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政治 选择性必修3 第4课 准确把握概念(课件+学案+练习)(6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高中政治 选择性必修3 第4课 准确把握概念(课件+学案+练习)(6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课时1 概念的概述课时作业8 明确概念的方法
一、选择题
1.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分析正确的是(  )
①“矛盾”是被定义项 ②“就是”叫作定义联项
③“对立统一”叫定义项 ④“矛盾”是定义项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正方形是平面上每个内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这个定义(  )
A.正确,符合定义种差加属概念的原则
B.正确,符合定义不应遵循的规则
C.错误,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D.错误,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3.有人把三角形划分为等角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这样的划分(  )
A.违反了划分必须是相称的规则
B.符合划分的规则
C.违反了划分的子项应互相排斥的规则
D.违反了划分的标准必须同一的规则
4.对概念之间的外延作出正确的划分,应遵循的划分逻辑规则是(  )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②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③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一个标准 ④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下列语句的划分,正确的是(  )
A.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从市场范围看,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
6.“国家就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专政工具。国家可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中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  )
A.定义过宽
B.混淆划分根据
C.划分不全
D.多出子项
7.下列语句划分正确的是(  )
A.房屋面积可以分为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
B.电视机可以分为彩色的、黑白的,微型的、遥控的
C.人口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
D.划分可以分为一次划分、连续划分、二分法
二、非选择题
8.一天,某市机关马科长给顺风饭店赵经理写了一个通知,说:“今天上午十一点半有六个兄弟单位的人到你店参观,并用午餐。望做好准备,热情接待。”赵经理为了弄明白到底有多少人到饭店就餐,就又打电话问马科长,马科长不耐烦地在电话里说:“通知上写得很明白了嘛,有六个兄弟单位的人。”“啪”的一声挂了电话。
请问:马科长写的通知到底有没有错误?如有,错在何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课时作业8 明确概念的方法
1.答案:D
2.解析: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正方形”和“平面上每个内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所指的范围是不等同的,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故选D项。
答案:D
3.解析:划分是明确概念的外延的一种方法,一个正确的划分必须充分了解概念外延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同时必须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外延;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在本题中,对三角形的划分,既按照“角”来划分,又按照“边”来划分,显然违反了“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的规则。
答案:D
4.解析:本题考查概念的外延的理解。
答案:A
5.解析:本题考查概念的相关知识。
答案:B
6.解析:本题考查准确把握概念的相关知识。
答案:C
7.解析:A、B、D划分过程中,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答案:C
8.解析:本题必须准确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
答案:①马科长的通知有错误。
②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显然,马科长的通知并没有写明确。因为,“六个兄弟单位的人”这个概念的外延既可能是一个兄弟单位的六个人,也可能是六个兄弟单位的所有人,既可能是六个人,也可能不止六个人。究竟有几个人,不明确。
③启示:日常生活中,为准确表达思想,必须准确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否则,就会“混淆概念”。课时作业7 概念的概述
一、选择题
1.桌子,既包括木桌、石桌,也包括圆桌、方桌或书桌、饭桌等。而桌子这个概念是所有的桌子的共同本质,即“有桌面,有支柱,能够在上面放置东西或进行操作”。而不管它是木头的还是石头的,不管它是方的还是圆的,也不管它是书桌还是饭桌。这表明概念具有(  )
①整体性 ②概括性 ③抽象性 ④系统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中国位于亚洲。”这句话中的“中国”和“亚洲”两个概念的外延有(  )
A.包含关系
B.全异关系
C.交叉关系
D.包含于关系
3.在“《屈原》的作者是郭沫若”这个命题中,“《屈原》的作者”和“郭沫若”这两个概念是(  )
A.全同关系
B.反对关系
C.全异关系
D.交叉关系
4.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
A.西南财大——西南财大法学院
B.花——花蕊
C.资本——固定资本
D.党——党员
5.从概念的外延来看“马”与“白马”、“中国的首都”与“北京”是(  )
A.全同关系、属种关系
B.属种关系、全同关系
C.种属关系、交叉关系
D.交叉关系、种属关系
6.概念在思维中所起的作用是(  )
①借助概念,人们可以从本质上把同类对象联系起来,把不同对象区分开来 ②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人们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 ③概念是思维的结晶,它比感性认识更能深刻地反映客观现实 ④概念是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7.广西平南县公安局民警胡平涉嫌故意杀人案,自此案开庭以来,网上一片“喊杀”之声。这种情绪也波及了胡平的辩护律师。在网站的留言板上,最受追捧的前五条留言,有三条直接指向律师,随之附送的都是“讼棍”“没人性”“禽兽不如”等字眼。
运用有关逻辑的知识,分析胡平是坏人,还要有辩护律师为其辩护,好像坏人犯错还有理一样。
8.法国大作家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了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问道:“姓名?”“雨果。”“干什么的?”“写东西的。”“以什么谋生?”“笔杆子。”于是,宪兵在登记本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笔杆贩子。”堂堂的大作家竟然成了笔杆贩子。
材料中雨果与宪兵对“以笔杆子为生”的概念有什么不同的理解?
