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重难点探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重难点07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方法探究一、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分析1.主要因素(内因)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因此,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2.外界因素(外因)(1)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2)催化剂: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适当的催化剂通常能极大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4)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气体的压强,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气体的压强,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5)固体表面积:固体颗粒越小,其单位质量的表面积越大,与其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6)反应物状态:一般来说,配成溶液或反应物是气体,都能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7)形成原电池,可以增大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速率。【特别提醒】1.催化剂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有的催化剂(正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的催化剂(负催化剂)能够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无特殊说明,通常所说的催化剂都是正催化剂。2.对于纯液体或固体物质,可认为其浓度为“常数”,它们的量的改变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固体反应物颗粒的大小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固体颗粒越小,其表面积越大,与其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3.由于压强的变化对固体、纯液体或溶液的浓度几乎没有影响,可以认为改变压强对无气体参加的反应的反应速率无影响。二、外界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具体认识(1)升高温度,不论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均加快。(2)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进行的程度。(3)增大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4)对于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体系压强,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则化学反应速率不变。(5)固体或纯液体反应物用量的增减,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改变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6)形成原电池反应,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充入“惰性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强增大,但容器体积不变,则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充入“惰性气体”,保持压强恒定容器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变慢3.“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常见变量外界因素主要有: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等确定变量根据实验目的,研究某个变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其它外界因素不变,再进行实验定多变一探究时,先确定一种变量,保证其它外界因素不变,看这个变量与探究的问题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样依次进行,从而得出每种因素改变的影响结论数据统一要注意控制数据,使变量统一,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特别提醒】多个因素影响反应速率变化要看主要因素:例如: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图像如下图,由图像可知氫气的生成速率随时间先由慢到快,然后又由快到慢。反应体系中硫酸所提供的氢离子浓度是由高到低,若氢气的生成速率由其决定,速率的变化趋势也应由快到慢,反应前半程的原因只能是温度所致,锌与硫酸反应时放热,体系温度逐渐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一定时间后,硫酸的浓度下降占据主导地位,因而氢气的生成速率随时间先由慢到快,然后又由快到慢。典例剖析已知反应,为研究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因素,在不同条件下进行4组实验,Y、Z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X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实验②、④只改变一个条件,则由实验②、④得出结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若实验①、②只改变一个条件,则由实验①、②得出结论: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若实验②、③只改变一个条件,则实验③使用了催化剂D.0~10min内,实验③的平均速率v(Y)=0.04mol/(L·min)【答案】D【解析】A.若实验②、④只改变一个条件,实验②、④两组实验,X的起始浓度相同,温度由第②组实验的800℃升高到820℃,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说明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A选项正确;B.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实验①、②两组实验,温度相同,随着反应为X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选项正确;C.实验②、③两组实验,X的起始浓度相等,温度相同,平衡状态也相同,但实验③达到平衡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说明实验③使用了催化剂,C选项正确;D.在0~10min内,实验③的平均速率v(X)=(1.0mol/L-0.6mol/L)÷10min=0.04mol/(L·min),因为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Y)=0.02mol/(L·min),故D项错误;答案选D。精选习题1.(2020·衡水市第十三中学高一月考)少量铁粉与100mL0.1mol/L的稀盐酸反应,若想减慢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①加H2O ②加NaOH固体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CH3COONa固体 ⑤加NaCl溶液 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⑦加NaNO3溶液A.①⑤⑦B.③⑥C.①②⑤D.①④⑤【答案】D【解析】①加H2O,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氢气的量不变,故正确;②加NaOH固体,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氢气的量可能减少,故错误;③滴入几滴浓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错误; ④加CH3COONa固体,生成醋酸,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氢气的量不变,故正确;⑤加NaCl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氢气的量不变,故正确;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的氢气减少,故错误;⑦加NaNO3溶液,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不生成氢气,故错误;正确的有①④⑤,故选D。点睛:明确常见的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中注意铁粉少量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由铁粉决定为解答的易错点,易多选②⑦。2.(2020·河北省高一期中)将久置在空气中的锌粒投人稀硫酸中,测得锌粒和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H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A.O→a段由于是锌粒表面的氧化物与酸的反应,所以未产生气体B.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大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C.c时刻反应生成的H2的量最多D.c时刻之后产生氢气的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c(H+)减小【答案】C【解析】A.久置在空气中的锌粒,表面有氧化物,开始时锌粒表面的氧化物与硫酸的反应,不产生气体,A正确;B.锌与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所以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大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B正确;C.该图是氢气的速率v(H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c时刻产生H2的速率最快,不是产生H2的量最多,C错误;D.