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报告人:江家发邮箱:jjiafa@2011年10月28日高中·高考·高校——以化学学科为例关于高中化学1关于高考化学2主要内容关于高校化学3高中课标已颁布8年了,我们不能年年都称其为新课程,8年来,究竟高中课标教材实施效果如何呢?一、关于高中化学请看: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中国教育网合作开展的对全国29个省区市的近4000名中小学教师的“教师对新课改的评价”网络调查结果。一、关于高中化学◆仅四分之一教师对新课改成效满意74%的教师认同“合作、自主、探究”的新课改理念,63%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新课改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得到积极开展。 课堂教学方式回答“改变很大”的占9.8%,“有较大改变”的占22.5%,“有一定改变”的占51%,“没有多少改变”的占17%。在主要教学方式的采用上,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为52%,以小组讨论为主的为26%,以讲授式为主的仅为22%,这些数据显示了教师能够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改变课堂,启发式教学的比例明显提升。一、关于高中化学◆新课改后教学难度加大,学生课业负担加重 在对“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的改变上,21.7%的教师认为“有改变”,40.3%的教师认为“差不多”,还有25%的教师认为“比过去更难”了。另外,有高达73%的老师认同“新课改后学科知识体系不够系统,教学难度加大”的观点。在减轻学生负担,促进素质教育的目标上,有47%的教师认为新课改之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反而加重了,34.2%的教师认为与以前相比差不多,仅有8.5%的教师认为有所减轻。对于“新课改是否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的提问,11%的教师认为“促进很大”,41.3%的教师认为“有一点促进”,两者共计52.3%;此外,认为效果“不明显”的为31%,认为“应试教育”更加严重的为16.7%。一、关于高中化学◆新课改在高中成效最差在调查显示,新课改在城乡之间、中学和小学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有62%的老师基本认同“新课改在城市还可以,问题主要是在农村学校”的观点。有部分教师反映新课改之后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对教材的适应难度较大。 对于不同学段,教师们认为小学的新课改开展最好,其次是初中,高中的成效较差。关于“新课改实施中主要问题”的回答,认为“评价和考试没有变”居第一位、“教育资源不足”居第二位、“师资培训跟不上”居第三。教师能力不足、领导工作不力、推进速度过快等,都是影响新课改实施的重要因素。教师矛头指向的主要是高考制度,认为高考制度不改革,素质教育缺乏外部环境,新课改理念就很难实现。而农村教师更多关注资源不足和缺乏师资培训的状况。一、关于高中化学1.化学实验及其教学亟待予以切实重视2.课堂教学期待开放与实效双赢3.知识教学需要转变观念和范式4.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诉求常态化5.科学应试多样化发展性评价任重道远6.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与先进教学观念一致一、关于高中化学来自教研层面反映的化学课程问题:情境素材线索核心内容线索问题线索学生活动线索流行的基于课标教材的教学设计:情境1……情境3情境2核心内容1问题2核心内容2核心内容3问题1……学生活动1学生活动2学生活动3……来自实践层面反映的化学课程问题:必修1模块的内容偏多、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与元素周期律的编排关系;必修2模块的内容要求偏低;必修与选修之间的跨度比较大;有机化学内容必修和选修的分层关系;化学与生活模块中化学知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够清晰;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内容难度把握;对于在高中新增一些过去在大学化学中的内容表示不解和担忧,特别是对于增加定量知识和教学要求以及增加微观结构知识和教学要求难以适应;不知如何进行不同模块相近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等。一、关于高中化学美国《现代化学》教材中理论性知识分布表维 度 主要 内容物 质结 构 道尔顿原子模型、现代原子理论、光电效应、氢原子光谱、玻尔原子模型、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薛定锷方程、原子轨道、量子数、电子亚层、电子构型的表征、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分区、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轨道杂化、共价键(σ键、π键、大π键)、离子键、金属键、8电子规则、电子式、共振式、VSEPR理论、分子极性、氢键、色散力、晶体构型、化合价、氧化数、化学式、分子式、分子量、式量、几何异构体、倍比定律、盖吕萨克定律、阿佛加德罗定律、摩尔、金属活动顺序、质量守恒定律气 体 物相、分子运动论、波义耳定律、Gay-Lussac定律:压强-温度的关系、道尔顿分压定律、理想气体、真实气体、气态方程、联合气体定律、标准摩尔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理想气体常数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单取代反应、双取代反应、燃烧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缩合反应、消去反应;半反应、原电池、伏打电池、电解池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 