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酸碱盐图像问题 知识点 1、看图技巧: 看坐标,即横、纵坐标的含义。 看起点,即自变量为0时,图像的起点位置。 看趋势,指自变量增大时,函数值的变化趋势。 看拐点,指趋势发生改变的点(如反应起始点或终点) 2、反应的优先性:在酸碱盐的反应中,酸碱中和反应具有优先性。 具体类型 ①PH变化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②酸碱中和反应 B点代表: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温度达到最高 M点(或最低点)代表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电导率最低 ③多溶质反应 直接生成沉淀:如向NaOH、BaCl2 的 后生成沉淀:如向HCl、CuCl2的 混合溶液中加入稀H2SO4 混合溶液中加入稀HCl 生成两种沉淀:向H2SO4、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 后生成气体:向变质的氢氧化钠 先气体后沉淀: 溶液中逐渐加入稀H2SO4 向HCl、CaCl2的 混合 溶液中加 入Na2CO3 ④金属相关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酸过量,金属等质量 金属过量 酸等量 酸逐渐滴入等质量的金属 金属与盐溶液置换反应 如:将足量的Fe粉加入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 针对练习 1. 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组合是(??? )D 序号 甲 乙 A 铜、锌的混合物 稀盐酸 B 表面部分生锈的铁钉 稀盐酸 C 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氯化钡溶液 D 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2.在含有H2SO4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BaCO3粉末至过量,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沉淀的质量(m1)与加入BaCO3粉末的质量(m2)的关系的是(??? )C A .B .C .D . 3. 某同学查阅资料获知: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该同学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甲、乙两个烧杯中并插入导电传感器,往甲杯中滴加稀硫酸,往乙杯中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A曲线对应的是乙烧杯溶液导电性 B .A曲线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一直在减小 C .B曲线对应的烧杯中溶液始终为红色 D .B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始终比A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强 4.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a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B .b点所对应的X值为53 C .c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 D .图中o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5.在实验室,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横轴)与混合液中溶质质量(纵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A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O4=Na2SO4+2H2O B .B点的溶质有3种 C .BC段质量减少的原因是因为生成了沉淀 D .CD段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6.取一定量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测得该溶液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a点和d点处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CaCl2和NaCl B .ab段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沉淀产生 C .bc段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D .cd段pH上升的原因是Na2CO3溶液增多 7.向盛有100 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____克。 30%。 29.4 8.为了探究石灰石的纯度(假设样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称取20g石灰石样品等分为4份(编号为①②③④)每份样品分别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样品编号 ① ② ③ ④ 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 45 8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4 3 1 1 (1) 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 。80% (2) 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7.3% (3) 将编号③所得溶液过滤,取滤液,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使其充分反应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求m的值是多少?45 9.现有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2SO4和MgSO4的质量分数,设计图甲实验方案,并得到图乙有关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乙中,ab段表示的是混合溶液中的 (填化学式)与NaOH发生反应。H2SO4 (2) 请计算该混合溶液中MgSO4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12% (3) 在向100g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请画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图。(在图丙的坐标图中作图) 10.向34.2g的Ba(OH)2溶液中先后滴加质量分数为8%的CuSO4和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溶液,滴加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a点对应溶液pH7 (选填“>”“=”或“<”)。 (2) 通过计算确定加入的CuSO4溶液质量为多少? (3) 原Ba(OH)2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20g 10% 金属相关 1.把等质量的X、Y、Z三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再把金属Z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B A .Z>X>Y B .X>Z>Y C .X>Y>Z D .Y>Z>X 2.将等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确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能的是( ???)D A .B .C .D . 3.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 .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 B .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C .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D .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 4.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5.某容器中盛有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向容器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当溶液中溶质种类为2种时,容器中的金属单质一定为2种 B .当溶液中溶质种类为1种时,容器中的金属一定能和盐酸反应 C .a~b段溶液减少的质量为该阶段反应生成Ag的质量减去参加反应Zn的质量 D .b~c段溶液增加的质量为该阶段参加反应Zn的质量 6.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逐渐加铁粉,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变化与加入铁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a点时,溶液中有三种溶质 B .b点时,固体中有两种金属 C .往b-c段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D .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7.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 .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 .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 D .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 则m1>m2 8.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別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见右图,分析图象所得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C A .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Mg>Fe>Zn B .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Mg<Fe<Zn C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Zn>Fe D .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n 9.将质量相等的铁和锌分别加入到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中,下列图像表示的关系正确的是(??? )D A .B .C .D . 10.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C A .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 .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 .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 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 .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同时定量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11.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当硫酸铜过量时生成铜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甲图所示,当锌粉和铁粉都过量时生成铜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乙图所示,请回答: (1) 下列对于甲乙两图理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可多选)。ACD A .甲图中反应结束后生成铜固体的质量与反应物中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有关 B .乙图中反应快慢与反应物中金属化合价有关 C .甲图中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D .乙图中反应快慢与反应物中金属活动性有关 (2) 在丙图上画出铁粉与足量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与硫酸铜溶液质量的关系图。 要求:通过计算并在图中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计算结果保留1位少数)。 ?(Fe+CuSO4=FeSO4+Cu、Zn+CuSO4=ZnSO4+C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