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专题:“我”与生命 课件(19张ppt)+教案+练习(有答案)+任务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专题:“我”与生命 课件(19张ppt)+教案+练习(有答案)+任务单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专题-“我”与生命
教科书
书名:
道德与法治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8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从整体上了解整册书的知识框架;理解学习、自我探索和生命等主题对成长的重要意义,梳理这几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理解记忆;重点识记本专题的重要知识点;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环节一:知识梳理
教师:在整合全册书本内容的基础上,以“我”与生命为题,以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为核心,提炼出本专题的主题词:学习、自我、生命,并且梳理这几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对相应主题词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条说明,并且就主要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
学生:理解本专题的主题词,结合单元各课时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照每一个主题词的主要内容,回顾反思自己所学,查漏补缺,对不理解的内容查阅教材,夯实巩固基础。
环节二:学以致用
教师:就学习、自我探索、生命主题,各选1-2道典型练习题,展示答题思维路径,并且引导学生从学科体系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把握学科内容。
学生:阅读思考,联系题目中的具题情境,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居家学习期间,我在妈妈手把手指导下学习切菜,经过反复练习,终于可以切出粗细均匀的土豆丝和黄瓜丝了。我从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分担家务的喜悦。”这位同学的感受,让我们认识到(

①学习以读书为主,劳动浪费时间
②分担家务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③增强劳动意识,要从小事做起
④劳动技能可培养,以后再学也不迟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老子说“自知者明”,古希腊德尔斐城的阿波罗神庙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这些都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这是因为认识自己(

①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能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
③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
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诗人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启示我们(

①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
②挫折容易使人消沉,使人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③挫折可以培养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④面对挫折,我们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有一位老师为学生们精心设计了一份寒假、暑假长期作业单,希望学生既做“读者”,又做“行者”。
结合作业单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谈谈青年学生为什么既要做“读者”,又要做“行者”。(共19张PPT)
专题-
“我”与生命
生命
学习
成长
自我
内容一:学习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和成就动机。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怎么做
核心讲解-学习
需要良好态度。
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学无定法
学贵有法
内容二:自我探索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
核心讲解-正确认识自己
为什么
能够促进自我发展。
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怎么做
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可以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做更好的自己
核心讲解-做更好的自己
怎么做
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
要扬长避短。
主动改正缺点。
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内容三:生命
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的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爱护身体
养护精神
活出生命的精彩
(独特与短暂)
关切他人
正确面对挫折
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核心讲解-生命
2
学以致用
“居家学习期间,我在妈妈手把手指导下学习切菜,经过反复练习,终于可以切出粗细均匀的土豆丝和黄瓜丝了。我从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分担家务的喜悦。”这位同学的感受,让我们认识到(

①学习以读书为主,劳动浪费时间
②分担家务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③增强劳动意识,要从小事做起
④劳动技能可培养,以后再学也不迟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老子说“自知者明”,古希腊德尔斐城的阿波罗神庙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这些都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这是因为认识自己(

①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能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
③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
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A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
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诗人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启示我们(

①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
②挫折容易使人消沉,使人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③挫折可以培养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④面对挫折,我们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有一位老师为学生们精心设计了一份寒假、暑假长期作业单,希望学生既做“读者”,又做“行者”。
做一名“读者”——读万卷书
?读有厚重感的书
多读并写读后感。(附书单……)
?看有质地的电影
试着写影评。(附影单……)
?参观博物馆
事先搜集资料,之后进行梳理。
做一名“行者”——行万里路
?开启一段旅行
拍照片、写游记,讲述见闻
?参与家乡建设
走街串巷,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或为家乡献计献策。
?走进自然
可以是播种、采集植物标本等。
假期作业单
结合作业单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谈谈青年学生为什么既要做“读者”,又要做“行者”。
结合作业单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谈谈青年学生为什么既要做“读者”,又要做“行者”。

“读者”,通过读书等活动,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学会思考,滋养精神;做
“行者”,通过旅行等实践活动,可以亲身获得知识,学以致用,有助于培养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青年学生既要做
“读者”,又要做
“行者”,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课后练习模板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专题-“我”与生命
教科书
书名:
道德与法治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年8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以下内容是某班同学在“学习心得分享会”中的一些发言。他们的发言告诉我们


①学习需要独立思考、掌握科学方法
②学习压力抑制学习兴趣
③学习能充盈精神、打开生命的视窗
④学习中的苦恼大于快乐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做最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②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③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做到扬长避短
④认识自己是很难的,我们不可能认识真正的自我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成语“蚌病成珠”,意思是珍珠由蚌痛苦孕育而成。人的品格也是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得到提升的。下列语句与“蚌病成珠”意思相近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二、非选择题
成为中学生后,雯雯对自己的认识更丰富了,有时也感到困惑。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她征求几位同学、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后,也对自己有一些认识。
根据材料,请回答:
(1)雯雯采用了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
(2)结合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分析雯雯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可取,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C
二、非选择题
(1)通过他人评价与自我观察、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2)我认为雯雯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可取的地方为:雯雯能通过不同途径来认识自己,能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也能够利用自己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在对待他人的评价上。
我的建议:正确认识他人评价。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因此,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任务单模板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专题-“我”与生命
教科书
书名:道德与法治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8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从整体上了解整册书的知识框架;理解学习、自我探索和生命等主题对成长的重要意义,梳理这几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理解记忆;重点识记本专题的重要知识点;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结合整本书的全部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并尝试从对自我探索的角度就“我”与生命,梳理相关主题词,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理解本专题的主题词,结合单元各课时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照每一个主题词的主要内容,回顾反思自己所学,查漏补缺,对不理解的内容查阅教材,夯实巩固基础。
【学习任务二】
阅读思考,联系题目中的具题情境,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居家学习期间,我在妈妈手把手指导下学习切菜,经过反复练习,终于可以切出粗细均匀的土豆丝和黄瓜丝了。我从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分担家务的喜悦。”这位同学的感受,让我们认识到(

①学习以读书为主,劳动浪费时间
②分担家务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③增强劳动意识,要从小事做起
④劳动技能可培养,以后再学也不迟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老子说“自知者明”,古希腊德尔斐城的阿波罗神庙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这些都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这是因为认识自己(

①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能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
③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
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诗人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启示我们(

①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
②挫折容易使人消沉,使人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③挫折可以培养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④面对挫折,我们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有一位老师为学生们精心设计了一份寒假、暑假长期作业单,希望学生既做“读者”,又做“行者”。
结合作业单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谈谈青年学生为什么既要做“读者”,又要做“行者”。
推荐的学习资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