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2 PH试纸 年级:初一年级 授课教师: 课题(第3课时) 8.2.2 PH试纸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PH可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2、知道PH试纸的变色的范围。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区分溶液的酸碱性;能用PH试纸测定生活中的溶液。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PH试纸的实用,能感受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地联系性,并能体会到学好科学知识对我们更好生活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重点 学会用pH试纸区分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使用pH试纸与比色卡进行比色测定溶液酸碱度的实验技能。 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设备 学生自带一些生活品——牙膏,汽水,苹果汁。 其它材料——PH试纸,酸性溶液1个(稀盐酸),碱性溶液1个(稀氢氧化钠),中性溶液1个(氯化钠),自来水,食盐水,试管,培养皿,玻璃棒。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身边的溶液的酸碱性,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想知道溶液的酸碱性,有没有携带更方便的试剂呢? 引出试纸比试液更方便携带,并可以综合多种酸碱指示剂同时使用。 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并对教师的问题引起思考。 通过与上节课的知识的串联,并用一个问题来引入今天的课题,让知识有连贯性。 一、PH试纸的使用(活动) 示范介绍pH试纸:浸过多种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的变化,需要用比色卡比对。 示范:要规范使用玻棒少量沾取溶液,换溶液时要冲洗玻棒并吸干水分。操作要在表面皿中完成。比色后要读出pH。 结论:不同溶液的酸碱性不同,pH试纸可显示不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学生小组合作实验:P.11活动8.7 pH试纸的使用,记录结果、交流。 实验结论讨论:(1)溶液的pH与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关系? (2)稀氢氧化钠和石灰水都是碱性溶液,两者的pH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在实验的探究中,能初步学会使用pH试纸进行比色并区分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对PH试纸的实际使用方法与范围要清楚。 二、活动: 测试溶液的pH值 1、P.13活动8.8 分组测试3种指定溶液的pH,并记录。 2、小组讨论:哪种溶液酸性最强?哪些溶液是中性的?哪种溶液碱性最强? 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并填写P.14“学习重点” 1、学生实验操作。全班交流测试结果,完成全表记录。 将pH由小到大排序,对照课本P.12判断不同溶液的酸碱度。 2、学生参与讨论并得出结论。 三、小结: 总结PH试纸的使用方法与使用的范围,能够熟练的运用试纸测生活中的溶液。 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8.2.2 PH试纸 一、PH试纸的使用 示范:玻棒少量沾取溶液——触碰表面皿中的试纸——比色后要读出pH 结论:不同溶液的酸碱性不同,pH试纸可显示不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二、活动:测试溶液的pH值 1、PH值小于7,溶液为酸性 PH值等于7,溶液为中性 PH值大于7,溶液为碱性性 2、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布置作业: 练习册5到6页的选择题18到19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