反应热、焓、生成热、溶解热、燃烧热、键能、熵、自由能、碰撞理论、活化能、活化络合物、质量作用定律、化学平衡常数、勒沙特列原理、电极电位、摩尔汽化热、摩尔熔化热、热容、比热、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溶 液 稀溶液的依数性、阿累尼乌斯定律、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共轭、路易士酸碱理论、电离常数、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溶度积、溶解度、悬浊液、胶体、蒸汽压、沸腾、凝固和融化、水的结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解速率、质量摩尔浓度、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离、渗透压、指示剂、等量点、酸碱滴定核化学 质量亏损和核的稳定性、天然放射性、半衰期、人工放射性、衰变、裂变、聚变、人工蜕变、核反应堆、核辐射当前需要重视和解决的课标教材的教学矛盾关系:现代化学教学理念与以往的教学行为习惯之间;必修和选修层级式的课程结构与具体教学要求深广度的把握与处理之间;不同选修课程模块的学习顺序和不同的周课时安排对具体内容教学难易程度和教学效益的不同影响;多元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落实与有限教学时间之间;多种版本教材带来的不同知识组织和处理模式与教师教学设计决策之间;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的开放性与教师教学控制能力和预设的教学实效之间;观念建构和认识方式转变与具体性知识传授之间等。一、关于高中化学二、关于高考化学我省自2009年开始自主命制高考化学试题,命题思路非常清晰,突出课标理念,重点开发原创性试题,力求在自主的背景下创新,在国内众多试卷中,已形成稳定的风格,自成一派,可谓“三年磨一剑”。所命制的试题每年都受到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也成为各类教辅读物追逐的优选素材。1、三维目标与高考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考是靠“双基” 还是“三基”?二、关于高考化学我们在课堂上设计了哪些教学情境北大神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的启示我们必须宣扬化学的正面价值我们究竟如何看待或教给学生怎样的化学理解?来自中学化学优质课教学的情景素材教学内容 课堂使用素材 是否有另一种思路自然界中的水 水源污染图片化肥或农药 化肥使用对土地的危害硫(氮)元素及其化合物 酸雨的危害自然界中的氯 战争中的第一个化学武器氢气或一氧化碳 爆炸危险和毒性原子结构 核武器的威慑力苯的同系物 炸药实践案例科学教育还是反科学教育??实践案例科学教育还是反科学教育?《化学是你 化学是我》化学究竟是什么 化学就是你化学究竟是什么 化学就是我化学究竟为什么 化学为了你化学究竟为什么 化学为了我化学究竟为什么 化学为了你化学究竟为什么 化学为了我父母生下生下的你我lalala是化学过程的结果你我你我的消化系统lalala是化学过程的场所记忆和思维活动要借化学过程来描摹即便你我的喜怒哀乐也是化学神出鬼没也是化学物质的 神出鬼没化学 你原来如此神奇(给力)哦 化学 难怪你不能不火哦 四海兄弟 我们携手努力哦 为人类的航船 奋力扬波你我你我 要温暖漂亮 lalala化学提供 衣装婀娜你我你我 要吃足喝好 lalala化学提供 营养多多你我要飞天探地化学提供动力几何即便你我的身心健康也是化学为生命 密码解锁化学 你原来如此神奇(给力)哦 化学 难怪你不能不火哦 四海兄弟 我们携手努力哦 为人类的航船 奋力扬波2、学习方式与高考能力要求注重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实验探究题)二、关于高考化学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2、学习方式与高考能力要求注重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实验探究题)二、关于高考化学猜想与假设通过集体思考、相互讨论等方式去猜测问题的可能的原因和答案或提出科学假说;发散思维;头脑风暴。(1)归纳-理论模式培根(16世纪英国哲学家)科学研究从观察事实开始,通过人具有的感觉知觉能力获取自然过程的基本事实,经理性作用就能从大量的丰富的观察材料中形成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的理论。科学探究的模型二、关于高考化学案例: 五行说燃素说定比定律倍比定律当量定律气体简比定律1)观察与记录一切事实;2)分析这些事实并加以分类;3)进一步归纳得出一般结论;4)对一般结论加以验证。二、关于高考化学(2)假说-演绎模型约翰·赫歇尔(19世纪科学哲学家)推崇科学发现可以有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一是归纳法,二是假说-演绎,它与归纳法不同的是 这是一种猜测的方法,需要科学家的想象与创造。二、关于高考化学1)从实验中获取事实;2)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提出假说;3)再以假说作为解释性原理,推演出某种理论推断;4)再通过实验检验这种推断的正确性。案例:拉瓦锡的氧化学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二、关于高考化学(3)猜测与反驳模型波普尔(20世纪英国科学哲学家)“观察并记录一切事实”是永远无法完成的。观察者在观察中不作任何猜测和假设,避免先入之见影响观察的客观性,是无法办到的。科学探索不始于观测,而是始于问题。