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熔化与凝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二节内容,安排在“温度和温度计之后”来学习,这一章内容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几乎每节教材都是从生活实际开始,引入新课,学习了知识之后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熔化与凝固》这一节是学学自然知识的延续,也是初中热学和高中热力学知识的基础,本节教材所采用的“实验----分析----比较----总结”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重点: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难点:晶体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描绘晶体熔化图像;据图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动手能力,形象思维比较好。学生喜欢动手,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但归纳总结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较为抽象的知识理解比较困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2、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4、会查熔点表。(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2、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三)思想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对科学实验勇于探索的精神;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3、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教法学法】教法:1、实验探究法;2、以实验、情景、问题为线索的启发式教学。?学法:?以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归类对比等方法学习知识。【教学流程】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6页“物态变化”部分,回答下列问题:【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物态变化”部分,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具体可以类比冰、水、水蒸气之间的变化):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学指导二:自学教材56-58页内容,8分钟后完成下列基础填空:1、固体分为和。叫晶体。叫非晶体。2、叫熔点。叫凝固点。3、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4、熔化要,凝固要。5、晶体熔化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种类的固体熔化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共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1011海波温度/℃404244464848484850525455石蜡温度/℃404143454648505254565860问题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关系),并结合实验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当温度上升到℃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换句话说:海波在一定的温度下,在熔化过程中热量,温度保持)。给石蜡加热,在整个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换句话说:石蜡没有一定的,在熔化过程中热量)。熔点(凝固点):熔化(凝固)条件:熔化特点:【教学反思】【当堂训练】1.物质从态变成态叫熔化,熔化要热。2.物质从态变成态叫凝固,凝固要热。3.图1图2图3图4图1是图像(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图2是图像(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图3是图像(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图4是图像(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拓展训练】8.如图2.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种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甲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9.某种晶体熔液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试分析:?(1)这是熔化图像还是凝固图像??????????????(2)这种晶体的熔点是多少????????????(3)这种物质固态时是什么名称????????(4)固液共存的时间有几分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