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八章第2节电功率教学设计课题电功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定义式和单位,能利用电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相关计算。2.会阅读用电器的铭牌,能结合它说出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所表示的含义,并能区分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3.能说出“千瓦时”的来历,知道“千瓦时”与“焦耳”之间的换算关系。4.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5.能结合所学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总结出一些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参与研究性学习“家庭用电调查”,了解家庭每月用电量的情况;观察、体验电能表指示灯闪烁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2.观察用电器的铭牌或相关标注,了解与用电器功率有关的参数。3.观察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随它两端电压而改变的实验现象并分析数据,体验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日常生活中各种用电器功率的大小,具有节能意识。教学重点1.电功率概念、定义式的掌握及灵活应用。2.电功率与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2.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教材分析《电功率》一章是初中电学的重要内容,是初中电学知识的核心。而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学好本节内容是掌握好本章知识的关键。电功率是电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联系着电流、电压和电阻,又和电功、电热、能量有关系,也是生活中各类用电器铭牌上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用电器工作能力和耗电快慢),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内容既是对上节电能、电功知识学习的深化,又是为后面的学习作知识准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由“电功率概念、千瓦时的来历、额定电压及额定功率、电功率的测量”四个部分内容构成,教学内容较多,且教学难度较大。其中对电功率概念、定义式的掌握及灵活应用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可采用这样的策略:课前布置学生做研究性学习——家庭用电调查,观察、体验家里在用电时,电能表的工作情况;在课堂上开展实验:将功率差别较大的电热水壶和电吹风机分别接入电路中,对比电能表指示灯闪烁的快慢情况,引导学生观察并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使学生正确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通过问题引出电功率的计算,引导学生认识电功率的单位、定义式等。而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以及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是教学的难点。突破方法是充分利用好演示实验。实验:分别观察并测量同一灯泡在额定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和高于额定电压这三种情况下的电压、电功率和发光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思考哪个电压下灯泡发光亮度是最合适、正常工作的,由此得出额定电压、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概念。使学生明确: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只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灯泡的实际功率影响灯泡的亮度。教学方法前置研究性学习;课堂启发、讨论、实验、归纳、讲授。教学准备简易家庭电路示教板(接有电能表、插座、插头)、电热水壶、电吹风机、电动剃须刀、交流调压器、功率表、额定功率15W的灯泡、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展示分享家庭用电调查]上课前,老师查看了不少同学的研究性学习“家庭用电调查”报告,发现大家很认真,做得也很棒。下面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跟大家做下展示分享。过渡: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调查报告,其中接入不同用电器工作时,有的同学观察到电能表指示灯闪烁的快慢不一样,有的同学观察发现对比不明显。老师这里准备了一套实验装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验现象。[演示实验1]1、介绍实验器材。2、实验一:闭合开关,让电热水壶和电吹风机同时开始工作。3、实验二:闭合开关,计时10s,分别数两个电能表指示灯在同一段时间内闪烁的次数。4、分析:1s时间内,通过两个用电器的电流各自做了多少功。?学生代表2~3名,展示自己所完成的调查报告,分享调查中获得的现象。??????????聆听。观察、体验不同用电器工作时,电能表指示灯闪烁的快慢。?数次数并记录到课堂活动记录单上。计算,填写在记录单上。回答电流做功各自是多少。前置的研究性学习“家庭用电调查”让学生深入生活、关注生活用电,了解电能表在用电时的工作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分享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5、问题:同样是1s时间,电热水壶的电流做功多,我们也可以说电流做功怎样?6、追问:电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来表示?思考,做出判断:电热水壶的电流做功快。?回答:电功率??再现电功率的物理意义,检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新??课??教??学???????[建构电功率概念]1、引导学生分析,刚才是怎么计算出电热水壶和电吹风机的电功率的,由此得出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单位、含义等。2、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课前自主学习成果。3、例题训练:电功率公式变形为W=Pt,求解电功率为1000W的电吹风机工作1h所消耗的电能。[kW·h的来历]1、引导思考:在上面这道例题中,如果想知道电能是多少kW·h,较快的方法是什么?2、再问:在计算中,能不能通过选择合适单位,直接计算出是多少kW·h呢?应该选什么单位?[用电器铭牌展示]1、让学生交流课前自主学习中了解到的家里的用电器电压、电功率等。2、老师展示拍摄的用电器铭牌,让学生识别出电功率。3、提问:为什么在用电器的铭牌上,除了标有电功率,同时还标有电压?它是想告诉我们,同一个用电器的电功率跟它两端电压有?思考、回忆、分析。?理解、记忆。?展示、交流自己的自主学习成果或对比、评价其他同学的自主学习成果应用电功率的知识求解问题。???进行单位换算。?思考,选取kW与h作为单位,代入公式W=Pt进行求解。?展示、分享。??辨识用电器的铭牌。?思考。?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培养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巩固新知识,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的能力。??熟悉J与kW·h之间的单位换算。?了解kW·h的来历。????培养关心日常生活中各种用电器功率的大小的情感。?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教??学??关吗?[演示实验2]1、介绍实验器材。2、实验:闭合开关,通过调压器改变灯泡两端电压,测量它的电压、电功率。3、分析:实验告诉我们,同一个用电器的电功率跟它两端电压是怎样的关系?4、讨论:在哪个电压下工作时,灯泡发光最合适、能正常工作?[额定电压、额定功率]1、引出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概念并再次观看用电器的铭牌,辨认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2、介绍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记录表,讨论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3、提问:用电器的电功率P与它工作的电压U用公式表示怎么关联起来呢?请你进行推导。4、例题巩固P=UI公式。[电功率的测量]提问:结合已学的电学知识,你能想到哪几种测量用电器的电功率的方法???聆听。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现象,归纳出结论:同一个用电器的电功率随它两端电压而改变。?猜想、讨论。??聆听、感悟。?讨论、聆听、感悟。???推导。??应用P=UI求解问题。?思考、交流。???培养观察、分析、表达能力。???????帮助学生辨别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的能力。?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欢迎与大家交流。???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体验和学到的分析方法,并与大家交流。??梳理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感悟知识以外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