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难的方法获得结论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米饭、淀粉和碘酒反应时出现的现象。 教学难点 利用碘酒与淀粉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学用具 米饭、淀粉、碘酒和几种常见食物。 教学过程 一、互动引入 1.教师展示写有祝福语的白纸(由淀粉调制的液体书写),让学生观察。 2.问题:老师已经准备了祝福,为什么大家看不到呢? 3.教师通过变魔术的方法让祝福语显示出来(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 二、会变味的米饭 (一)品味米饭。 1.请大家吃一口米饭,先嚼两下。什么味道? 2.不要急着咽,多嚼一会儿,细细品味。 3.过一会儿,你们又尝出了什么别的味道吗? 4.还有谁也尝到了甜味? (二)米饭为什么变甜了 1.米饭的本来味道是甜的吗?(米饭刚吃到嘴里,并不甜,得嚼一会才甜,这说明了什么?) 2.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我们的唾液中有一种唾液酶,淀粉在唾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了麦芽糖,变成糖了当然就甜了。 3.让学生重复刚才的解释。 三、米饭、淀粉和碘酒 (一)观察淀粉 1.淀粉是我们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烹调用品,它究竟是什么样的?运用你的感官认真观察,看谁得到的信息多。 2.生观察淀粉。 3.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观察到的信息:我们用眼睛看它的颜色是—白色;状态是---粉末状固体;用鼻子闻---无明显气味;用手摸--光滑。 (二)淀粉上滴碘酒 1.刚才我们观察了淀粉的外观,同学们在淀粉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只用一小点淀粉,注意节约。 2.学生操作。同时师板书:淀粉遇到碘酒 3.你们发现了什么?(变色) (三)米饭上滴碘酒 1.在准备好的米饭上滴一滴碘酒,让学生观察。 2.学生操作。教师板书:米饭遇到碘酒 3.你们发现了什么?(变色) (四)小结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四、寻找淀粉的踪迹 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师课前准备马铃薯,白萝卜,胡萝卜,红薯,苹果,黄瓜。 含淀粉的食物 不含淀粉的食物 五、制作神秘的信件 用毛笔蘸淀粉调制的液体,在白纸上写下几个字,晒干后送给同学,让同学想办法让白纸上的字显示出来。(留作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米饭+唾液酶→麦芽糖 淀粉+碘酒→变色 米饭+碘酒→变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