课时作业7 概念的概述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B
6.解析:④是判断在思维中所起的作用,干肢不符。
答案:A
7.解析:该题中观点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同一概念也可以是不同的语词,并非一个词语在任何场合都表达同一个概念。
答案:根据这个观点的语境可以看出,律师为被告辩护是表示法律规定被告可以行使一种权利;犯了罪还有理辩护是一种开脱罪行的诡辩。本题说明,不能把一个语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混为一谈。
8.解析:由“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东西的”可知,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指的是靠写作谋生。由“笔杆贩子”可知,宪兵以为雨果以贩卖笔杆子为生。
答案: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指的是以写文章获得稿费维持生计,外延指的对象是“作家”。宪兵所理解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指的是以贩卖笔杆子为生,外延指的对象是“笔杆贩子”。所以闹出了大笑话。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课时1 概念的概述
素养目标
1.知道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2.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3.搜集经典概念,分析其内涵和外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点晨背
1.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
2.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和交叉关系。
自主学习
【学新知】
一、概念的含义
1.属性的含义及分类:事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属性。事物的属性可分为________属性和________属性。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____________。
2.概念的定义: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________的思维形式。
3.概念的特征:概念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征。
4.概念只有通过________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________。
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概念。在不同的场合,同一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语词可表达同一概念。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1.内涵的含义: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事物的________,它反映事物“________”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外延的含义: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____________。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
3.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1)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_。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________;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____________。
如果两个概念不仅外延完全相等,而且内涵也完全一样,那就不是具有同一关系的两个概念,而是表达同一概念的两个语词了。因此,同一关系所说的“同一”,是指两个概念外延上的同一,而不是内涵上的同一。
(2)相容关系的分类: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和________。
①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________。
②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________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
③交叉关系: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对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的判断,关键是看它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有,则为反对关系。
(3)不相容关系的分类:不相容关系又称为______________。它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①矛盾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________该属概念的外延。
②反对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________该属概念的外延。
全同关系的概念,内涵有所不同,外延却完全相同,属种关系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属”与“种”同属于一个类,是大类与小类的关系,“种”具有“属”的属性。
【练疑难】
1.选一选:对下列关系分类
属种关系(  )
种属关系(  )
交叉关系(  )
矛盾关系(  )
反对关系(  )
①“动物”与“马”的关系。
②“马”与“动物”的关系。
③“中学生”与“球迷”的关系。
④“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合同”的外延。
⑤“输”和“赢”,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竞争的结果”的外延。
⑥工人与党员
2.判一判:下列观点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推理就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
(2)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和交叉关系。(  )
(3)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属种关系。(  )
3.想一想
一个语词只能表达一个概念吗?
议题探究
议题一 理解概念
一个算命先生与一个理发匠是一对棋友,他们的棋艺不相上下,谁也不服谁。一天,他们在“开战”前商定了输赢后的奖惩办法。算命先生说:“要是我输了,我情愿奉送一命。”理发匠说:“好,一言为定。如果我输了,白送你一个头!”结果,算命先生输了,他如实地履行了“开战”前的协定,但算命先生却没有死。
探究1:谈一谈对概念正确的认识?
