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43000011379200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能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灭,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打基础。 教学重点 分析各种能量转化和转移的事例;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 运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一、新课导入 新华网报道:“象山技工学校19岁学生朱振霖花1.5万元钱,自行研制出一辆太阳能汽车,不需气、不需油,每天晒晒太阳,能开70千米”。 太阳能是如何驱动汽车前进的呢?我们这节课学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二、推进新课 (一)能量的转化 [生活举例] 除了太阳能,你还知道有哪些形式的能量? 答案预设: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难点点拨: (1)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燃烧时产生的光和热就来源于燃料储存的化学能。 (2)食物也具有化学能,人们的生活、工作所消耗的能量就来源于食物里储存的化学能。 [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小实验,思考感悟其中的能量转化。 快速地摩擦双手(图甲)。(2)反复弯折一段铁丝(图乙)。 (3)点燃蜡烛(图丙)。(4)手摇发电机发电(图丁)。 思考感悟: (1)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弯折铁丝做功,铁丝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4)手摇发电机发电,小灯泡发光。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光能。 [课件展示] 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形式的能量的转化实例,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示意图。 [想想议议] 停止用力,秋千为什么会越摆越低? 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为什么越跳越低? 思路点拨:空气阻力做功,秋千和小球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8-P29,“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学习有关的知识。 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意义: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无论什么问题,什么现象,都服从能量的守恒定律。它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有力武器。 剖析重点: (1)区分转化与转移:转化是能量由--种形式变为其他形式,能量存在形式变化;转移是能量由一个物体到达其他物体,能量存在的载体变化了。 (2)“消耗能量”“利用能量”“获得能量”的实质都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学以致用] 不少人曾经设想制造一种不需要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人们把这种机器叫做永动机。同学们,这种永动机是否存在呢?想一想为什么? 答案点拨:不存在永动机;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任何一部机器,只能使能量从-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而不能无中生有地制造能量。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检测 五、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