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天的生活用水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2.用水习惯会影响用水量。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测量用水活动的用水量,让学生对用水量形成直观感受。 2.观察水表,记录、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 3.了解缺水情况,知道水资源很紧缺。 科学态度目标 1.积极参与课前的数据观察与记录。 2.通过合作有效完成体验活动。 3.提升汇报数据、发表观点的意识,并能接受意见及时改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会观察水表,记录分析数据。 2.提高学生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我们的生活需要用掉很多水,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学习制定节水计划并能够实施。 【教学难点】 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家里的水表,比较科学、准确地记录家庭一天的用水量, 并能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家庭一天的用水量。 【课前准备】 学生:家庭用水量调查表。 教师:洗手液、毛巾、勺子、牙刷、牙膏、脸盆、水槽、量杯、小水箱(标有刻度)、废水收集箱、饮用水桶、抽水器、水资源紧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用水活动体验 1.出示4种用水的体验活动:洗手、洗毛巾、洗勺子、擦桌子。 2.提问学生:测量用水量,需要什么仪器? 3.再出示活动需要的其他器材,并在交流中让学生了解有什么作用。 4.出示活动的实验提醒。 5.学生进行体验,在活动中用量杯测量用掉的水,让学生通过活动直观感受到原来生活中的这些事情需要用掉这么多的水。 6.提问学生,刚刚的活动我们都用到了什么?出示板书《水》。 7.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需要用水?你的生活能离开水吗? 8.导入课题,我们一天的生活就是从用水开始的,并出示课题。 二、发现用水量差异 1.一起观察不同小组刚刚的用水情况,引导学生发现用水量的差异。 2.从小组用水量差异过渡到我们不同家庭一天的用水情况。 3.各小组依次汇报通过观察水表获得的家庭用水情况。 (预设1:对立方米这个单位缺少直观感受,通过一个瓶装饮料感受1L的多少,并教会学生立方米和升、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 预设2:通过学校水表的读数,统计学校一天的用水量。) 4.学生观察不同家庭用水量的数据,发现不同家庭用水量存在很大的差异。 5.提问:从一开始不同小组间用水量的一点差异,到现在不同家庭间用水量的很大差异,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用水量的差异??? 6.小结:大部分同学认为可能是用水习惯影响了用水量的差距。 三、用水量对比实验 1.不同的用水习惯真的会造成巨大的用水量差异吗?通过有趣的刷牙对比实验感受,出示三种刷牙情况。 2.邀请三名同学来模拟三种情况的刷牙,三名同学帮忙按要求供水,其他同学作帮忙计时。 3.学生一起观察3种情况的用水量,并请个别学生上来读数。 4.让学生发表对于3种刷牙用水量情况的感想。 四、制定节水计划 1.当我们因为不好的用水习惯浪费大量水资源的时候,我们国家的一些地区却连用水都十分艰难,出示水资源紧缺的一组资料。 2.让学生谈谈看完后的感受。 3.面对有限的淡水资源,我们能采取怎样的节水措施? 4.制定一份节水计划。 5.学生之间汇报交流自己的节水计划。 6.通过交流,再完善我们的节水计划。 7.处理教室后面废水收集箱内的废水。 五、节水后家庭用水量的调查 1.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布置任务:课后大家实施节水计划,并观察记录我们节水后家庭的用水情况,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