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1、天气的概念、描述词语、特点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经常用 、 、 等来描述。它有两个特点:(1)时间短,变化快。如人们常用“六月的天,娃娃的脸”来形容。(2)影响范围小。如“东边日出西边雨”、“百米不通风”、“隔道不下雨”等。2、天气与生活、生产的关系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等,此外天气还与农业生产(农、林、牧、渔)、交通、体育、娱乐、商业、军事乃至身体健康等有关。世界上第一章天气图的诞生,与一次 有关。3、天气预报的内容、识读和记忆(1)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2)根据云量多少,有多云、阴天和晴天。(3)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 ,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 。(4)温度是 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 。风力是风的 ,共分 级。(5)通常一个风尾表示 级风,一个风旗表示 级风。(6)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 ,白色表示 ,绿色表示 ,还表示是 天。(7)识记课本46页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我们不但需要好的天气,也需要洁净的空气。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 的数量有关,可以用 来表示。人吸入污染物,会直接到达 和 ,引起多种疾病。5、记忆下列关系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1--50 一级 优51—100 二级 良101—200 三级 轻度污染201—300 四级 中度污染>300 五级 重度污染6、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 的影响,例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 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尤为重要。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观测观测工具: ;放置地点: ;距离地面的高度: 米。2、日均温、月均温和年均温的计算日均温=一天观测到的气温之和(一般四次)÷观测的次数月均温=每天的日均温之和÷这个月的天数年均温=月均温之和÷123、举例说明气温与生活(衣食住行等)和农业生产、交通等的关系4、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气温的日变化:以 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规律: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前后。 气温与 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气温的年变化:以 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规律: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 月最高, 月最低;海洋上 月最高, 月最低。一年内的 月均温与 月均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5、会识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包括读出最高月和最低月的月均温数值,计算气温年较差,说出气温的年变化特点,并根据气温曲线图的凸向判断南北半球。(气温曲线图为波峰状—北半球,波谷状则为南半球)6、气温的分布(1)表示方法:通常用 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2)等温线图的识读①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 ,反过来,就是 。低温中心往往是 地形,高温中心往往是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 ,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 。③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递减则为南半球。④根据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南半球相反的原理,可以推测出北半球夏季(7月)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向北)凸出,冬季(1月)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向南)凸出;南半球夏季(1月)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向南)凸出,冬季(7月)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向北)凸出。即“一陆南,七陆北”。根据此规律,可以判断季节、海洋和陆地。⑤如果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纬度因素;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其影响因素主要为海陆位置;大致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其影响因素主要为地形因素。⑥从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可知,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弯曲,南半球比较平直,这是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多而复杂,而南半球海洋辽阔,影响因素较单一。(主要为纬度因素)7、气温分布规律(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3)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8、指出年平均气温高出20℃和低于-10℃的纬度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和南北极圈之内。或23.5°N----23.5°S, 66.5°N—90°N和66.5°S—90°S9、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的概念、主要形式和等级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 、 、 等统称为降水。雾、露、霜等属于降水但不算做降水量;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根据 ,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2、降水量测量的基本仪器和单位基本仪器为 ,单位是 。3、降水量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说说你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的理解。4、降水的季节变化(1)表示方法:通常用 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2)识读和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识读包括:降水较多和降水较少的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年雨型、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绘制:略5、降水的分布(1)表示方法:通常用 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 相等。(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①赤道附近降水 (年降水量>2000毫米),两极地区降水 ;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大陆西岸降水 ;③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 ,沿海地区降水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3)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世界“雨极”)为 ;最贫乏的地区(世界“干极”)为 。降水的主要类型:A、 ,多发生在 (赤道)地区,主要原因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与高空中的冷空气对流,热空气遇冷凝结成云致雨所致。B、 ,多发生在 (季风区)。主要原因为海陆物理性质所致,夏季暖湿气流从海洋吹向陆地,与从北部吹来的冷空气相遇,冷空气下沉,暖湿气流上升,形成锋面,暖湿气流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成云致雨。C、 ,多发生在山区。主要原因为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吹向迎风坡,暖湿气流上升过程中成云致雨所致。第四节世界的气候1、理解气候的定义、能举例说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定义: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 ,一般变化 。时间 空间 稳定性 描述词语天气 短 小 不稳定 阴晴、风雨、冷热等气候 长 大 稳定 气温、降水(气候两大要素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分布地区(1)热带4个:热带 气候、热带 气候、热带 气候、热带 气候温带5个:亚热带 气候、 气候、 性气候、温带 气候、 性气候(5)寒带1个: 气候(又称极地气候)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1)高原山地气候1共11种气候类型(2)分布规律和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 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等,南美洲 平原分布最广。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 两侧。 洲分布最广。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洲独有的气候类型之一。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西岸。 洲北部分布最广。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的大陆 。 分布最为典型。也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气候类型,除 洲外,各大洲都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的大陆 。 分布最广。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和日本北部等。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 大陆和 大陆内部,是 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寒带气候:分布在 之内。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高原、山地。3、掌握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大陆东岸 、 。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 。4、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和辨别(内容见下发表格《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步骤》”。)5、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 、 等。会分析判断影响某地气候的主要因素。6、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包括气候对人类生活(衣食住行、交通等)、生产(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掌握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后果和抑制全球变暖的措施。见课本62页书和笔记内容。典型题1、读图3.2-16,回答:(1)该图示意 半球某区域的等温线的分布情况。(2)冬季等温线在陆上向 (高纬还是低纬)凸出。其原因是 。(3)如果A、C为陆地,B为海洋,则此时是 季节。(4)若B是亚欧大陆,那么A是 洋,C是 洋。2、2.下图是A、B两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分配图,读图回答:图3.4-7(1)两地都位于 (南、北)半球。(2)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地。(3)A地的气候特点是 , 。(4)B地的气候特点是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