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 4.7运动与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本 PPT 课件;自行车模型 教学过程 具 体 操 作 方 法 建议与修改 一、 激情导入 1.从“最早的自行车是谁发明的”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 出示学习目标 1.能认识摩擦力的利弊关系,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解 释; 2.我通过观察与运动有关的物品,去了解人们在设 计时是怎样趋利避害的; 3.我能寻找自行车上增大或减少摩擦力的好设计并 作出合理的解释; 4.我会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促进学以致用. 三、 探究学习 (一)摩擦力的利与害 出示PPT中的四幅图片,逐一分析每一张图片中的摩擦力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说出生活中哪些摩擦力是有利的;哪些摩擦力是有害的? 师小结 (二)这样的设计为了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P84)四幅图片的设计究竟是为了什么? 分组汇报为了方便生活,制造者在设计物品时是怎样趋利避害的? 师小结:为了更好的运动,人们在制造有关物品时,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减小它。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出示寻找导航: 1)自行车有哪些与运动有关的部件? 2)自行车运动哪些地方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增加摩擦力的? 3)自行车运动哪些地方不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减少摩擦力的? 学生分组探究 汇报交流结果 1)增大摩擦力的地方及其使用的方法: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力的地方及其使用的方法: (1)车轴、方向轴、脚踏轴:安滚珠 (2)大齿轮和链条:加润滑油 3)大齿轮带动小齿轮使运动速度加快: 4)刹车安装在手把上便于操控 师小结 四、 课堂检测 一、填空题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 )伴随着。 2、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 )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 )它。 3、我国北方冬天路面结冰后,常常在冰面上( ),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4、拉链不灵活了,在拉链上( ),拉链就好用了。 二、连线题 足球鞋底部有鞋钉 增大摩擦力 锁不灵活了,往锁孔里加点油 减小摩擦力 老虎钳上有凸起的疙瘩 自行车的刹车片 五、 总结 谈收获并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