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继学习了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知道了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之后,对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的进一步探索。本课而且从能量的角度上建立了内能与机械能间的联系,将前面所学知识融为一体,相当于对本章的归纳。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进一步学习本课知识十分有利。但是,大多数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列举生活实例后,思维只停留在事实的本身,不会主动去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不会用准确的语言加以解释。面对这一点,需要教师巧妙、合理的设置一些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对现象分析,揭示现象发生的原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弄清其实质为内能与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学习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知道利用内能做功在实际中的应用;知道热值的概念,会利用公式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过程与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合理引入课题;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借助模型和动态多媒体课件,展示汽油机的工作过程;通过探究活动,理解热值的物理含义及其定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了解热机的发展历程,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知道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重要应用,建立热值的概念,会利用公式进行相关计算。难点:会分析和解释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生活实例,熟悉汽油机工作过程,理解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视频播放:正在高速行驶中的汽车,紧急刹车后,车轮在地面滑动冒出浓烟;提出问题:为什么汽车在刹车后,车轮温度会升高?视频播放:火箭发射点火后,出现浓烟、白雾、红光,上升速度越来越快。提出问题:燃料是怎样使火箭发动机工作的?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探究活动:①进行空气压缩引火实验,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思考并回答问题:现象:在厚壁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压下,会看到棉花燃烧了.问题引导:棉花的燃烧能说明什么?空气的内能为什么增大了?此过程中是利用什么方式做到的?(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分析:棉花燃烧说明了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由于消耗了活塞运动的机械能,此过程是利用活塞对空气做功实现的.②用手反复弯折铁丝,使学生感受弯折处的温度,说出感觉,思考并回答问题:现象:铁丝的弯折处变得较烫.问题引导:弯折处变烫说明温度和内能如何变化?该过程是利用什么方式实现的?能量的转化是怎样的?分析: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利用手对铁丝做功实现的,将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归纳小结:以上实验现象表明: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列举生活实例,提出新问题:在生活当中,还有没有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加物体内能的实例?请同学们列举出来.(学生列举实例后,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除此之外,利用做功方式可不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减小呢?(3)探究活动:观察点火爆炸实验,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如下分析和思考:现象:电子火花发生器产生电火花,引燃盒内的酒精,酒精发生燃烧,将盒盖迅速向外推出,同时看到盒口处出现白雾.问题引导:盒内酒精引燃后,生成的燃气内能如何?盒盖飞出表明获得什么能量?盒口的白雾出现是什么原因?此过程是通过什么方式,将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分析:酒精燃烧生成的燃气温度较高、内能较大,会对盒盖做功,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盒盖运动的机械能;做完功的燃气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白雾.归纳小结:以上实验现象表明: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减小,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解释现象:①为什么汽车在刹车后,车轮温度会升高?②燃料是怎样使火箭发动机工作的?(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进行评价)3.热机(1)热机的原理利用内能做功的原理,人们设计了一种能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做热机.(组织学生阅读52页“生活、物理、社会”中“热机的发展历程”,浅谈一下看法,明确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2)热机的分类:热机种类较多,主要有蒸汽机、内燃机、涡轮喷气发动机等,其中内燃机应用较为普遍,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下面主要介绍汽油机.(3)汽油机的构造:汽油机的主要构造有:气缸、进气门、排气门、活塞、连杆、曲轴、火花塞等.(利用课间彩图,介绍汽油机各部分的名称,并且简述构造的功能)(4)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利用动态多媒体课件展示汽油机的连续工作过程,介绍冲程的概念,指出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进行的.(教师引导学生自学51页“汽油机的工作循环”)出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哪四个冲程?气门打开的冲程有哪些?气门均关闭的冲程有哪些?活塞向上运动的冲程有哪些?活塞向下运动的冲程有哪些?发生能量转化的冲程有哪些?分别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几次?曲轴转几周?对外做几次功?(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并归纳总结)(4)介绍内燃机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燃料的热值(1)利用课间演示“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中的实验,思考下面的问题:①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哪些因素有关?②如何说明燃料燃烧放热多少与燃料种类的关系?③你如果是一名物理学家,想引入“热值“这个物理量来表示燃料燃烧放热多少与燃料种类之间的关系,应如何下定义?(教师引导学生可结合比热容的定义分析)(2)热值的定义: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料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燃料的热值用q表示,单位是j/kg.(3)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热的公式:①对于固体和液体燃料:Q放=mq②对于气体燃料:Q放=Vq(q的单位是j/m3)(4)引导学生看55页“一些燃料的热值”设置问题:通过观察表格内容,能得到哪些信息及规律?(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进行评价)(5)阅读55页“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5.布置作业:课后56页1、2、3、4题.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