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月相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自制教具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案件悬疑,激发兴趣。 师:课件出示案件。 由一起盗窃案两名嫌疑人供词如下: 小刚说:“晚上十点钟,我借着明亮的月光看到小强进店偷东西。” 小强却说:“晚上十点钟外面漆黑一片,我模模糊糊看见小刚在珠宝店附近徘徊。 请同学推断谁是真正的盗贼。 二、分析月球公转轨道图 1、带着问题观察月球公转轨道图,并小组讨论。 分析月球、地球分别在什么位置;右边的平行线表示什么;月球如何围绕地球公转的;月球围绕地球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图中不同位置的月球为什么会出现一边亮一边暗的现象。 2、归纳:我们看到的月球形状是经常会变的,科学家把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课件出示: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全班齐读) 三、分析月相变化自制模型 教师讲解演示月相观测器(自制教具)各部分组成、作用及使用方法。 四、模拟实验,探究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1、设计实验之前我们要考虑一下:为什月相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你觉得是什么原因?(由学生说一说) 2、温馨提示: (1)、观察者逆时针转动(转到每位观察员面前都要稍作停顿,让他看清楚月相),一圈刚好一个月,月球亮面始终朝向太阳; (2)、第一圈记住你看到的月相;第二圈用笔快速地在草稿纸上画下来;第三圈检查是否画对了;(提出要求:8为观察员每人带纸和笔画草稿,以免回到座位后忘记) (3)、看清月相的明暗交界线是朝哪个方向的,画时请注意;明暗交界线画好后再涂黑色(也可以用斜线画阴影部分)表示看不见的部分。 (4)、实验完成后回到座位画汇总表。 四、分小组上台展示 各小组学生上台展示实验记录,说一说我们的发现。 五、布置课后观察任务。 1、谈话:这些结论是我们模拟实验和推测得出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还得进行实际的观察,看一看每天晚上的月相到底是不是这样的。 2、提出实验要求: 每天观察月相,坚持一个月,如遇一两天阴雨天气,可以根据前后的月相进行推测,但长时间阴雨天气,就要在下个月的这几天进行再次观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