SO4)2?12H2O](一种可溶性硫酸盐)。2.下列四组物质的水溶液中,哪几组含有的离子种类完全相同?①NH4ClKNO3Na2SO4②K2SO4NaNO3NH4Cl③NH4NO3K2CO3,(NH4)2SO4,NaCl④NaCl(NH4)2SO4K2SO4NaNO3课堂小结:本节课重点讲解了酸、碱、盐等电解质的电离,并从微观角度对酸、碱、盐进行了重新认识。正确分析和判断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否电离,电离生成哪些离子,有助于学生探索物质在水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后续的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专题1 第3单元物质的分散系第2节 电解质溶液本节教材位于专题一第三单元《物质的分散系》的第二课时,学生已学习了分散系的概念与分类,了解了溶液的本质。且学生已基本掌握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对物质进行分类,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本节课知识逻辑性比较强,系统性较强,概念性知识较多,课上要强调,对概念进行深入剖析。教学目标:1、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基本概念,能根据对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会书写一般的电离方程式;掌握判断物质能否导电的方法;核心素养:通过实验形象及物质溶于水实质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抽象思维能力;利用知识的分点学习,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的系统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就是互相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关系。1.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并会分类;2.掌握判断物质能否导电的方法;学生复习分散系的知识,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本节需要的多媒体课件。【引入】我们知道可溶性酸、碱、盐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具有导电性,思考:下列物质能否导电?并总结什么样的物质能够导电?【投影】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K2SO4溶液、酒精溶液、Cu、NaCl溶液【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总结】导电原因:金属导电是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NaCl溶液能够导电是由于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投影】观看动画,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溶于水的变化:NaCl溶于水、蔗糖溶于水、酸的电离【归纳】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过程称为电离【板书】电离【设疑】电离是否需要电?【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不需要。【讲解】学生阅读课本,分析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包括:酸、碱、盐、水、活泼金属氧化物等。例如:NaCl、HNO3、NaOH等。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包括: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NH3例如:蔗糖、酒精等。【设疑】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二者的共同点:都是化合物二者的不同点:电解质本身可能导电,非电解质本身不导电【板书】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设疑】思考:CO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能不能说CO2是电解质?【讲解】不能,CO2是非电解质。CO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H2CO3在水中能电离出H+和CO32-,从而使溶液导电,所以CO2是非电解质,H2CO3是电解质【讲解】注意(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Cu、与NaCl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如:硫酸钡虽然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因此它是电解质(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该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CO2、NH3、SO2属于非电解质【设疑】电解质是不是一定都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是不是一定是电解质?【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电解质不一定都能导电:如NaCl固体、HCl气体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石墨、金属单质、溶液【讲解】三、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式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根据右下角系数写离子个数2.根据化合价写离子符号3.方程式前后原子个数守衡4.方程式中正负电荷代数和为05.原子团不能拆开写,如HCO3-,OH-,SO42-等【板书】电离方程式【练习】H2SO4=2H++SO42--NaOH=Na++OH--NaCl=Na++Cl--【过渡】从电离的角度出发,概括出酸、碱、盐的定义?【讲解】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OH--全部是的化合物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例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课堂小结】电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练习】1、下列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哪些属于非电解质?1.NaCl2.NaOH3.H2SO44.H2O5.盐酸溶液6.小苏打7.Fe8.Ca(OH)29.K2O10.CO211.C2H5OH12.HCl13.碳酸钙电解质:12346891213非电解质:1011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HCl=H++Cl--Al2(SO4)3=2Al3++3SO42--BaCl2=Ba2++2Cl--AgNO3=Ag++NO3--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H2SO4=2H++SO42-Ba(OH)2=Ba2++2OH--—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接受起来较容易。重点在于让学生会根据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会书写一般的电离方程式。需要学生多对知识进行练习和记忆,及时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0-2021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电解质溶液(1)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0-2021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电解质溶液(2) Word版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