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授课班级:八年级授课时间:星期二课题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授课人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2.学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发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具、资料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透镜组件、光具座、蜡烛、课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备注一、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平面镜和凸透镜都是光学元件,而且知道平面镜可以成像,那么凸透镜是否也可以成像呢?二、新课讲授:(一)玩1.学生利用手中的凸透镜观察教科书的“物理”,让学生改变凸透镜到字的距离看有什么发现。2.师生共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二)探1.教师引导学生凸透镜成像情况可能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2.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组讨论交流怎样利用器材进行探究。3.教师演示如何摆放器材和调节器材以及如何进行实验操作。(1)摆放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同一直线上。(2)调节器材: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3)将凸透镜固定,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亮最清晰的像,记录物距、像距和像的情况。再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三)理1.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填写汇报数据、引导学生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实验结论。3.学生交流合作。4.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凸透镜成像的整个过程,同时进一步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整体规律。(四)用1.展示生活中的凸透镜。2.教师引导学生用所学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凸透镜的工作原理。3.教师通过作图体现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三、课堂总结:学生谈本节收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让学生初步体验凸透镜可以成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根据猜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规范实验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让学生懂得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社会通过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板书设计§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像距v u>2?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v>2?u正立、放大的虚像v>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