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能量与机械能 一、知识梳理 1.认识能量及转化 1)常见的能有:动能、势能(动能和势能总称机械能)、内能(热能)、太阳能、化学能(生物质能)、光能、核能、电能、地热能、潮汐能。 2)、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各种形式的能量会发生相互转化。 3)、常见现象的能量转化: (1)雪崩: 势能转化为动能 (2)人造卫星: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青蛙跃起扑食的过程: 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和势能 (4)胶片感光成像: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5)特技跳伞: 势能转化为动能和热能 (6)森林火灾: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7)植物生长: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8)水电站(工作时):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总称机械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决定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2)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实验装置 探究过程 让同一钢球A先后从斜面上的不同高度滚下,分别记下物体B被推动 的距离。 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自由滚下,分别记下 物体B被推动的距离。 实验现象及分析 质量相同的钢球,斜面上高度放的越高,B被推动的距离越远。 从斜面上同一高度,质量越大的钢球推动B运动的距离越远。 公式 实验结论: (1)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越大。 (2)在运动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越大。 3)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决定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 4)影响物体势能大小因素(实验) 实验装置 其中A、B质量相等,A、C高度相等 探究过程 让钢球A、C同时从相同高度静止落下,分别记下下陷深度。 让钢球A、B从不同高度静止落下,分别记下下陷深度。 实验现象及分析 质量相同的钢球,高度放的越高,下陷深度越深。 同一高度,质量越大的钢球,下陷深度越深。 公式 5)弹性势能: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同一弹性物体在一定范围内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多,反之,则越小。 3.动能势能间的转化 1)单摆:单摆的摆锤从最高点摆向最低点时,位置越来越低,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从最低点摆向最高点时,位置越来越高,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滚摆:如图把一个滚摆悬挂起来。用手捻动滚摆,使悬线缠在轴上,将滚摆升高到最高点,然后放手。 请说出它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高处滚下的小球 小球在A点具有重力势能、B点具有动能和最小的重力势能、C点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D点具有重力势能 4)拉长的皮筋 当橡皮筋拉长时,橡皮筋就储存了弹性势能;放手后橡皮筋就会飞出去而具有动能 5)人造卫星:卫星由近地点运动到远地点的过程中,高度增大,势能增加。远地点的速度较小,动能减小。 6)小球与弹簧 小球从斜面滚下后具有动能,当接触到弹簧后,小球速度逐渐变小直至为零,同时弹簧被压缩,弹性势能逐渐变大; 弹簧将小球弹回,弹簧恢复原状,弹性势能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小球动能逐渐增加。 7)机械能守恒 在上升实验中,能量都发生了转化,那么,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单摆是否一直来回摆动,滚摆一直上下滚动,小球是否能一直运动下去? 在理想状态下(物体只受到重力和弹力时,不计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时:我们就说:机械能守恒 在实际情况下,往往会受到阻力(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机械能不断减少;即机械能不守恒。 考点 1.认识能量 例题1.人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间接利用了(?? )D A.?地热能?????????????????????????????????B.?海洋能??????????????????????????????????C.?电能?????????????????????????????????D.?太阳能 2.下列各物体中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C A.?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汽车?????????????????????????????????B.?地面上被压缩的弹簧 C.?空中飞行的子弹?????????????????????????????????????????????????D.?拉长的弹弓的橡皮条 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可见光具有能,不可见光不具有能??????????????????????B.?人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 C.?燃料提供了汽车运动所需的能量?????????????????????????D.?声音也具有能量 2.请在横线上填写下列物体所具有的能 (1)在马路上奔驰的汽车? ; (2)给小灯泡供电的电池 ; (3)我们每天吃的米饭?? 。 机械能;化学能;化学能 2.动能与势能的理解 例题1如图所示,小车沿斜面匀速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小车的动能( )C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2.质量相等、半径相同的铅球、铁球和铝球,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它们具有的势能是( )D A. 铅球最大 B. 铁球最大 C. 铝球最大 D. 一样大 3.下列物体不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C A.?被压紧的弹簧???? ?B.?被撑竿跳运动员压弯的撑竿? C.?从拉弯的弓中射出的箭??? ??D.?发生形变的蹦床 变式训练1.跳远运动员为了取得好成绩,往往要快速助跑,这是为了( B ) A.增大惯性 B.增大动能 C.增大势能 D.增大冲力 2.质量相同的铁球和木球,木球的速度比铁球的速度大,将它们的动能相比则( B ) A. 铁球的动能大 B.木球的动能大 C.两球的动能一样大 D.无法比较 3. 如图是农用扬场机的示意图,谷物脱粒后,谷粒、糠皮及少量碎石沙粒的混合物在快速转动的轮W和皮带B的带动下被抛出,谷粒、糠皮及碎石沙粒落地的远近不同,形成1、2、3三堆,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其中1是,3是 。 