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六节失重与超重乘座过山车,过山车快速向下运动或快速向上冲乘坐电梯,电梯开始上升或开始下降。【观察与思考】将重物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观察下列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1)挂在重物的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2)将挂着重物的弹簧测力计快速上提;(3)将挂着重物的弹簧测力计快速下移。现象:(1)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2)快速上提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增大后减小;(3)快速下移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减小后增大。一、失重与超重1.失重:我们把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2.超重:把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观察与思考】将重物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观察下列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1)挂在重物的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2)将挂着重物的弹簧测力计快速上提;(3)将挂着重物的弹簧测力计快速下移。现象:(1)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2)快速上提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增大后减小;(3)快速下移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减小后增大。先超重后失重先失重后超重提出问题:出现失重现象还是超重现象,究竟取决于什么因素呢?二、失重和超重现象产生的条件结论:失重现象与速度方向无关。【演示实验】在矿泉水瓶的瓶口处开一个小孔和靠近底部开两个小孔,装满水后拧紧瓶盖,观察在下列情况下,矿泉水瓶中的水是否射出。(1)矿泉水瓶处于静止状态;(2)将矿泉水瓶往各个方向抛出。二、失重和超重现象产生的条件1.当物体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即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出现超重现象;加速上升减速上升减速下降加速下降超重失重失重超重2.当物体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即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出现失重现象。二、失重和超重现象产生的条件【观察与思考】将挂有重物的弹簧测力计和盘里放有物体的台秤放在电梯里,观察下列情况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1)电梯静止时;(2)电梯从低层上升到高层的整个运动过程;(3)电梯从高层上下降到低层的整个运动过程。总结:只有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才会出现失重和超重现象。三、失重和超重现象产生的解释选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将重物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设重物的质量为。(1)若整个装置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到:重物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发生失重现象三、失重和超重现象产生的解释选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将重物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设重物的质量为。(1)若整个装置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到:重物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发生超重现象四、完全失重现象将重物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设重物的质量为。(1)若整个装置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重物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令,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这种情况称为完全失重现象。四、完全失重现象练习: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完成下蹲动作。观察计算机采集的图线。图4.6-4呈现的是某人下蹲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很明显,图线直观地描绘了人在下蹲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最后保持某一数值不变的全过程。如图4.6-5,图线显示的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先“下蹲”后“站起”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请你分析力传感器上的人“站起”过程中超重和失重的情况。《失重与超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道失重和超重现象,知道运动对物体的受力有影响;能对失重和超重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理解失重和超重的原因;会使用基本的仪器进行实验探究,获得实验数据。会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知识分析和解释失重和超重的原因;经历科学严谨的探究,知道失重和超重的本质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教学重点:失重与超重的知识构建过程教学难点:引起失重和超重的原因及分析教学方法:从日常生活的体验与感受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问题,构建失重和超重的知识。课时安排:1课时情境引入:举例生活中的现象:1.人起跳过程和从高处跳下;2.乘快速行驶的汽车,突遇上坡或下坡;3.游乐园里,乘座过山车;4.乘坐电梯,当电梯开始上升或开始下降。请问是否有过类似经历,请谈谈有什么感受?(教师引导,让问题集中)新课教学:失重和超重现象【观察与思考】将重物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观察下列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1)挂在重物的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2)将挂着重物的弹簧测力计快速上提;(3)将挂着重物的弹簧测力计快速下移。现象:(1)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快速上提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增大后减小;快速下移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减小后增大。分析: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重物的重力;快速上提或下移,测力计示数出现了减小或增大,是重物对测力计的拉力的变化。失重:我们把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超重:把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失重和超重现象产生的条件提出问题:出现失重现象还是超重现象,究竟取决于什么因素呢?【演示实验】在矿泉水瓶的瓶口处开一个小孔和靠近底部开两个小孔,装满水后拧紧瓶盖,观察在下列情况下,矿泉水瓶中的水是否射出。矿泉水瓶处于静止状态;将矿泉水瓶往各个方向抛出。总结:失重现象与速度方向无关。分析【观察与思考】中的实验:快速上提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即上升过程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加速上升;二是减速上升。快速下移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即下降过程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加速下降;二是减速下降。总结:1.当物体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即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出现超重现象;2.当物体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即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出现失重现象。【观察与思考】将挂有重物的弹簧测力计和盘里放有物体的台秤放在电梯里,观察下列情况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电梯静止时;(2)电梯从低层上升到高层的整个运动过程;(3)电梯从高层上下降到低层的整个运动过程。总结:只有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才会出现失重和超重现象。失重和超重现象产生的解释将重物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设重物的质量为。(1)若整个装置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选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重物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发生失重现象。(2)若整个装置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选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重物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发生超重现象。完全失重现象1.令,概念: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这种情况称为完全失重现象。2.观看视频: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生活和工作时经历超重和失重两种状态。练习: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完成下蹲动作。观察计算机采集的图线。图4.6-4呈现的是某人下蹲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很明显,图线直观地描绘了人在下蹲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最后保持某一数值不变的全过程。如图4.6-5,图线显示的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先“下蹲”后“站起”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请你分析力传感器上的人“站起”过程中超重和失重的情况。课堂小结: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失重和超重现象,理解失重和超重现象的原因;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失重和超重现象。课后作业:第4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6 《失重与超重》—【新教材】粤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docx 4.6 失重与超重—【新教材】粤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pptx 电梯 探究超重与失重.avi 神舟十一号.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