“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二、关于高考化学反驳:(柯贝尔)苯的邻位二溴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问题2:苯中的六个碳相同吗?猜测:苯分子是一个能动的分子P1 (Problem)--C(Conjecture)--R(Refutation)--P2(New-Problem)问题1---------猜测------------反驳(证伪)--------问题2案例:凯库勒苯环结构的发现1825年法拉第从煤焦油中收集得到苯,日拉尔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8,确定其化学式为C6H6问题1:根据化学式,应该有高不饱和度,但没有典型的不饱和性。猜测:梦境中蛇头咬蛇尾,碳原子成环二、关于高考化学(4)问题---解题模型科学研究不能简化为一个从事实到理论,再从理论到事实的过程,科学活动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科学的发展--------范式的转变(库恩)前科学(形成规范)-------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的规范形式--------新的常规科学---------新反常与危机-------新的科学革命二、关于高考化学1)提出问题:依据于背景知识(已有的理论、已观察的事实、还包括一些方法论上的假设和形而上学的信念),发现在这些背景知识中不一致的地方2)解答问题:提出理论(理性与非理性方法的结合)3)理论的检验:对已发现的事实作出解释,对未知的事实作出预言。证实, 则得到科学家共同体的接受,纳入公认的科学知识体系;或证伪,提出新的问题,形成新的理论。案例:原电池伽伐尼生物电伏特伏特电池戴维电解获得钠、钾等法拉第电解定律二、关于高考化学避免泛化与神化 神化:将科学课堂中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完全等同起来;认为探究式教学是万能的,只要一搞探究,什么问题全都解决。 泛化:将科学课堂中的探究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边讲边实验的教学完全等同起来;不管探究的内容和目的,只追求探究的形式。二、关于高考化学2、学习方式与高考能力要求注重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业流程图题)二、关于高考化学2、学习方式与高考能力要求工业流程图题与传统的化学信息给予题、无机框图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重在源于化工生产或科学研究的真实情境,强调应用和STS的基本观念。二、关于高考化学重要的化学概念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离子浓度比较化学实验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的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理论等二、关于高考化学3、课程目标与升学分流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必须考查学生的化学核心知识(选择题)提供信息或元素周期表形式推断给定元素,由给定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设置问题:电子排布式、单电子数、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分子结构及其化学键类型、晶体结构及其熔点判断、正确书写给定的化学方程式或热化学方程式。二、关于高考化学3、课程目标与升学分流考虑不同模块不同内容,落实当年考试说明划定的范围,把握教材的深广度,提升整卷信度和符合度(模块综合题)给出有机合成路线,推导某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考查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及有机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官能团的名称或结构、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数目的确定等。二、关于高考化学3、课程目标与升学分流考虑不同模块同一内容,区别必修、选修教材的不同要求,提高试题的区分度(有机合成题)5、高三高度重视系统化、结构化复习,不要再做教材的“怨妇”,把4个模块变成1个大的“魔方”;4、高一高二狠抓三维(至少二维)目标,尽可能不留盲点;6、注重化学用语的规范化表述,简答要点,适应网上评卷二、关于高考化学2、从理论化学真的到了实验的化学,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整理仪器设备、打扫实验室、倾倒废液缸,还有安全问题、污染问题。兴趣逐渐弱化;1、从感性到理性,从主要定性表述到定量表达,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难度陡升;三、关于高校化学三、关于高校化学3、从中学探究学习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博士后,从会做题到会写SCI论文。门槛越来越高。4、中学化学成绩优秀的优势不复存在,老师不在喜爱甚至偏袒。心理逐渐产生落差。5、学习再也没有老师监管,全凭个人自律。家长远在他乡,认为孩子上了大学已完成监管使命,暂时卸了负担。其实新的隐患已经悄然而至。★人生如竞技场,总是看谁笑到最后的终点。让我们关注不同学段的差异性,一起思考怎样引领学生去“笑傲化学”。。。。。。三、关于高校化学一己之见,仅供参考,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视频.flv 高中、高考、高校报告20111025.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