其分离的原因是:①从惯性的角度分析: ; ②从能量的角度分析: 。 糠皮 碎石沙粒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4.质量较大的鸽子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 A ) A.燕子比鸽子飞得快 B.鸽子比燕子飞得快 C.燕子比鸽子飞得高 D.鸽子比燕子飞得高 5.两个相同的湿皮球甲和乙,分别从不同的高处静止向地面释放,落地后反弹上升,分别在地上留下球印是a和b(如图所示),则ha hb(填“> 、 < 、 =”)< 6.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是0~10 N,在这个弹簧测力计下分别挂5 N和3 N的物体时,两次弹簧测力计上的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进行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两次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相同 B.第一次比第二次具有的弹性势能大 C.第一次比第二次具有的弹性势能小 D.无法确定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与机械能守恒 例题1.如图所示的情景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是(?? )D A.?箭离开弓的过程?????????B.?运动员撑起的过程 C.?杠铃被举起的过程??? ?D.?运动员下落的过程 2.如图所示,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小球每次均从斜面A点自由滚下,分别经过图中a,b,c各位置,关于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描述错误的是( C ) A. 从a到b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在b,c处重力势能相等 C.从a到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在a处动能最大 3.如图所示,甲、乙和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在离地同一高度处以大小相等的速度v,将三个球分别竖直向下、竖直向上和水平抛出。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计能量损失,则(?? ) D A.?抛出时甲球的机械能大于其他两个球 B.?抛出后乙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再减小 C.?第一次落地时甲球的动能最大,丙球的动能最小 D.?落地后第一次反弹到最高点时甲、乙两球的高度相同 4.如图所示,小妍把铁球拉近刚好贴着自己的鼻子,松开手后,头保持不动,铁球由 a 点沿弧线 abc 运动到 c 点,然后从 c 点往回舞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球位于 c 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 .铁球位于 b 点时势能最大 C .铁球摆回时不可能碰伤鼻子 D .改用铜球会碰伤鼻子 5.如图AOB是光滑轨道,A点的高度H大于B点的高度h,让小球由A点静止开始自由落下,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 ) C A .a B .b C .c D .d 变式训练 1.小明同学骑电动平衡车匀速下坡时,对该同学的机械能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B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 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不变????????????????????????????????????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2.立定跳远时的动作分解如图,在此过程中运动员(?? )D A.?上升时,动能减小,势能减小?????????????????????????????B.?上升时,动能增大,势能增大 C.?下落时,势能增大,动能减小?????????????????????????????D.?下落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3.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空中某一高度匀速飞行,并且向下喷洒农药时,说法正确的是(??D ) A.?只有动能不变?????????????B.只有?重力势能不变?????????C.?机械能总量不变?????????D.?机械能减少 4.11.2018年1月9日,“德清一号”卫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它是我国首颗以县域冠名的卫星,主要围绕测绘、交通、水利、环保、农业、统计等多个行业提供遥感应用服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 “德清一号”环绕着地球运动是受平衡力的作用 B.?“德清一号”太阳能电池阵帆板将太阳能转化电能 C.?“德清一号”离地球越近,动能越大 D.?“德清一号”离地球越远,重力势能越大 5.下图所示的链球、铅球、铁饼和标枪都是亚运会的田径项目,当把这些物体斜向上抛出后,不计空气阻力,则这些物体从被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 )C A.?物体的动能一直增大,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物体的动能一直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C.?物体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6.下列四幅图的观点中(不计摩接),分析正确的是(? )D A .图甲中,跳高运动员腾空跃到最高点时,他具有的动能为零 B .图乙中,在下降过程中滚摆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 .图丙中,百米赛跑时运动员体内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D .图丁中,套圈由a到b再到c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7.小红在操场上将一皮球抛出,皮球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D A .皮球在a、c两点时动能相等 B .皮球在b点时的机械能最大 C .皮球由a到b时,动能逐渐增大 D .皮球由c到d时,机械能一直减小 8.如图所示,两个内壁光滑、半径不同的半球形碗位于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两碗口处于同一高度。现将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从两个碗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当两球分别通过碗的最低点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 .两球的速度各自达到最大值 B .两球具有相同的惯性 C .两球的机械能相等 D .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9.网球落到水平地面后又会跳起来。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记录一只网球落地后运动过程的照片,? 