探究2:利用概念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名师点拨】
理解概念的抽象性与概括性
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也就是说,概念这种思维形式的特点在于抽象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而舍弃了它的非本质属性,因而概念具有抽象性。也正因为这样,概念具有概括性,概念可以概括具有一定本质属性的事物。例如,“桌子”这个概念就是抽象了所有桌子的共同本质,即“有桌面,有支柱,能够在上面放置东西或进行操作”,而不管它是木头的还是石头的,不管它是方的还是圆的,也不管它是书桌还是饭桌。也正因为这样,“桌子”这个概念概括了所有的桌子,既包括木桌、石桌,也包括圆桌、方桌或书桌、饭桌等。
我们说思维是具有概括性的,它首先表现为概念的概括性,正是依靠概念的这种概括性,人类才能认识和表达纷繁复杂的世界。例如,两个人在街上相遇,其中一位问:“你干什么去啊?”另一位回答说:“我去买菜。”“菜”这个概念就是具有概括性的。他可能会去买鱼、买鸡蛋、买青菜,但一般不会说:“我上街买鱼、买鸡蛋、买青菜。”即使那样说,仍然是有概括性的,究竟是买什么鱼啊?鲤鱼、带鱼还是黄花鱼?即使说“我上街买黄花鱼”,仍然是有概括性的……离开了概念的概括性,我们简直无法认识和表达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对点训练】
“人”这个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不同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只抓住“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如张三或李四),而指所有的“人”。这表明(  )
①概念具有抽象性 ②概念具有生动性 ③概念具有概括性
④思维具有间接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议题二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探究1:能不能将“工人”和“工厂”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画成下图?为什么?
探究2:正确的图示关系应该是什么?
探究3:谈一谈你对上述图示的认识?
【名师点拨】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1)相容关系
①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了解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对象。
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内涵有所不同,外延却完全相同,因此,在语境许可的情况下,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可以替换使用,以避免表述重复,同时可丰富表达的内容。
②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如“动物”与“马”的关系是属种关系,“马”与“动物”的关系是种属关系。
如下图所示:
③交叉关系: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如“中学生”与“球迷”的关系。
如下图所示:
(2)不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又称为全异关系。依据全异的不同情况,全异关系又可分为两种形式,即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①矛盾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都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如“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合同”的外延。一般来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中,一个是正概念,另一个则是负概念,因此,矛盾关系也就经常表现为正概念与相应的负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下图所示:
②反对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都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如“输”和“赢”,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竞争的结果”的外延。
如下图所示:
【对点训练】
下列表示反对关系的图是(  )
随堂检测
皮皮虾,我们走、疯狂打call、意不意外,惊不惊喜……过去10年产生了数以万计的网络热词,而“人肉搜索”被网络奥斯卡华语传媒盛典评为最给力网络热词。对于“人肉搜索”这一概念是一个依托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而不再依赖网络数据库的新型搜索工具。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概念是反映事物所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B.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C.一个语词只能表达同一概念
D.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
2.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的特征是(  )
①抽象性 ②社会性 ③能动性 ④概括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可分为(  )
A.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B.相互依存关系
C.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D.对立统一关系
4.有人将“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概念的外延关系画成下图。这种画法对吗?为什么?如果不正确,正确的图示关系应该是什么?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课时1 概念的概述
自主学习
【学新知】
一、性质 关系 本质 非本质 内部规定性 事物 抽象性 概括性 语词 概念混淆
二、本质属性 质 事物的范围 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
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 属种关系 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 完全相同 包含着 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等于 小于
【练疑难】
1.提示:属种关系:① 种属关系:② 交叉关系:③⑥ 矛盾关系:④ 反对关系:⑤
2.(1)提示:× 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2)提示:× 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和交叉关系。
(3)提示:× 不能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误认为是属种关系。属种关系中“属”与“种”同属于一个类,是大类与小类的关系,“种”具有“属”的属性。而“整体”与“部分”各属于不同的类。
3.提示: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概念。在不同的场合,同一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语词可表达同一概念。
议题探究
议题一
探究1:提示: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具有抽象性;概念具有概括性。
探究2:提示:首先要理解算命先生所说的“情愿奉送一命”的“命”是“算命”的意思,而不是“生命”的意思,进而引发出“概念与词语的关系”的有关知识。在汉语中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发概念混淆。
对点训练
解析:舍去个性特征,只抓住一类事物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体现了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①③符合题意。思维具有间接性是指思维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不符合题意。生动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概念属于理性认识的思维形式,②观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议题二
探究1:提示:不行。“工人”和“工厂”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应是全异关系,不能把“工厂”和“工人”两个概念关系表示为相容关系的属种关系。
探究2:提示:正确的图示应该是:
探究3:提示:这一错误的实质在于将概念之间的关系混同于事物之间的关系,认为工人是在工厂里面工作的,所以将“工人”这个概念的外延画在“工厂”这个概念的外延里面。
对点训练
解析:反对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都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D项符合题意。A项是全同关系,B项是矛盾关系,C项是全异关系,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D
随堂检测
1.解析: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而不是所有属性;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同一概念也可以是不同的语词。
