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认识矿物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 2、认识一些矿物的性质。 3、能按一定的分类标准给矿物分类。 4、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5、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几个方面认识一些矿物的性质。 难点:区分透明与半透明的矿物。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常见岩石,知道了一些岩石的特点。(出示矿物标本)现在请你观察实验盘中的这些岩石有什么特点?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观察?(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色泽等方面观察) 2、学生讨论,观察。 3、交流观察结果。 4、根据学生交流结果,引导学生理解“矿物”概念:大自然中,这些成分集中且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矿物。(板书:矿物) (二)认识常见的矿物 1、过渡:我们观察的这些岩石都是矿物,有谁认识这些矿物? 2、学生思考、回答。 3、出示这些矿物图片,认识常见矿物。 (7)石墨、(8)方铅矿、(10)赤铁矿、(11)云母、(12)方解石、(13)石膏、(15)滑石、(16)萤石。 4、学生认识矿物。 (三)理解岩石和矿物的关系 1、谈话:(出示花岗岩)这是什么?现在我们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下花岗岩,看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2、学生分组观察,讨论。 3、交流、汇报。 4、小结:花岗岩里面有白色、肉红色、黑色的颗粒。这些颗粒就是矿物。白色的矿物是石英,肉红色的矿物是长石,黑色的矿物是云母。它们是构成花岗岩的的“积木”,共同组成了花岗岩。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四)认识矿物的性质 1、过渡:矿物的种类十分丰富,除了我们刚才认识的矿物,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矿物。那么它们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板书:认识矿物的性质) 2、谈话:你们认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矿物? 3、学生讨论、交流。 4、提问: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分别应该怎样研究? 5、揭示实验方法。 (1)认识矿物的颜色:在科学上是以矿物在无釉白瓷板的划痕颜色为标准。 (2)认识矿物的透明度:可把矿物分为三类,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3)认识矿物的光泽:可以用“像……一样……”的词语去描述;也可用“有”“无”光泽来描述。 (4)认识矿物的硬度: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刃、玻璃来判断矿物的硬度。 (5)认识矿物的形状:选择有代表性的矿物,例如石英和萤石。 6、学生分组观察,并作记录。 7、交流、汇报。 (五)了解矿物的用途 1、谈话:矿物的各种性质决定了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请你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人们分别用了这此矿物的什么特征? 2、学生讨论、交流。 3、阅读教材,了解矿物用途。 (六)总结 1、学生谈学习本课收获。 2、教师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