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日期 周次 课时 / 课题 4.3 低碳生活 教材 解读 目标 1.知识目标: 加深理解我国的资源、环境国情及相关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发展战略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社会热点话题,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细节做起从自己做起的习惯,养成低碳的生活方式 重点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理解“低碳生活”的必要性 难点 体验、反思生活实际,逐渐养成“低碳”的生活方式 学情 以当前社会热点为导向,通过师生激情互动,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 准备 投影仪、PPT 环节 师生活动 占用时间 教学 过程 设计 一、引入: 1、复习: 能源的大量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也不可避免给环境造成了影响。 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讲述: (一)碳 排 放 什么是“碳排放”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比如普通百姓简单的烧火做饭都能造成碳排放,任何物体被火烧后的废气都会产生碳排放。 消耗1吨标准煤的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2.6吨。 2、碳排放环节 —— 碳 循 环 读图: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有哪些途径? 3、碳排放后果 —— 温室效应 地球生物圈对CO2 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CO2 排放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必将使得大气中的CO2 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带来更强的温室效应 思考:人类哪些活动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CO2 大量排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植被破坏,吸收CO2 的量减少,也导致增加。 读图: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有什么趋势? 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气温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总的趋势是在变暖,但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全球气温一直处于升高趋势,全球平均气温在20世纪升高0.4℃~0.8℃。 读图: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与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共同特征? 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趋势与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有观点认为:气温升高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所致。 有效控制大气中的CO2 含量的方法: 1.合理利用化石能源以减少全球CO2 排放量; 2.植树造林以增强生物圈对CO2 的吸收能力; (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年5月在纽约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一个国际公约。 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有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签署通过。1994年3月21日,该公约生效。 1995年起,该公约缔约方每年召开缔约方会议以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 该公约的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京都议定书》 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京都议定书》1997年12月通过,并于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间开放签字,共有84国签署 ,条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虽然在议定书上签字但并未核准之,之后首先退出,2011年12月,加拿大签署又退出。 我国也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具体方案,预计到2015 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10 年下降17%。 实施“节能减排”行动。 思考:从下面的这张“淘汰白炽灯路线图”,谈谈你对我国淘汰白炽灯的看法。 节能灯具有发热量低、耗电量少(白炽灯的1/8)、寿命长、显色好、无闪频、不伤眼、体积小等优点。 一个60瓦的白炽灯泡产生的照明,用节能灯只要一个11瓦满足同样的照明。用电大大节省了。 3、《巴黎协定》 巴黎协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三)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1、什么是“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消耗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活动:人们日常生活中涉及CO2的排放。北京碳汇网上提供了节能减排计算器,下面表格中给出了部分碳排放量计算式,算一算一个月中你相应项目的碳排放量。 1.参考表格中项目,统计自己家一个月的使用量。 2.根据公式,计算对应的CO2 的排放量。 2、“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更是一种理念和态度。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 思考:请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低碳生活”? 读图:贝丁顿零碳社区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零排放的能源供应系统。在能源上只使用区域内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及树木废弃物的再生能源,将能耗降低到零。社区采用热电联产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用电和热水。热电联产发电站使用木材废弃物发电。 2.循环利用的节水系统。社区建有独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生活污水就地净化,部分处理过的水和收集的雨水被储存后用于冲洗马桶,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绿色出行模式。社区建有良好的公共交通网络,遵循“步行者优先”的政策,鼓励居民以共乘方式取代自行开车,屋顶铺设光伏电池为电动汽车免费充电。 贝丁顿将低碳理念体现在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意义在于传播低碳生活理念,促进节能减排。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一)碳 排 放 (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三)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当堂 检测 1、我国对购买小排量汽车进行政府财政补贴,这一做法-----------( C ) ①体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能根除环境污染问题 ③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④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举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D ) ①少用纸巾,多用手绢②为了方便,电器不使用时也保持通电状态③白天少开或关掉电灯④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使用含磷洗衣粉⑤尽量少用塑料袋,自备环保袋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⑤ 3. 下列生活方式,为什么能够减少能源使用量?请作出解释。 (1)尽可能用自然光,少用电灯。 使用电灯需要消耗电能。 (2)冬天,让家里稍微冷一点;夏天,让家里稍微热一点。冷的话多穿一件毛衣,而不开暖气设备;热的话使用扇子,而不开空调。 开暖气设备需要消耗内能,开空调需要消耗电能。 (3)短途旅行时,尽可能徒步或骑自行车;长途旅行时,尽可能乘公共汽车或火车。 徒步骑自行车,不需要消耗汽油。乘公共汽车或火车旅行,比开私家车可以减少人均汽油消耗量。 培优 扶差 作业 1.作业本 4.3 低碳生活 板书 设计 4.3 低碳生活 (一)碳 排 放 (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三)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