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光和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光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中内容是这样安排的。第1—4课研究光的传播特点(路径、反射),第5—7课研究阳光强弱和温度的关系。《光和影》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本课到第四课将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特点 。认识光的传播特点从观察影子开始,因为影子的许多特点,比如说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等现象,显示了光的传播是直线的。本课教学思路:影子的长短和方向这个活动是第一个活动且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第二个活动影子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已经有了前一个活动的基础,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验证猜想。第三个活动影子的形状由于活动时间有限,只做简单的探究。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影子的产生和特点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知道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和物体,影子随着光的改变而改变,等等。但是他们的这些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通过科学探究实验,实际地去观察、整理数据、去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规律。在完善概念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 教 学 目 标 科学概念 :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物体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 1、利用课桌上的材料,自主设计能形成影子的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2、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指导学生认识影子形成的条件;通过图片和结合生活实际知道什么是光源.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影子的特点. 教学 准备 教师演示:课件、手电筒、长方体橡皮 分组实验:手电筒、长方体橡皮、记录表 教学 时间 一课时 活动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意图 一、情境导入 1、 视频:手影戏 提问:这是什么表演? 2、出示各种手影图片,学生玩手影游戏 3、提问: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生猜测 4、出示课题 二、新知探究 (一)、探究影子的形成需要的条件 1、设计实验 要求:利用桌上的材料,分小组设计一个能看见影子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师行间辅导。 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请一个小组上台演示。 2、讨论影子形成的条件 谈话: 你们为什么要选择手电筒呢? 为什么选择小木方呢? 讲述:像这种可以遮挡光线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遮挡物。如果没有遮挡物能形成影子吗?大家试一试。 学生演示撤离遮挡物。 谈话:你们选择的白纸有什么作用? 讲述:白纸可以把影子呈现出来,像这种可以呈现影子的物体,我们叫做屏。 小结提问;影子的形成究竟需要哪些条件呢? 出示课件:光、遮挡物、屏 (二)、认识光源 1、看图认识光源 提问:(出示课件:光照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体都在发光。) 还有什么发现呢? 引导:这些物体的光是自己发出的,还是别的光照射到他们身上的? 讲述:像这种正在发光,而且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例举光源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光源呢? 重点引导月亮不是光源。(出示课件:月亮图) (三)、影子的特点 1、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的关系 (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老师拍摄的照片,快速找出里面的光源、遮挡物、屏分别是什么? (太阳是光源,树是遮挡物,地面是屏) 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不同时间的影长一样吗?(中午树影短,早晚树影长) 分组实验 阅读实验一的实验方法。 讨论实验注意事项。 小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 小组汇报:光源直射时,影子短,光源斜射时,影子长,斜射程度越大,影子越长。 出示课件: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 板书填空:影子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 2、影子的大小和光源的关系 师表演手影游戏:老鹰越飞越远 提问:老师在玩手影游戏的时候,你们有什么发现? 影子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当光源靠近遮挡物时,影子就变大。当光源远离遮挡物时,影子就变小。) 出示课件:光源靠近遮挡物时,影子就变大。当光源远离遮挡物时,影子就变小。 学生实验,填写实验记录。 出示课件: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遮挡物的距离有关。 板书填空:影子大小和光源到遮挡距离有关 3 、影子的形状和光的关系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子的长短、大小和光的关系,那影子和光还有什么秘密,大家想知道吗?我们继续探索。 (出示长方体橡皮)请看,这个侧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如果用手电光去照射这个侧面,大家猜一猜它的影子会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猜测。 生上台演示。 分组实验:换一个侧面试试。 讨论:大家有什么发现呢? 小组汇报。 出示课件:影子的形状和遮挡物侧面形状有关。 板书填空:影子形状和遮挡物侧面形状有关 (四)、投影的介绍 讲述:像这种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讨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投影的原理呢? 出示课件:各种投影图片 三、全课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同学们收获真不少。让我们最后一起来感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点火仪式上,投影带给我们那美好的时刻。(播放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点火仪式) 五、课外延伸 1、玩手影游戏。 2、了解3D投影技术。 六、板书设计: 1、光和影 影子形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影子的变化: 影子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 影子大小和光源到遮挡距离有关 影子形状和光源照射的遮挡物侧面形状有关 游戏导入,激发学习积极性,同时引发问题思考。 设计实验,调动学生创造力。 举例认识光源,通过实例理解发光但不是光源的物体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部分,有层次的知识铺垫和实验要求,为规范做实验打好基础 独立阅读实验方法,生演示后在分组实验,提高实验效率。 。 师表演手影游戏鹰越飞越远,有趣直观,实验现象明显。 联系生活中的各种投影应用,开阔视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