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校园生物分布图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2.过程与方法: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合作意识和成果共享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难点: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 1.教法:课堂讨论法,启发法。 2.学法:调查法,信息收集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和教具】 1.媒体:微课,畅言教学通 2.教具:教师机,一份全班调查记录汇总表,校园平面图 每小组生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教学课时数:1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2分钟) 播放学生在校园里调查校园生物的视频,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课题。 观看视频,回答教师的提问。 这一节课需要学生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调查校园里的生物。这节课就是要将同学们的调查信息进行汇总,展示。 因此从回顾学生的准备活动开始导入这一节课。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3分钟) 安排各组汇报交流,将小组调查报告用手机拍下上传到大屏。 每组1名同学作为代表汇报。汇报内容:调查的区域,生物种类及其生活环境 设计意图:学会搜集信息,通过汇报交流信息。 整理分析调查信息:汇集小组调查结果形成全班调查表。(2分钟)? 指导学生汇总,提问:你能从汇总表里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汇总各组的调查结果。? 观察汇总表,获取信息。 学会整理信息,获取信息。 小组讨论如何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2分钟) 教师提出制作分布图需要解决的问题有:1如何表示生物?2如何表示不同的生活环境?? 学生讨论得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用编号和字母分别代表植物和动物的名称,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生活环境。 让学生意识到制作分布图的要点,形成清晰的思路。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15分钟) 底板是学校的平面图。学生只需要设置好上层的图标的颜色和编号代表不同的生物,就可以制作一张校园生物分布图了 组内合作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如何制作分布图。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观察、汇报、交流(3分钟) 提问:通过观察校园生物分布图,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我们还能发现更多的生物吗?? 学生观察自己制作的校园生物分布图,可以发现校园里生物种类的数量、分布情况和生活环境等信息。 学会看分布图,提取信息。并意识到我们由于观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发现的生物并不是校园生物的全部。 拓 展 (4分钟) 提问:如果将我们调查的范围扩大,生物种类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播放蜀峰湾生物分布调查视频。 观看视频,发现调查范围扩大,生物种类的数量会变多,生物分布更加广泛。 让学生能充分体会到“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中国稀有动植物的分布(2分钟) 我国的生物种类非常丰富,下面介绍几种珍稀生物,同学们认识这几种生物吗?它们生活在我国的什么地方?请同学们上黑板做知识配对。 观看PPT,听老师讲述,同学上黑板做知识配对题 认识我国的珍稀生物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通过做知识配对让学生加深印象,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危机。 课后延伸(2分钟) 欣赏世界珍稀生物的图片,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世界珍稀动植物和它们的分布的地方。 制作世界珍稀动植物分布图。 一方面可以了解珍贵动植物资源,另一方面进一步体会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意义。 总结交流(2分钟)? 总结:这节课我们在搜索校园的生物的基础上,通过记录和统计校园中的植物和动物的种类,用生物分布图描述、交流校园中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了解了世界珍稀动植物和它们分布的地方,同学们了解了“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生物与它所处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提问: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学习这节课的收获:学会了用识图软件识别校园中的植物;学会了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意识到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生物必须在它能够适应的环境中才能生存,我们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和谐。 交流观点,回顾这一节课的内容,加深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教学板书】 2、校园生物分布图 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