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自主探究学习CO2的一些相关性质。2.学会CO2的部分物理性质及三态变化。3.通过学习知道紫色石蕊试液和酸反应变红色。4.通过CO2与H2O反应的探究,学会对比实验设计的原理。5.利用CO2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进一步认识CO2的水溶液的酸性学习环节:一、查阅资料,请你说出二氧化碳的性质物理性质:1.2.3.化学性质:1.2.3.性质的分析演示实验1:倾倒二氧化碳现象:分析:1.2.学生实验1: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约1/3体积的水,拧紧瓶盖并充分震荡,观察现象。现象:分析:演示实验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化学方程式实验设计: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气体()()四、二氧化碳的用途课堂训练巩固:1.有三瓶无色气体分别是O2、CO2和空气,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A.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振荡B.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D.分别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2.在右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3.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需在室内生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第二课时一氧化碳学习目标:通过自学,观看视频等手段,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学习重点:一氧化碳的性质学习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教学过程:回忆:写出碳单质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2、讲授新课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9页,查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小结:从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方面分析一、一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2、化学性质(板书)(1)可燃性现象:原理:小结: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应检验气体的纯度。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与氢气、碳单质比较)原理:现象:1、2、注意事项:分析对比:氢气与氧化铜;碳单质与氧化铜的反应写出方程:3、一氧化碳的用途(1)CO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2)CO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工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