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所以c时刻后反应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H+浓度减小,D正确;故答案为:C。3.(2019·江苏省常州田家炳高中高二月考)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编号金属(粉末状)酸的浓度酸的体积反应温度A0.1molMg6mol/L硝酸10mL30℃B0.1molMg3mol/L盐酸10mL60℃C0.1molFe3mol/L盐酸10mL60℃D0.1molMg3mol/L盐酸10mL30℃【答案】B【解析】硝酸和镁反应不生成氢气,所以排除A选项。镁的金属性比铁的强,所以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镁比铁的反应速率快,反应速率B>C;在相同的条件下,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速率B>D,因此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B,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活泼金属反应一般不放出氢气。4.(2019·黑龙江省高一期中)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到两份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过量的稀硫酸中,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列各图为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a、b中的Zn的质量相同,稀硫酸是过量的,所以Zn无剩余;又a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与Zn反应生成Cu和硫酸锌,消耗Zn,使Zn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减少,同时形成铜、锌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所以a曲线先反应完全,所需时间较少,但生成的氢气的体积少于b。答案选A。5.(2020·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一期中)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如图所示。在下列因素中,能影响此反应速率的因素是()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图中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发生的反应为:Mg+2H+═Mg2++H2↑,①开始盐酸的浓度较大,反应速率较快,但反应后期温度较高而反应速率逐渐变小,说明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说明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故①符合题意;②由反应可知Mg参加反应,开始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但随反应的进行,接触面积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②符合题意;③开始反应时浓度最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逐渐减小,如果不考虑气其它因素,反应速率应逐渐减小,但开始阶段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则反应速率加快,说明温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故③符合题意;④因Cl-不参加反应,Cl-的浓度增大或减小都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且该反应中Cl-的浓度不变,故④不符合题意;即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为①②③,故选C。6.(2020·山东微山县第二中学高二月考)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A.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无现象。若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一段时间后,由于形成原电池,可看到有氢气生成B.将除去氧化膜的相同大小、相同质量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盐酸反应,前者速率大于后者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根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D.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与相同浓度盐酸反应时,粉末状的反应速率快【答案】A【解析】A、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加入硝酸银之后,酸性环境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比银离子氧化性强,首先将铜氧化,生成的是一氧化氮,不是氢气,A错误;B、镁比铝活泼,所以相同质量的镁、铝和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镁的反应速率快,B正确;C、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作催化剂,所以加入二氧化锰后,反应速率会加快,C正确;D、粉末状的大理石比块状的大理石和盐酸接触的面积大,所以反应速率更快些,D正确;答案选A。7.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若图甲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C.用图乙所示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为检查图乙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答案】B【解析】A.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实验现象有关,反应越剧烈,产生气体的速率越快,产生气泡越快,A正确;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这里是加快速率,若图甲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氯化铁比硫酸铜催化效果好,因二者所含的阴离子不同,要证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还要使选择的试剂中阴离子种类相同,B错误;C.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表示,该装置可通过注射器活塞的位置变化看生成气体的体积,C正确;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般是利用气压的原理,在图乙装置中,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的活塞拉出一定距离,过一段时间后再松开活塞,如活塞回到原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漏气,D正确。答案选B。8.(2020·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高纯度纳米级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2H2O(g)2H2(g)+O2(g)?H>0,实验测得反应体系中水蒸气浓度(mol·L-1)的变化结果如下:序号时间/min01020304060①温度T1/1号Cu2O0.05000.04920.04860.04820.04800.0480②温度T1/2号Cu2O0.05000.04900.04830.04800.04800.0480③温度T2/2号Cu2O0.05000.04800.04700.04700.04700.047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的温度T2高于T1B.2号Cu2O的催化效率比1号Cu2O的催化效率高C.实验①前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O2)=7×10ˉ5mol·Lˉ1·minˉ1D.等质量纳米级Cu2O比微米级Cu2O催化效率高,这与Cu2O的粒径大小有关【答案】C【解析】A.从表中③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水蒸气的浓度变化大,反应速率快,说明实验时的温度T2高于T1,故A正确;B.②中反应速度比①快,2号Cu2O的催化效率比1号Cu2O的催化效率高,故B正确;C.实验①前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v(O2)=1/2v(H2O)=3.5×10ˉ5mol·Lˉ1·minˉ1,故C错误;D.①②化学平衡状态未改变,反应速率加快,则是加入了催化剂,催化剂的活性越高,速率越快,在相等时间内,②中水蒸气的浓度变化比①快,②中催化剂微粒更小,表面积更大,等质量纳米级Cu2O比微米级Cu2O催化效率高,这与Cu2O的粒径大小有关,故D正确;故选C。9.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容器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ABCDEF4mol·L-1H2SO4溶液/mL30V1V2V3V4V5饱和CuSO4溶液/mL00.52.55V620H2O/mLV7V8V9V10100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V6=____,V9=____;?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____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____色;?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答案】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比表面积等301017.5灰黑暗红当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解析】(1)分析实验中涉及的物质:Zn、CuSO4、H2SO4,其中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2个: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2)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则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还有: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增大锌粒的比表面积等。