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和观察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2.认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认识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4.了解透镜对光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经历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并尝试对各种方法的优劣做初步评估.2.设置学习情境,加强对光的折射规律和透镜奥秘的理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2.通过介绍透镜在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得到辨别凸透镜、凹透镜的方法.2.通过实验得出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难点1.从光的折射角度寻找会聚、发散作用的原因.2.理解会聚、发散作用的真正含义.◆教学突破通过活动4.3和4.4的探究,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方法,分析对比凸透镜、凹透镜的特点和折光特性;利用作图法来加强对光的折射规律和会聚、发散作用的理性认识.【教学准备】◆教学用品凸透镜、凹透镜、近视眼镜、远视眼镜、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放大镜、平行光发生器、电子白板、多媒体电脑、展台、自制PPT教学课件◆知识储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过程】◆习题引入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光的折射相关知识,现在请两位同学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画出一正一倒两个三棱镜对光的折射情况.简单评价正确与否后,让学生观察盒子中的5个镜子(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近视眼镜镜片、远视眼镜镜片),试着将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光的反射的面镜,还有一类利用光的折射像眼镜的镜片一样的镜子我们成为透镜.◆新课教学一、初识透镜学生实验1:将3个面镜收起后,观察剩余两个镜子的形状,用手感觉它们中央与边缘的厚薄程度.实验结论:中央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学生实验2:通过透镜观察近处的物体,物体是被放大还是被缩小.实验结论:通过凸透镜观察近处的物体,物体被放大;通过凹透镜观察近处的物体,物体被缩小.二、辨别透镜用上述两种方法判断近视眼镜镜片和远视眼镜镜片分别是什么类型的透镜.结果:近视眼镜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镜片是凸透镜.演示实验: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凹透镜射入,观察折射光线的情况.实验结论:大量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至此,已经得出三种辨别透镜的方法,最合适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三、相关名词1.光心和主光轴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心,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表面的直线称为主光轴.2.焦点和焦距(1)焦点(F):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即凸透镜的焦点.(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即凹透镜的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2)焦距(f):焦点F到透镜光心O的距离.四、特殊光线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折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经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折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入射光线的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五、透镜奥秘分析课前两位同学关于三棱镜的作图,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棱镜总会使光线向其底面偏折,如把正立的三棱镜绕底面中点顺时针转动180°,则构成中央厚、边缘薄的凸透镜,上方正立的三棱镜将光线向下偏折,下方倒立的三棱镜将光线向上偏折,两光线相交,有会聚作用;如把倒立的三棱镜绕顶点顺时针转动180°,则构成中央薄、边缘厚的凹透镜,上方倒立的三棱镜将光线向上偏折,下方正立的三棱镜将光线向下偏折,两光线发散开来,有发散作用.因此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奥秘在于棱镜总会使光线向其底面偏折.会聚作用并非看到折射光线相交于一点就是会聚作用,也不能看到折射光线发散开来就认为是会聚作用.所谓的会聚和发散,是将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后得出的.若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光束变窄则为会聚作用;若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远离主光轴,光束变宽则为发散作用.◆板书设计§4.2透镜一、辨别透镜类型方法凸透镜凹透镜摸(形状结构)中央厚、边缘薄中央薄、边缘厚看(通过透镜观察近处的物体)放大缩小照(透镜对光的作用)会聚发散二、相关名词光心O、主光轴、焦点F和焦距f三、特殊光线四、透镜奥秘1.奥秘棱镜总会使光线向其底面偏折2.理解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当堂练习1.如图所示的六个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有______.2.如图,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_______透镜.3.通过一个透镜观察印有字母“F”的纸的情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透镜属于______透镜.4.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5.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中不正确的是()6.如图所示的方框中各有一个透镜,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请在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透镜,了解了辨别透镜的常用方法,知道特殊光线的作图,还了解了透镜的奥秘,最重要的是理解了会聚、发散作用.学习物理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解释、解决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问题,也是我们物理学习的目的.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生活中还有很多物理奥秘等待着大家去探寻.◆作业布置同步练习.【教学反思】实际教学感受是容量还稍大了些,如果加上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这一环节,两课时比较充分,教学进度和学生接受度也能匹配;实际教学中将“透镜分类”融入“辨别透镜”中还是比较合适的;会聚、发散的奥秘是棱镜总会使光线向其底面偏折,通过光的折射的作图分析,学生会初步理解,如能用平行光线正对两个关于底面对称和关于顶角对称的三棱镜照射,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理解将更加深刻;将入射光线延长,再将折射光线与其对比,来确定是靠近还是远离主光轴,最终分析得出会聚或发散作用,这样的分析过程可以更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折射光线相交即会聚作用,折射光线发散开来就是发散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