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考作文“材料+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经历 ,才知 ”(附命题解读与范文精评)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模考作文“材料+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经历 ,才知 ”(附命题解读与范文精评)

资源简介

中考模考作文“材料+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经历??,才知??”
作文题:
曾祖父说:“走过长征,挺过抗战,历经南征北战,才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艰难。”祖父说:“当过兵,下过乡,进过工厂,走遍大江南北,才知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父亲说:“打过工,炒过股,办过公司,经历多重磨难,才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小明说:“坐过高铁,收过快递,玩过微信,经过现代化洗礼,才知社会变迁之快。”
你觉得自己所在的时代与以往相比变化大吗?你可曾因经历过某件事而改变自己吗?请以“经历??????,才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等。
命题解读
这道题采用“材料+半命题”的形式。材料中,引用四代人的话来表现其各自的经历,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特点和时代发展的变迁,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从“历经……才知……”“走遍……才知……”“经历……才知……”“经过……才知……”可以看出,材料意在体现人物从过去的经历中获得感悟与思考,从中窥得时代的特点及变迁。“你觉得自己所在的时代与以往相比变化大吗”提示可以抓住自己所处时代的特点,写出与以往时代的不同,体现出自己的认识,抒发感悟。“你可曾因经历过某件事而改变自己吗”提示可以筛选令自己有所改变的经历,写出自己的变化和成长。
写作时,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补题时应注意第一空需体现经历的内容,第二空需体现获得的感悟或启发。如“经历挫折,才知成功的真谛”“经历失去,才知珍惜”……可以以第一人称写“我”的经历或见闻,体现“我”的思考;也可以借他人之口抒发自己的感悟,或借他人的故事体现自己的思考。注意要写出经历的过程、意义,写出自己的启发和收获,作文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范文1
经历挫败,才知脚踏实地
?陈苹凝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题记
天下没有一把不经过磨砺便锋利的宝剑,也没有一朵不经过风雨的推残而盛开的梅花。只有经历过挫败,才知道脚踏实地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曾经的我傲慢自大,自认为小有天赋便得意忘形。经过那次挫败,我才知道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才会不断地进步。
小学三年级时,我已经学习了几年电子琴,我们兴趣班符合考级资格的同学,将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考试。我在电子琴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初次学习时便被老师夸奖,平时学习中的表现也比较好,老师和同学常夸我聪明。这让我有些得意,认为自己做什么事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以至于对这次的考试也不以为意,总觉得不管怎样都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平时便疏于练习。在去考试的路上,我洋洋得意地和别人炫耀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不仅能通过考试,还能得“优”。考级得“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竟认为自己肯定能做到,自大地夸下海口。
和我同班的一个女生小A,平时比较安静,她似乎没有过多的天赋,练琴时总是出错,经常在课程结束后单独加练。看着她紧张的模样,我想,这次的考试她估计只能勉强及格吧。考试结束后,我自认为发挥得不错,感觉良好,和同学们有说有笑,还向老师保证一定会得“优”的。小A安静地待在旁边,没有参与我们的讨论。
成绩出来后,我打开证书,成绩栏里赫然写着“过”。我不敢相信,反复确认后确定是我的证书,更让人意外的是小A的成绩竟然是“优”。我在震惊之余变得恼羞成怒,向老师求证成绩是否属实。老师说:“成绩没有问题。小A虽然平时学习没有大多天赋,但是她很努力,每次都主动加练,从不偷懒。她在平时学习中脚踏实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能在这次考试中脱颖而出。你平时表现得很好,这次可能没有发挥好,不要气馁,找出失误的原因,老师相信下一次你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听完老师的话,我认真反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若没有经历这次挫败,我不会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也不会明白成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道理。
点评
①主题明确,中心突出。文章开篇点题,明确了“经过挫败,我才知道脚踏实地”的主题,接着通过记叙作者小时候电子琴考试的经历,进一步突出了“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中心。
②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开篇表明经过挫败才知道脚踏实地,中间详细记叙自己考级前的得意忘形与考级后的失利,借老师之口深化主题,结尾点出自己的收获和思考,首尾呼应。
范文2
经历改变,才知美好
?吕佳怡
“喏,拿去。”妈妈把手机付款的二维码打开,递给我,让我去买单。我来到收银台,见收银员扫过顾客的付款码,交易便完成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机支付已成为主流,饭店里,商场中,公交车上……人们似乎只要有一部手机,便可以满足生活所需。
“社会变化太大了,我小时候还都是现金、刷卡支付,现在只用一部手机便可轻松支付,真是既省时又便捷。”我把手机还给妈妈时说道,“是啊,我们那个年代,手机只有基本的通讯功能。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了。”妈妈感慨地说。回家时,妈妈用手机叫了出租车,我们在阴凉的地方等待。现在从手机上可以直接看见车的距离,不像以前,要在出租车停靠点等车,似乎能不能等到全凭运气。上车后,师傅按照导航的路线直奔目的地,妈妈和我再次感叹社会发展变化之快。以前都是查好路线才敢出门,现在只要输入地点,跟着导航就能到达。师傅听见我们的谈话,笑着说:“社会发展真快啊!听我父亲说,他们那个年代粮食产量低,会经常饿肚子,出行也只能靠两条腿。在我小时候,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自行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那时候,哪能想到会过上现在这样的生活。”
听完师傅的话,我想起历史课上学过的“中国社会的变迁”。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吃穿不愁,从交通不便到朝南夕北,从看报获得消息到居家而知天下事,每一个变化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空调,感受着夏天的清凉。“妈妈,你们小时候是怎么度过夏天的?”我好奇地问道。妈妈说:“我们小时候连电风扇都没有,夏天只能靠扇子解热,晚上经常会热得睡不着。”听完妈妈的话,我暗暗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美好的时代。虽然我没有像父辈那样亲身经历时代的变迁,但社会的发展从未停止,我享受着发展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俗话说,“忆苦才能思甜”。若不知这些变化,我们怎会知道现在生活的美好。我深知如今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也会更加珍惜这样的幸福!
点评
①立意深刻,主题突出。作者以社会的发展为立意点,意在说明科技发展、社会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突出“经历改变,才知道现在生活的美好”的主题,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②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文章通过记叙妈妈让“我”用手机付款,回家路上与出租车司机交谈这两件事,表现出社会的发展变化,表达了“我”会更加珍惜当下美好生活的决心。文章贴近生活,情真意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