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摆的研究 课 题 五年级下册科学《摆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感受到探究摆的快乐。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如钟摆、秋千、摇篮等,“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但他们不知道摆动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这一问题是具有挑战性的,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教学重点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并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对比实验中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 电子表、铁架台、棉线、塑料小桶、不同重量的重物、夹子、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导入 发现问题 1、计时比赛,看看哪些计时员能够最精确的计时15秒,误差最小。 2、利用老师提供给你们的材料,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组装一个摆,并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3、复习: 从出发点摆过去再摆回来,完成一个周期算一次。 4、各组汇报摆的次数。 5、教师统计各组数据 6、问:我们看一下刚才各组测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的? 1、计时比赛。 2、组装摆,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3、发现问题:为什么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次数不一样?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1、提问:我们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的次数不一样,猜测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教师把学生们的猜测逐一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选择其中一个因素,和学生共同制定研究方案。 4、选择学生助手,一起完成演示实验。 5、组织学生讨论制订计划,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汇报,修正计划。 教师补充实验注意事项:(1)每次实验保持除摆幅以外的其他因素不变(最好由一人专门负责摆的摆动和计时) (2)每个重量多次测量并记录。 (3)摆动幅度不要太大(摆幅应小于80度)。 (4)把实验过程中的发现记录在表中。 1、学生提出各种假设。 2、学会制定研究方案并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规范。 3、学生分组自行讨论、制订、汇报研究计划。 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验证 汇报总结 1、请各个小组根据你们的计划,完成研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如果还要实验材料可以向老师要。 2、小组实验,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3、汇报结果。汇总得出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4、问: 摆的运动规律与你们原来想象的一样吗? 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今天的发现吗? (摆的快慢只与摆绳的长短有关,与摆锤、摆幅无关;摆绳长,摆摆动得慢,摆绳短,摆摆动得慢。) 小组实验,做好记录(提前分工:计时员、记录员、材料员、组长,明确责任) 以组为单位组织汇报。 你们的假设是什么? (2)通过实验你们搜集到了什么数据? (3)分析数据你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知识拓展 引发新疑 教师出示两个摆,摆绳长度相同,重物长度不同,推测: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 集体测定 3、 根据测定的数据,我们有什么新发现?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1、根据已有知识判断,并集体测定摆动次数。 2、思考出现的新问题。 板书设计 摆的研究 摆 的 快 慢 摆幅大小 无关 与 摆线长短 有关 摆锤重量 无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