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题目 饱和溶液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授课教师 工作单位 教学目标 能正确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 理解溶液结晶的两种方法:冷却结晶,蒸发结晶; 让学生体会本节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区分 难点: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2.两种结晶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多媒体 教学设计思路 从实际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再开展新课。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用复习导入 1.溶液的特点 均一,稳定,混合物 2.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 二.实验探究 1. 室温下,在烧杯中加入20ml水,用钥匙加入5g食盐搅拌,直至完全溶解。重复此操作直至食盐不能完全溶解 思考:怎样能使烧杯中未溶解的食盐溶解? 根据生活经验学生能回答出往烧杯中加水可使食盐完全溶解 2. 室温下,在烧杯中加入20ml水,用钥匙加入5g硝酸钾搅拌,直至完全溶解。重复此操作直至硝酸钾不能完全溶解 教师演示,给烧杯加热发现烧杯中中未溶解的硝酸钾完全溶解 三.本节重点,饱和溶液的概念 一定温度下 一定溶剂中不能在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四.教师引导,解决难点 1.如何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2如何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导入: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和上节课联系紧密 观察实验现象 温度一定,溶剂量一定,溶质质量如何变化 观察实验现象 温度变,溶剂量不变,溶质质量如何变化 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实验总结出饱和溶液的概念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5分钟 13分钟 10分钟 12分钟 板书设计 1.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升温,增加溶剂 2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