答案:B
2.解析:本题考查概念的特征。根据概念的基本含义,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舍弃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因而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故选①④,即答案为D项。②③是人特有的属性,与题意不符。
答案:D
3.解析: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可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答案:C
4.解析:本题考查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题中图示把“赞成票”和“反对票”两个概念关系表示为矛盾关系的属种关系,是错误的。
答案:不对。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选票除赞成票和反对票之外,还有弃权票,“赞成票”和“反对票”的外延加起来,其外延之和小于“选票”的外延,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赞成票”和“反对票”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应是反对关系,正确的图示应是:(共38张PPT)
课时2 明确概念的方法课时2 明确概念的方法
素养目标
1.把握概念的逻辑方法——定义。
2.把握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
3.明确把握逻辑规则的重要性,增强对概念的认识和把握,训练思维能力。
要点晨背
1.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要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其次应该遵守必要的逻辑规则,只有掌握了定义的规则,才能使定义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2.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一种方法。一个正确的划分必须充分了解概念外延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同时必须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自主学习
【学新知】
一、明确内涵的方法
1.定义的含义:定义是从________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____________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2.定义的逻辑结构:定义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构成。
3.下定义的方法: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这里的属概念,是指________的属概念。种差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差别,“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________,用定义联项将________和________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定义的四个逻辑规则包括:定义项与被定义项所指的范围必须等同,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定义不能用比喻。
4.下一个正确的定义,必须遵守必要的规则
(1)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________,把握其________;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2)应该遵守必要的逻辑规则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__________”或“________”的逻辑错误。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________”或“________”的逻辑错误。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就会犯“________”的逻辑错误。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________”的逻辑错误。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
1.划分的含义:划分是从________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________。小类是大类的________,大类是小类的________,划分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构成。
2.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对事物之间客观关系的反映。
3.划分的规则
(1)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________。
(2)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逻辑错误。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会犯“____________”的逻辑错误。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会犯“________”的逻辑错误。
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一种方法。一个正确的划分必须充分了解概念外延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同时必须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这里的“否定形式”指否定判断和谓项是负概念的肯定判断。否定形式一般不能揭示概念的内涵。“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言外之意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否定形式。
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划分是揭示原概念所包含的全部种概念的逻辑方法,是将一大类事物分为它所包含的小类事物的分类方法。
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同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逐步走向精确和深刻。
【练疑难】
1.选一选
下列定义错误的是(  )
①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
②商品是劳动产品。
③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
④哲学不是文学。
2.判一判:下列语句作为定义和划分是否正确?
(1)数学就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的科学。
(2)学生可划分为大学本科生、专科生、自考生、中学生、小学生以及外国留学生。
3.想一想
下述语句中的定义和划分是否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期刊就是每周或每月定期出版的出版物。可分为文学期刊、非文学期刊和外文期刊。
②商品就是劳动产品,包括自用产品和用于交换的产品。
议题一 明确内涵的方法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探究1:在纸币定义中,属概念和种差分别指什么?
探究2:你能指出纸币这个定义的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是什么吗?
【名师点拨】
理解明确内涵的方法
(1)下定义的方法:种差加属概念,是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这里的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定义项和被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2)正确的定义,必须遵守必要的规则:种差加属定义是一种主要定义方法,但由于种差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揭示,因而对某一概念用种差加属的方法下的定义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关系定义和功用定义四种。
【对点训练】
一只松鼠站在树上,两个猎人围绕这棵树转了一圈。他们走动时,松鼠也跟着他们转。这时,一个猎人说:“我们已经围绕松鼠转了一圈。”另一个猎人却说:“我们没有围绕松鼠转一圈,因为我们始终只看到松鼠的正面。”两人争得不可开交。从科学思维角度看,两个猎人发生争论的原因在于(  )
A.不明白“围绕松鼠转一圈”的内涵
B.不明白“围绕松鼠转一圈”的外延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犯了“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议题二 明确外延的方法
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去农村支援麦收。在安排任务时说:“男同学割麦子,女同学把割下来的麦子捆起来,体力强的同学把麦捆运到场院去,体力弱的同学在地里捡麦穗。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上面的分工排成四排。”学生听后,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站在哪一排。
探究1:在上述材料中,男同学和女同学是什么关系?体力强的同学和体力弱的同学是什么关系?
探究2:男同学和体力强的同学是什么关系?你能用图表画出来吗?
