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十一章 感知与协调 11.1生物的感觉;视觉(一) 年级:初一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编号:№28 课题(第28课时) 11.1生物的感觉;视觉(一)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的感觉器官及作用。 2、知道感觉器官负责来自环境的刺激。 3、了解一些动物感知环境的特别的方法。 4、知道光以直线传播。 5、针孔相机的成像的原理和制作。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报刊或网络上收集相关的资料,并且会分析整理资料。 2、学会用实验来感知人类的感觉器官。 3、通过自己亲手制作针孔相机,来理解它的成像的原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知道人类对外界的刺激是怎样反应的。 教学重点 人体感觉器官的应用。 光是以直线传播的;制作针孔相机,理解它的成像的原理。 教学难点 感觉器官在生活中是怎样运用的;针孔相机的成像的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讨论法,收集资料法。 教学设备 教学挂图,教学光盘;手帕,烧杯2个,淀粉少量,聚光型手电筒,蜡烛,纸杯2个,黑纸。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在预备班的时候我们曾经做过蜗牛的实验,知道生物对外界的刺激会做出反应。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详细的研究生物的感觉,和自身是怎样的调节的。 帮助学生想起蜗牛的实验。 从学生记忆深刻的蜗牛实验入手,让学生能很好的联系今天的学习内容。 一、生物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 1.例如:蝙蝠察觉外界的物体用的是超声波。 2.活动11.2,人体对刺激的反应。 学生提前收集资料:各种动物察觉环境的特别的方法,在课上一起交流。 学生一起完成实验,体会人体对外界刺激所作的变化。 学生通过自己的资料的交流,给他们发表建议的时间,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人体具有的感觉与感觉器官的应用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人体是通过一些感觉器官来感知外界的刺激的。问:你知道人体的感觉器官有哪些吗? 问: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你会用到哪些感觉的器官呢? 学生回答——人体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等。 学生先根据书中的几个问题,判断所用的感觉器官。熟知这些器官感知外界的作用。 通过一些互动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与感觉器官的密切联系。 三、我们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 1、发光体——有些物体本身能发光。例:太阳、蜡烛等。 不发光体——世界上大部分物体都是不发光的。我们能看见是由于光的反射。 2、光的传播的途径(活动11.4),再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判断书中的一幅图片,找出其中的发光体和不发光体。 认真观察实验的现象——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会实验的观察,并能自己从实验的现象中总结出知识的特点。 四、针孔相机及其成像的原理 问:我们眼睛很小,是怎样在眼睛中容纳一个大的物体呢? 1、按照书中的步骤,一步步地完成书中的针孔相机的成像的实验。 2、仔细的看书的142页的文字的说明,教师再讲解给学生听。 1)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凸透镜可把光聚集,使象清楚。 学生可以稍做猜测。 在提前做好的针孔相机的前面做相关的成像的实验。完成实验的纪录。 学生认真的看书上的图解,明白光的是怎样使物体成像的。 在针孔相机的实验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实验观察与分析中,理解相机的成像的原理。 五、小结 通过对人体的感觉器官的了解,体会到感觉器官对我们的生活起的重大的作用。而针孔相机的实验让我们先了解了一下物体成像的原理。为下节课眼睛的成像知识做好了铺垫。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49页题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