照片中位置1和位置2高度相等,位置3高于位置1和2。则(??? ) B A.?该网球在位置1、2和3的机械能相等 B.?该网球在位置1、2和3,位置3的动能最小 C.?该网球在位置1、2和3,位置3的重力势能最小 D.?该网球在位置1、2的机械能相等,在位置3的机械能最大 实验探究 例题1.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改变小车质量多次进行试验 B. 实验中要尽量保持水平面光滑 C. 让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D. 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 2.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是因为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兴趣小组决定对超载超速问题进行一次模拟探究,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模型,代替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如图,将小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三次实验,其中h1=h3>h2,mA=mB?(1) 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 表示; (2) 研究超载带来的危害时,选择甲、乙、丙三次实验中的 进行比较; 甲丙 (3) 为比较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兴趣小组利用上述器材进行定量研究。得到数据如下表: 小球 质量/克 高度/厘米 木块滑动距离/厘米 A 10 5 10 B 20 5 18 C 30 5 29 D 10 10 38 E 10 15 86 已知小球在斜面上的起始高度增加一倍时,它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增大近50%,请根据上表数据分析,货车超载50%与超速50%两者相比,潜在危害较大的是 。 [第1空]超速50% 变式训练1.在“研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不同小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释放,到达斜面底部时的动能大小都相同 B.?水平面上物体A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越大。说明撞击时小球具有的动能越大 C.?小球从斜面上越高处释放,物体才就被推得越运,说明动能大小与所处高度有关 D.?小球从斜面上释放到与物体A共同静止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学习了“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后,小军开展了如图甲的实验: 步骤一:让铁球甲从斜面E点静止滚下,打到A处木块,推动木块; 步骤二:让铁球甲从斜面F点滚下,打到A处相同的木块,推动木块; 步骤三:换一铁球乙(m乙>m甲)从斜面上F点静止滚下,打到A处相同的木块,推动木块。 (1) 铁球动能的大小事通过 来反应,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 实际操作中,小军发现几次木块并未发生移动,对此你建议的改进方法是 (3) 为了让质量不同的甲、乙两球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有同学认为可以不用让两球都从E点滚下,而是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只要每次让两球压缩弹簧到同样的形变程度后自然释放即可。不考虑各种能量损耗,该方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知识拓展 机械能转化过程中动能最大位置问题(以蹦极为例) 位置 受力 速度 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起点 G 0 0 最大 0 A点(绳子原长度) G ↑ ↑ ↓ 0 B点(速度最大) G=F 最大 最大 ↓ ↑ C点(最低处) G<F 0 0 最小 最大 O-A:重力势能→动能 A-B: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B-C: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结论:受力平衡处=动能最大处 1.如图是蹦床运动员落在弹簧床面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A.?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刚接触蹦床时,速度最大 B.?运动到最低点时,床对运动员的作用力等于运动员对床的作用力 C.?运动到最低点时,床对运动员的作用力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D.?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 2.弹跳杆运动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金玩弹跳杆时由最低位置上升到最高位置的过程,其中b是弹簧处在原长的状态,针对此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C A .a→b,小金的机械能不断增加,在b时动能最大 B .b→c,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金的重力势能 C .在a状态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人的动能最小弹簧 D .在c状态时小金受力平衡,故速度为零 3.如图将一小球置于一弹簧的上方,放手后,小球向下运动,到达A位置小球刚好与弹簧接触,到达B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则对于此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从A到B位置过程,小球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B .从A到B位置过程,小球受到弹力一直变大 C .从A到B位置过程,小球的速度一直在变小,到B位置为零 D .从A到B位置过程,小球开始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后来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 4.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甲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 .从A点到B点过程中运动员减速下落 B .从B点到C点过程中运动员动能增大 C .t0时刻运动员动能最大 D .运动员重力大小等于0.6F0 5.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将一小物体m连在弹簧上,并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恒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物体从A到B动能越来越大,从B到C动能越来越小 B .物体从A到B动能越来越小,从B到C所受合力不变 C .物体从A到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从B到C动能一直减小 D .物体在B点动能最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