探究3:老师的话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名师点拨】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1)划分的方法:明确概念的外延,需要运用划分的方法。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它依据某种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
(2)划分应遵循的逻辑规则: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对事物之间客观关系的反映。作出正确的划分,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其次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认识对象是发展变化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同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逐步走向精确和深刻。
【对点训练】
参加这次知识班学习的有市内各中学的校长、教务主任和党员干部。上述划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随堂检测
1.“人肉搜索”是一个依托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而不再依赖网络数据库的新型搜索工具。这一定义的定义项、定义联项、属概念和种差依次分别是(  )
A.“人肉搜索”“工具”“是”“网络数据库”
B.“人肉搜索”“是”“工具”“网络数据库”
C.“一个依托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而不再依赖网络数据库的新型搜索工具”“是”“一个依托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而不再依赖网络数据库”“搜索工具”
D.“一个依托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而不再依赖网络数据库的新型搜索工具”“是”“搜索工具”“一个依托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而不再依赖网络数据库”
2.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出概念所反映的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在实践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加工制作
B.恰当地使用比喻
C.划分的方法
D.种差加属概念
3.“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把这句话作为革命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定义过宽
B.循环定义
C.定义过窄
D.以比喻代定义
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定义犯了________的逻辑错误。(  )
A.准确地揭示了其本质
B.比喻定义
C.划分不全
D.循环定义
5.高二学生甲和乙,争论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的问题。“你说,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甲问。乙说:“辩证法是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宇宙观。形而上学嘛,当然也就是同辩证法根本对立的宇宙观。”甲说:“我不同意这个说法,用形而上学说明辩证法,又用辩证法说明形而上学,这算什么回答呢。”
从给概念下定义的角度看,用形而上学说明辩证法,又用辩证法说明形而上学是否合逻辑?为什么?
课时2 明确概念的方法
自主学习
【学新知】
一、内涵方面 简明的语句 被定义项 定义项 定义联项 被定义项 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 定义项 定义项 被定义项 对象 本质属性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同语反复 循环定义 否定定义 比喻定义
二、外延方面 几个小类 种 属 母项 子项 客观关系 划分不全 多出子项 划分标准不一 越级划分
【练疑难】
1.提示:②③④
2.提示:(1)定义不正确。违反了“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外延必须等同”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或答犯了“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或答违反“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的规则;或答违反“划分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的规则。)
3.提示:①定义不正确,违反“定义项和被定义项所指范围应等同”的规则。划分不正确,违反了“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和“划分的各子项应互不相容”的规则所指范围。
②该定义不正确,违反了“定义项和被定义项应等同”的规则,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该划分不正确,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划分后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的规则。
议题探究
议题一
探究1:提示:在“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这个定义中,“价值符号”所指的对象范围包含“纸币”所指的对象范围,它是“纸币”的属概念。“国家发行、强制使用”是纸币与其他价值符号形式在本质属性上的差别,即种差。
探究2:提示:被定义项:纸币。定义项: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定义联项:是。
对点训练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概念重要性的认识。两人之所以争论,就在于没有弄清楚“围绕松鼠转一圈”的内涵,故正确答案为A项。B、C、D三项不是两人争论的焦点,应排除。
答案:A
议题二
探究1:提示:男同学和女同学是矛盾关系。体力强的同学和体力弱的同学是反对关系。
探究2:提示:男同学和体力强的同学是交叉关系。
探究3:提示:老师的话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对点训练
答案:不正确。划分要求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校长、教务主任是以职务划分,党员干部是以政治面貌划分的。党员干部同校长、教务主任是相容关系。因此,此划分违反了“每次划分根据必须同一”和“划分的子项应互相排斥”的规则,犯了“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随堂检测
1.解析:“人肉搜索”是被定义项,排除A、B两项;搜索工具是属概念,排除C项。
答案:D
2.解析:“属概念”和“种差”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定义项和被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这是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故正确答案为D项。A项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C项是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均不合题意。B项违反定义不能用比喻的逻辑规则。
答案:D
3.解析:“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对革命作用的形象说明,但并没有直接、准确地揭示出“革命”的本质属性,这就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答案:D
4.解析:本题考查准确把握概念的相关知识。
答案:B
5.解析:第(1)问从不同角度正确说明给概念下定义要遵循的规则。第(2)问考查定义的逻辑规则和逻辑错误。要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其次应该遵守必要的逻辑规则:第一,定义项与被定义项所指的范围必须等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第二,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第三,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就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第四,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本题材料就是违反了第二条规则。
答案:不合逻辑。正确地给概念下定义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则是: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出现被下定义的概念靠下定义的概念、下定义的概念又靠被下定义的概念去揭示和说明,出现“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乙所下的定义是一种“循环定义”,这使人们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概念中兜圈子,未能真正揭示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内涵,因而是不合逻辑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