注意H2SO4浓度不能过大,浓硫酸与Zn反应不生成H2。(3)若研究CuSO4的量对H2生成速率的影响,则实验中除CuSO4的量不同之外,其他物质的量均相同,则V1=V2=V3=V4=V5=30,最终溶液总体积相同,由实验F可知,溶液的总体积均为50mL,则V6=10,V9=17.5。随着CuSO4的量增大,则附着在Zn片表面的Cu会越来越多,当Cu完全附盖Zn片时,Zn不能与H2SO4接触,则H2生成速率会减慢,且Zn片表面的Cu为暗红色。【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且融合了化学实验,易错点第(3)①小题,V1、V6、V9的求得,要注意分析表中数据。10.用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判断:(填“OE”、“EF”或“FG”,下同)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大,___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多。(2)ag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碳酸钙消耗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用实线表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g(a>b)粉末状碳酸钙与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碳酸钙消耗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用虚线表示。则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图象是___(填序号)。A.B.C.D.(3)为了减缓题述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中,你认为可行的是___(填序号)A.加入蒸馏水B.加入氯化钠固体C.加入硝酸钾溶液D.加入浓盐酸E.降温F.加入MnO2粉末【答案】(1)EFEF(2)C(3)ACE【解析】(1)分析题给t-V(CO2)图,OE、EF、FG三段,根据其曲线斜率以及曲线对应的CO2体积的变化值进行分析判断。(2)增大一定量固体的表面积,可增大反应速率,据此进行分析判断。(3)要降低反应速率,从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去考虑分析,包括:浓度、温度、催化剂、压强、接触面积等等。【详解】(1)反应速率越大,对应曲线在图象上的斜率就越大,所以EF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大;在EF段CO2体积变化也最大,即生成的CO2也最多;答案为:EF;EF;(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碳酸钙的质量更多。又因为a大于b,盐酸足量的情况下,最终消耗碳酸钙最多的是块状碳酸钙,故刚开始反应,虚线的斜率大于实线,最终消耗的碳酸钙质量应是虚线小于实线,C项正确;答案选C;(3)A.加入蒸馏水,相当于稀释了盐酸,盐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A项正确;B.氯化钠固体不参与反应,对反应速率没影响,B项错误;C.硝酸钾不参与反应,加入硝酸钾溶液相当于加水稀释盐酸,盐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C正确;D.加入浓盐酸,增大了盐酸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D项错误;E.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E项正确;F.MnO2不参与反应,对反应速率没影响,F项错误;故答案为:ACE。11.(2020·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高一月考)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酸性高锰酸钾与草酸(H2C2O4)的反应,记录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实验编号实验温度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0.6mol/LH2C2O4溶液H2O3mol/LH2SO40.05mol/LKMnO4①253.0V12.03.01.5②252.03.02.03.02.7③502.0V22.03.01.0(1)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当该反应以表中数据反应完全时转移电子数为______NA。(2)V1=_______mL。(3)根据表中的实验①、②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4)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填实验编号)(5)该小组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实际趋势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④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编号实验温度/℃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再加入某种固体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0.6mol/LH2C2O4H2O3mol/LH2SO40.05mol/LKMnO4④252.03.02.03.0MnSO4t①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②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________现象。【答案】(1)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0.00075(2)2.0(3)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4)②③(5)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褪色时间变短【解析】(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草酸过量,则高锰酸钾反应完全时转移电子数为,故答案为:;;(2)由控制变量法可知,总体积相同,则,故答案为:;(3)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答案为: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4)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故答案为:;(5)①其它条件相同,加入了MnSO4固体,由图可知提出的假设是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故答案为: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②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褪色时间变短现象,故答案为:褪色时间变短。12.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KClO3,溶液与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所用试剂为10mL0.1mol/LKClO3,溶液和溶液,所得数据如图所示。已知:。(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反应在0~4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2)某同学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在反应过程中,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某小组同学针对这一现象进一步探究影响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具体方法如表示。方案假设实验操作Ⅰ该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向烧杯中加入10mL0.1mo//L的溶液和10mL0.3mol/L的溶液,Ⅱ取10mL0.1mo/L的溶液加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再加入10mL0.3mol/L的溶液Ⅲ溶液酸性增强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分别向a、b两只烧杯中加入10mL0.1mol/L的溶液;向烧杯a中加入1mL水,向烧杯b中加入1mL0.2mol/L的盐酸;再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加入10mL0.3mol/L的溶液①补全方案Ⅰ中的实验操作:________。②方案Ⅱ中的假设为________。③除Ⅰ、Ⅱ、Ⅲ中的假设外,还可以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④某同学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思考,认为方案Ⅲ中实验操作设计不严谨,请进行改进:________。⑤反应后期,化学反应速率变慢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1)0.0025(2)①插入温度计②生成的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③生成的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④将1mL水改为1mL0.2mol/L的NaCl溶液⑤反应物浓度降低【解析】(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反应在0~4min内生成氯离子的浓度是0.010mol/L,所以平均反应速率;(2)①由于是假设该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因此需要测量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②方案I、Ⅱ相比较,Ⅱ中加入了少量氯化钠,所以方案Ⅱ中的假设为生成的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③由于反应中还有硫酸根离子生成,则除I、Ⅱ、Ⅲ中的假设外,还可以提出的假设是生成的硫酸根离子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④为防止氯离子对实验的干扰,则改进措施是将1mL水改为1mL0.2mol/L的NaCl溶液;⑤反应后期反应物浓度减小,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变慢。【点睛】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