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提纲

资源简介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四个阶段(相互关系)和地球的形状、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2、用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仪:1、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 、 来描述地理事物。
2、地球仪和地球的区别。
三、纬线和经线
1、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包括南北极点、地轴、经纬线。
2、经纬线比较
3、经纬度比较
4、高、中、低纬的划分和半球的划分
5、特殊的经纬线(能总结其特殊原因)
四、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的作用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正确演示2、自转和公转比较,包括绕转对象、运动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标注其运动方向
运动形式 自转 公转
绕转对象
运动方向
周期
地理现象
其它
3、昼夜产生的原因,晨昏线的判定
4、公转的特征
公转的轨道是 ,公转时地轴是 ,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为 ,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北极永远指向 。
5、记忆下图,并说明两分两至日日期、直射纬线、南、北半球四季的时间
(1)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上,这一天称为 , 、 、
三个月为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为 、 、和 月。
(2)公转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上,这一天称为 , 、 、
三个月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为 、 、和 月。
(3)公转至C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上,这一天称为 , 、 、 三个月为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为 、 、和 月。
(4)公转至D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上,这一天称为 , 、 、
三个月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为 、 、和 月。
6、读下图,说明直射点变化的规律
阳光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最南界线是 ,一年中南北回归线各有 次直射机会,南北回归线之间有 次直射机会,其余地点
直射机会。
7、太阳高度角定义与地面接收太阳光热多少、影长的关系。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越高,地面接受光热越 ,反之越 ;一年中夏季太阳高度最 ,冬季最 。
太阳高度越高,物体的影子越 ,反之越 ,太阳高度为直角时(即阳光直射地面) 影长。
阳光照射到A处时,没有影长,照射到B处时,影长为m,照射到C处时,影长为n。
8、以北半球为例说明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左图示说明,阳光直射 ,全球昼夜 。节气为 或 。
下面图示说明,阳光直射 ,北半球昼最 ,夜最 ,极夜的范围扩展到整个 。节气为 。
下面图示说明,阳光直射 ,北半球昼最 ,夜最 ,极夜的范围扩展到整个 。节气为 。
夏季越往北去,白昼越 ,冬季,越往南去,白昼越 。赤道上永远昼夜 。直射点在哪半球,哪半球昼就 ,反之则 。
9、四季产生的原因
10、五带产生的依据、内容、范围、分界线、气候特征和天文特征。
第三节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定义、公式及换算、表示方法及几种比例尺的转换、比例尺大小的判读。
比例尺的大小
两个分数或比值,数大的比例尺大,数小的比例尺小。如1/500000与1/800000两个比例尺,
1/500000>1/800000,所以1/500000比1/800000比例尺大。
(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图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相同图幅大小的地图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大比例尺
小比例尺
(2)比例尺大小与山坡陡缓的关系
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等,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陡的是哪一幅
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坡陡;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坡缓。
2、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一般地图方向的确定
指向标地图方向的确定
经纬网地图方向的确定
(1)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A点位于B点的什么方向?
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2)指向标地图(箭头所指为北,另一端为南)
东、西方向的确定
画一垂直于指向标的线段,然后遵循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确定出东、西方向。
回答下图中A点位于B点的什么方向?
方法:平行移动指向标到B点,然后按照上述方法确定出东西方向。

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
(2)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右图中A位于B的什么方向?
A位于B的东北
下图方法:由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可知,M点为北极,然后连接MB,确定南北,
再过点B画十字光标,确定东西方向
最后确定A点位于B点的西北。
3、找出规律识记课本14页中的图例
常用的图例符号有 规定。
二、地形图的判读
地图上常用 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定义、计算
2、等高线定义、绘制及原理
同一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 。
3、山坡陡缓的判读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攀山的时候,从安全和省力考虑,一般选择等高线稀疏即坡缓的地方。攀岩运动除外。
4、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
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外低内高为山顶,反之,为盆地。
山脊:数值向海拔低处凸起为山脊(低凸山脊)。往往成为分水岭
山谷:数值向海拔高处凸起为山谷(高凸山谷)。常发育河流。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缓的部位。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常发育瀑布,也是攀岩运动的好去处
7.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采用的等高距为 米;图中A点的海拔约 米。
(2)图中字母所在处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 C D E
F G
(3)图中A处位于周庄的 方向;A处位于王庄的 ;C地位于D地的 方向。
(4)若图中王庄的气温是23℃,B点的气温应是 。
(5)若在图中所示范围内修建一座水库(假设其它条件均符合要求)
从地形角度考虑,请在图内选择合适的水库大坝的位置,并用字母“M”标在图上。
(水库大坝坝址应选择在河流
流出盆地处的山谷处。)
读下图判定各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
A B C 。
D E F 。
3.读下图回答:三条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_;A、B两条线中为山谷的是_____;沿A所示虚线画河流。画出图中河流的支流。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为地形。全球共分为五大基本地形:即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度
地面起伏程度
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
1 选剖面线(沿某一方向)
2 画平行线(等距)
3 引垂直线(虚线)
4 连交点线
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正确选择和使用地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